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利器誕生
元正兩個月了,晉王府一直都沒有動靜,直到這幾日纔開始有了動作。
“嗯,派人跟着就好,也許就是正常的商業活動,還有那個管事,我聽說晉王在洛陽有別院,是阿耶早先賞賜的。”
李慎點點頭。
“那王爺,臣就告退了。”王玄策站起身行禮。
“對了,你準備一下,月末還要跟本王去一趟青海道,不過這次在那邊不會待的時間太久。
本王不去一趟不行,還有一些事情要安排,而且我還得讓周道務回來一趟,
這麼久了都沒有回來,我阿姊會怪本王的。
不過我會等到薛仁貴回來後在走,他這個時候估計應該快到北方了。”
王玄策聽後點點頭,他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只不過跟家裏知會一聲就好。
王玄策走後,李慎回了後宅,這時石頭跑了過來。
“王爺,你讓做的東西已經做出來了。”
“真的?什麼時候做出來的?”李慎有些興奮的問道。
“回王爺,今天剛剛做出來,他們準備出城去滈河那邊做實驗。”石頭回道。
“你確定這次比以前的強?可別像以前那樣雷聲大雨點小。”李慎懷疑的問道。
“這個.....奴婢也是聽他們說的。具體也不知道。”被李慎這麼一問石頭還有些不確定了。
“那好,走我們一起出城。”李慎點點頭。
滈河莊園附近上萬畝地都是紀王府的私產,外人不得靠近。
侍衛營出動了一千侍衛在距離莊園這裏十里的地方來回巡邏。
李慎經常釣魚的地方站着幾個人。
李慎和石頭站在後面,前面幾個人手裏拿着一個鐵球。
“開始吧。”李慎下令道。
只見幾個人在地上挖了一個坑,然後幾個人合力搬起一旁的石板放了上去。
一連放上去五塊青石。
“王爺已經準備好了。”一人回頭說道。
李慎點點頭,帶着石頭飛一般的跑出去二十來丈遠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拿出望遠鏡,對着那邊揮了揮手。
片刻後就看幾人也飛快的跑了過來,沒等多久,就聽到“轟”的一聲巨響,
石板處石頭炸裂橫飛,煙塵四起。
那幾個下人等煙塵散去趕緊跑了過去查看,李慎發現沒有危險了之後才從石頭後面走了過去。
到處瀰漫着硫磺的味道,李慎捂着鼻子上前查看。
只見地面炸出來了一個大坑,而上面的五層石板只剩下一塊還算是完好。
“王爺,這次比上次的威力大了很多,已經接近王爺的要求了。
我們會一直不斷的進行嘗試配方的份量。”
“嗯,你們做的不錯,這次的威力本王很滿意,配方都寫下來沒有?”
李慎很滿意這次的威力。
沒錯李慎做的就是土製炸彈,火藥的製作他很早之前就已經做出來了,
信號彈就是利用火藥做的,還有煙花也一樣。
只不過想要做成威力巨大的那種火藥,需要不斷的嘗試配方,李慎前世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什麼一二三的配方根本就是假的。
當然李慎也能理解,要是真的也不會在網絡上流傳。
這麼多年李慎一直在研究這個東西,只不過由於計量器的原因,沒有辦法把這個東西精確到克。
所以走了很多彎路,費了很多事。
“回王爺,已經記錄了。”
“有多少人看過這份記錄?”李慎突然問了一句。
幾個人一聽立刻跪了下來。
“王爺饒命,這份記錄除了我們三人沒有人看過,就連李總管都沒有看過。
我們絕不會把此事透露出去的。”
這三人都是從宮裏傳出來的老人了,對於這一點他們太熟悉不過了,
祕密知道的太多會死人的。
李慎看着他們三個人心中感慨,不過他還真就沒有打算殺這幾個人。
製作火藥也需要人,與其另外找其他人制作,還不如讓這三個宦官來。
這三人無親無故,也沒有後代子孫,就算知道配方也不會泄露給後人。
只要自己這邊嚴加看管一些,就不怕這些人出賣自己。
而且這件事目前別人也不知道。
“你們三個起來吧。”李慎說了一句,然後背過身向着莊園走去。
三人起身後不知道什麼情況,默默的跟着李慎,而石頭留下來處理現場。
來到莊園平臺,李慎坐了下來。春香冬梅開始爲李慎準備泡茶。
李慎看着忐忑的三個人微微一笑。
“放心吧,本王不會殺你們滅口的,本王還會對你們重重有賞。”
“多謝王爺不殺之恩。賞賜就不必了,這都是奴婢們該做的。”幾個人連忙謝恩。
“賞賜還是要賞賜的,你們幾個爲本王立下了大功,本王從來不虧待能做事的人。
每人賞你們莊園一座,兩田百畝,讓你們以後老了有個地方可以養老。
本王還會從孤兒院那裏爲你們三人挑選三個男童,過繼給你們做後人。
這樣你們三人也算是有了香火,以後就算下了九泉,也不至於沒有人祭拜。”
古人最看重的就是香火,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噗通”三人紛紛跪下,拜謝李慎。
“多謝王爺大恩,奴婢無以爲報,願終身侍奉王爺,爲奴爲婢,忠於紀王,如有違背,天誅地滅。”
幾個人在李慎面前發誓效忠,古人對誓言是十分重視的。
“哈哈,好,既然你們願意爲本王所用,那本王也一定不會虧待你們,
不過本王還是要囑託你們幾句,這件事不許泄露,你們以後也是有子嗣的人了。
也要爲後代着想,本王會安排你們的兒子住進你們莊園,並且本王還會派人侍奉,
到了年齡,本王還會讓他們讀書,將來推舉他們考科舉,爲你們光宗耀祖。
本王還允許你們每個月可以回家見一見兒子。”
李慎給與他們的待遇已經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那是因爲他們爲李慎發下的誓言。
雖然誓言不一定能夠應驗,但是古人對誓言可是相當重視的。
不像後世發誓比喫飯都勤,一天最少發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