第389章 送午飯來了
說笑着,顧文軒接過周半夏遞來的戒尺,繼續繪製圖紙,周半夏也開始臨摹起他完稿的第一張圖紙。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屋外的知了越叫越大聲,周半夏正想着讓顧文軒先停手,等吃了午飯再忙。
剛將手上的毛筆放進筆洗裏面,耳畔便傳來起碼有三個人往這邊院落走來的腳步聲,還有顧大華家的和知明交談聲。
一個說他家少爺忙起來時常忘了就餐時間,還要她提醒;一個說這回連少奶奶也忙得忘了到午時。
送午飯來了。
顧文軒會意點頭,掃視了一圈不見有超出這個時空的東西,“我先把這張圖紙畫好了,快了,幾筆就好。”
是快了。
除了剛開始非要畫個專業出來,見她反正要臨摹一張,塗塗改改的直接轉手給她,效率也提高了。
看來根本無須花費一天時間,再加一個午休的時間,到兩點鐘之前便能完工了,又少了一樁事。
還沒有竣工的莊園,如今也就磚頭瓦片青石板有多,此時正使用的四方桌和椅子還是之前護衛去作坊搬來的。
周半夏原本還想和顧文軒收拾收拾文房四寶直接回作坊用午飯,順便處理些事務,等傍晚涼快了再回家。
不曾想她蘭姨安排得非常周全,不等她兩口子去作坊已經派顧大華家的帶人拎着食盒,擡着桌椅的來了。
菜色自然不用說有多麼合她兩口子胃口了,她蘭姨細心得很,主食也選了她兩口子愛喫的大米飯。
香噴噴的精米,來一口孜然羊肉,再喝一口番茄雞蛋湯的,不光軒子,她一個人都能幹掉兩碗大米飯。
倒不是說家裏面就不讓她兩口子喫大米飯,是飲食習慣不一樣,連祖籍是武昌府的婆婆都被影響得如今更喜歡吃麪食了。
一個家就她兩口子習慣米飯當主食,每頓分開做,麻煩得很,好在前些年囤的稻穀大米喫光了也用上了麪食。
加上這個身子也不是在高府天天用米飯,再家裏隔三差五的喫頓米飯,還是不影響個人飲食習慣的。
只能說她和軒子如今是愈發矯情了,喫米飯也要喫最少一石二兩銀子的精米才覺得是正常人喫的大米。
如今老百姓主要的口糧哪個不是玉米和高粱,以及糜子和谷,還有土豆和地瓜,誰家過日子天天精米白麪。
就拿玉米來說。
這年頭很多人喫玉米麪,並不是只磨了玉米粒,而是連玉米芯,也就是玉米中間的那個小棒一起粉碎了喫的。
稱之爲玉米麪,其實就是棒子麪。
就這樣刺啦喉嚨的棒子麪,只要一年從頭到尾喫得上的還是村子裏殷實人家,更多的還是地瓜湊合着。
高粱也一樣,喫多了好像肚子裏塞了一塊石頭,走路都轉不過彎。
可想而知這些東西喫多了雖然能充飢,但消化談何容易,人的胃又不是牛馬的胃,哪有那麼強悍的消化功能。
幸虧她回來的早,不然第一個,她爹的胃就完蛋了。
她爹就節省到瞞着她,每年地裏的收成只留下給大江小河的麥子,剩下的全部換成銀子和粗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