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瓊林宴
只見他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在衆人身上逐一掠過,心裏滿是說不出的氣憤。
這羣牆頭草,真是該死啊!
這一刻,黃景仁的臉色沉到了谷底。
面對衆人的態度轉變,他也只能在心裏暗狠狠的咒罵,面上不敢發出一絲聲音。
最後的結局就是,黃景仁躬身與大家說出了同樣的話:“陛下聖明...”
賈環目睹這一幕,心中有千萬種感慨。
就在剛剛,他還以爲黃景仁站出來,接下來將是激烈的一場辯論。
誰也沒有想到,慶曆帝站起來說了一番話,底下的人就開始高呼陛下聖明。
這種感覺,有種說不出的搞笑。
賈環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覺得大家態度轉變得太快的原因。
實際上,這也是情有可原。
慶曆帝的話,大家心裏面也是認同的。
六元及第,千百年來纔出現賈環這麼一個。
倘若與以往的狀元授予官職一樣,就顯現不出六元及第的重要性。
黃景仁的低頭,就代表着這件事就此結束。
賈環是唯一一個六元及第,也是唯一一個授翰林院侍讀的狀元。
此舉,可謂是前無古人。
至於是否有後來者,誰也不敢保證!
至少在賈環之前,沒有!
賈環緩緩步出隊列,步伐沉穩而莊嚴,每一步都格外的小心謹慎。
只見他對着高高在上的慶曆帝,恭恭敬敬地行起了三拜九叩之大禮。
每一次叩首都極其虔誠,彷彿要將滿腔的感激與敬畏,化作浩蕩無垠的皇恩。
緊接着,李德公公尖細而悠長的聲音再次響起,直至將聖旨內容唸完。
此次授官,除了賈環的官職不同之外。
其餘一甲的第二、第三名,即榜眼與探花都授予了翰林院編修的職位。
也就是與之前一樣,沒有任何的變化,都是正七品。
這麼一看,他們與賈環之間足足差了一級。
千萬別小看這一級,多少人窮極一生,可能都達不到賈環的高度。
楊廷宇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賈環的身上,眼神中蘊含的情感複雜難言。
有羨慕,也有嫉妒,其中更多的是敬佩。
同爲讀書人,自然知道賈環的六元及第有多艱難。
多少年來,多少人也曾以此爲目標,但千百年來做到的只有賈環一人。
因此他雖然妒忌,但卻也覺得賈環值得這翰林院侍讀。
授官儀式結束,緊隨其後的便是聞名遐邇的瓊林宴。
宴會現場佈置得莊重而不失典雅,桌上琳琅滿目地擺放着各式珍饈美味。
酒具晶瑩剔透,熠熠生輝。
樂聲悠揚,如夢似幻,人間繁華當凝聚於此。
然而,在這般盛宴之中,對於在場的進士們而言,喫喝似乎已不再是首要之事。
他們的心思,早已隨着官袍的加身,飛向了更爲廣闊的天地。
宴會上,人來人往,皆是官場上的同僚與前輩。
他們知道這不僅是一場慶祝的宴席,而且還是一個難得的交際場合。
於是,每個進士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試圖把握住這次機會,與衆人深入交流切磋,增進彼此間的瞭解與情誼。
或許今日的某個攀談,能爲日後的仕途鋪就一條坦途。
因此,他們的目光在人羣中穿梭,猶如獵豹在草原上尋覓獵物。
時刻準備着,能捕捉到讓他們抱上“大腿”的貴人。
他們都希望能夠和大佬攀上關係。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
誰也不願意放棄,這麼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只是,這些進士們畢竟初入官場。
面對紛繁複雜的交際場合,不免有些拘束與緊張。
他們與人交談時,或言辭笨拙,或吞吞吐吐,甚至有些人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只能是尷尬地笑着,試圖用笑容來掩飾內心的慌亂。
他們臉上或露出靦腆的紅暈,或閃爍着期待的光芒,又或夾雜着些許不安與忐忑。
微妙的表情變化,將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
賈環作爲今科最爲年輕的狀元,而且還是本朝獨一無二的六元及第。
無疑成爲宴會上最爲耀眼的明星,吸引了無數人的矚目與側目。
位高權重的大臣們,雖然不會主動向他攀談。
但是他們的眼神中以及交談的時候,不乏透露出對他的讚賞與好奇。
提及的話語間,也充滿了對這位年輕才俊的肯定與期待。
至於一些普通的官員,則藉着敬酒的機會,試圖與他拉近關係。
面對衆人的熱情,賈環沒有自恃身份。
以一種謙遜有禮的態度,與每一個人都聊得十分投機。
賈環這麼做的想法也是很簡單,不求與每個人都能交朋友,只求不成爲敵人。
即使是仇人,初入官場,他也要學會以笑示人。
酒足飯飽之後,宴會進入了精彩的詩賦環節。
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或許是因爲在鹿鳴宴上,賈環沒有應戰作詩挑戰的原因。
以至於衆人對他的詩才充滿了好奇。
當然,不少人是想看賈環出醜,一副看戲模樣。
於是,他們藉着作詩的由頭,想要一睹賈環的詩詞風采。
面對衆人的期待與邀請,賈環這一次沒有推辭,而是洋洋灑灑地作了一首詩。
柳暗百花鮮,瓊林設綺筵。
玉簫仙島月,銀燭紫微天。
坐列龍池畔,名題雁塔先。
醉歸扶上馬,袖惹御爐煙。
(不會作詩,這是借鑑的,勿怪!)
這詩一出,頓時讓在場的人深吸了一口氣,驚歎之聲此起彼伏。
且不說這詩的詞藻有多麼華麗,意境有多麼深遠。
單是那驚人的作詩速度,就足以令人瞠目結舌,歎爲觀止。
至少在場的人,不敢保證自己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得出同樣或是相近的詩來。
誠然,短短几個呼吸的功夫,就能做出一首這般出色的詩,這是什麼概念?
剛剛那些起鬨的衆人,此刻終於收斂了鋒芒,不敢再隨意發表言論。
任何輕浮的言語,在真正的才學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這首詩的出現,無疑刷新了衆人對賈環的看法。
他們開始意識到,賈環並非不會作詩。
而是不願輕易展露才華,又或者說是不屑於與人爭鋒鬥詩。
這份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的氣質,使得賈環更加的神祕莫測,引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