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明顯的差距
至於剛剛所言,也不過是翻閱了幾頁茶學書籍,依樣畫葫蘆地搬用了書中的言辭。
假使李蘊華繼續與深入探究,賈環勢必難以掩飾自己的淺薄,破綻百出。
幸運的是,李蘊華關於品茶與茶藝的話題點到即止,沒有進行深究的意思。
這讓賈環暗自慶幸,心中懸着的石頭終於落地。
這次經歷之後,賈環心中深處對自己在茶藝領域的不足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
突然間,他心底生出了一種感悟。
意識到這或許不僅是一種技藝的缺失,而且還是與周圍人,尤其是上司溝通交流時的一道無形障礙。
因此,他暗自下定決心,日後的生活裏,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探索茶藝之道。
這也是希望能借此與上司有共同話題,從而搭建起一座理解與溝通的橋樑。
共同的興趣與話題,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鑰匙。
只有擁有了這些,才能在日常的交談中更加自如。
也纔能有更多機會去深化彼此間的友誼,爲日後的工作與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聽到李蘊華最後的話語時,賈環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站了起來,同時眼中流露出滿心感激,向李蘊華深深地行了一禮。“多謝掌院大人的勉勵,賈環定當銘記在心,從今往後勤勉於政事,以實際行動回報朝廷和陛下的信任,不負大人今日的諄諄教誨。日後若有機緣,環定當再次向大人求教治國理政之道,力求學業與政事雙雙精進。”
李蘊華見狀,連忙伸手將賈環扶起,眼中閃爍着欣慰與期待的光芒。
這一刻,他彷彿在賈環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好!好!好!”他發出連聲的讚歎,滿意地點頭,“你能有這樣的決心,老夫真是倍感欣慰。以後若有什麼難處或疑惑,儘管來找我,老夫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賈環再次向李蘊華表達了謝意,兩人的對話繼續展開。
時光悄然流逝,轉眼間半個時辰已過,賈環這才依依不捨地起身告辭。
李蘊華的目光望着賈環漸行漸遠的背影,眼中流露出幾分難以言喻的期待。
只因剛剛的交談中,賈環給了他許多的驚喜。
“果然不愧是陛下青睞有加之人,真乃人中龍鳳也。”
“六元及第的狀元,古往今來第一人,這份無上榮耀與才智,絕非尋常狀元可比。”
“無論是其堅韌不拔的心性,還是謙遜有禮、不驕不躁的態度,如此與衆不同...”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能夠以某種非凡的方式,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李蘊華深知,六元及第絕非易事。
它不僅是對學識的極致考驗,而且也是對個人意志與毅力的極限挑戰。
這份成就,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賈環的前程,也讓李蘊華內心生出幾分佩服。
他也是飽讀詩書之士,面對賈環這樣引領時代的天才,突然感到一種自身的不足。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單論科舉一途而言,自知自己不如賈環遠矣!
而且就是入朝爲官之時,也做不到賈環今日這般不驕不躁,從容自若的態度。
正因如此,自賈環踏入此地,李蘊華便以一種欣賞態度與之交流。
每句話,都透露出他對賈環才華的認可。
至於對賈環未來的期許,也是在對賈環進行試探之後,生出的愛才之心。
當他對賈環說出“若有所需,儘管來找我”之時。
心中已是打定了主意,要與這位未來的棟樑之才結下善緣。
賈環心智成熟,就跟爲官多年的老妖怪一樣心思深沉,深不見底。
饒是他試探了半天,也沒有試探出賈環的深淺。
這樣的天縱奇才,未來的成就必然非凡。
此刻種下的善因,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能爲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福報。
自此李蘊華的心中,生出對賈環無法言說的期待與希望。
希望這個小傢伙,能夠給他帶來出其不意的驚喜。
賈環走出來,剛來到自己值班房,楊廷宇和李青鋒就走了上來。
兩人眼中不約而同流露出強烈的好奇。
他們迫切地想知道,賈環剛剛在李蘊華那裏長時間逗留,究竟都談了些什麼。
這份滿溢的好奇,不僅是源於他們內心的探求欲,而且還因爲他們也即將去面見李蘊華,希望能先從賈環這裏獲取些許“祕訣”,以便能給李蘊華留下良好的印象。
賈環聞言,臉上一抹溫和的笑意。
笑容中既有對友人的理解,也有對自己經歷的淡然。
接着他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絲毫的隱瞞。
而是以一種輕鬆愉快的語調,將方纔與李蘊華的會面情況細細道來。
李青鋒聽後,眉頭微蹙,眼中閃爍着難以置信的光芒。
他驚訝地問道:“什麼?環弟,你與李蘊華大人竟然只是喝茶聊天?而且氛圍還如此和諧?你們……難道沒有談及更深層次的學問或是朝政之事嗎?”
楊廷宇雖然沒有直接開口,但是他的眼神卻緊緊鎖定在賈環身上。
顯然是想要從賈環的每一個細微表情中,捕捉到這話的真實性。
賈環一聽,再次發出淺淺的笑聲,點頭回答道:“確實如此,我與掌院大人只是在閒聊,就是喝茶聊天。況且掌院大人性情溫和,待人真誠,極易相處,你們真的不必緊張。嗯~就像我們平時與家中長輩聊天那樣,自然、放鬆就好。”
“呼~”聽到這話,楊廷宇和李青鋒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心中的緊張情緒終於得到了緩解。
他們相視一笑,壓在心上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李青鋒拍了拍胸口,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再好不過,害我剛剛還緊張得要命,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楊廷宇也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重新煥發出了自信的光芒。
於是,在賈環與李青鋒的鼓勵下,他挺了挺腰板,滿懷信心地走向了李蘊華的官署。
走向官署的路上,楊廷宇心中暗想,自己的文章策論或許不及賈環那般出色,但是若論起茶藝之道,他自信絕不會輸給任何人,至少不可能輸給賈環。
畢竟,他自幼便隨爺爺品茶,耳濡目染之下,已經擁有了三十多年的茶藝經驗。
而賈環年僅十五歲,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必定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習茶藝。
可是他這次想錯了。
賈環與李蘊華能聊得投機,並非是因爲茶藝高超,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至於什麼原因,他沒有去想,因爲他暫時還沒有想到這一層。
只見他帶着自信滿滿的心態,踏入了李蘊華的官署,準備開始他的面談之機。
賈環和李青鋒還在聊天,其主要是李青鋒在說。
“環弟,你猜楊兄會在裏面待多久?”李青鋒略帶好奇問道。
賈環微微一頓,認真想了一下。“這個...不好說。”
這個的確不好說。
李蘊華好說話不假,但是他對於楊廷宇並不瞭解,因此不敢斷言其能在裏面待多久。
李青鋒稍微思考了一會,開始猜測楊廷宇能夠在李蘊華那裏待多久。
“我猜他肯定沒有你...”只是這話還沒說完,他就見到楊廷宇垂頭喪氣走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