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賈環的面子
賈政的話語中帶着幾分探究,他的眼神溫柔卻又不失打量地落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顯然,他對於賈環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抱有極大的興趣與期待。
實際上,賈政心中並沒有與賈環提起這件事的打算。
雖說賈環已經入朝廷爲官,但在他的心中,賈環現在尚未成年,也缺少歷練,可能對這種瑣事不感興趣,又或是琢磨的心思不夠成熟。
然而,就在方纔與賈環的一番閒聊中,賈政改變了主意。
賈環於談話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超乎年齡的睿智與對未來的高遠憧憬。
賈政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也生出了喜愛那個考驗賈環的心思。
賈環聽到此話,心裏不禁暗暗咋舌,對於賴大的謀略和遠見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真是沒有想到啊!
賴大竟是個如此聰明的人。
他不僅成功地爲兒子擺脫了賈府的奴籍束縛,還打算利用賈府的關係爲兒子鋪設一條仕途之路。
這樣的睿智而長遠的謀劃,真可謂是深思遠慮、未雨綢繆!
怪不得賈府抄家,賴家一點事都沒有,而且走上了仕途正道
這其中離不開賴大的努力。
以賈環的眼光來看,賴大無疑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有着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執行力,能夠準確地把握時機並付諸行動。
只可惜這樣的人並不爲自己所用,而且他們之間還曾有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當然,這些不愉快在賈環看來,其實並不能完全怪罪到賴家頭上。
賴家雖然是榮國府的家奴,但是從賴尚榮這一代開始,賴大就已經爲兒子脫掉奴籍。
這也就說明,賴家賴尚榮這一代開始就不再是奴僕,而他的女兒賴婉瑩更不是。
非奴籍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看上奴僕身份的趙槐。
而且就算賴婉瑩是奴籍,賴家也絕對不會看得上趙槐。
一個是賈府大管家,一個是低等奴僕。
兩者看似處於同一層次,實則有着天差地別的差距。
暫且不論這個事,賈環都覺得賴大深遠。
先是給自己的兒子脫掉賈府奴籍,最後又想利用賈府的關係給自己兒子捐官。
花賈府的銀子,用賈府的資源來辦自己的事。
高,這一招實在是高!
至於賈政剛剛所說,走關係的銀子由賴家來出。
實際上在賈環心中,賴家能有今天,都是得益於賈府。
賴家的一切,都是賈府所賜予。
也就是說,賴家所說的錢財,在賈環看來就是賈府的錢財。
賴大這樣聰明絕頂的人,如果不是奴籍身份的話,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誠然,每個時代都不缺少能人異士。
就像朱元璋和他的大將一樣,都是從一個村子或是一個縣走出來的人。
雖然他們出身貧寒,但是卻能夠憑藉他們的智慧和英勇建立一個龐大的明帝國。
千里馬固然常有,然而能慧眼識珠的伯樂卻並不常見。
一個人的才華,若要得以展現。
除了個人的不懈努力之外,更需要一個恰當的舞臺與機遇的青睞。
正如賴大一般,他自身聰穎能幹,對賈府忠心耿耿,傾盡心力。
但如果缺乏賈府提供的施展平臺與寶貴機會,即便他擁有超凡的智慧與非凡的能力,恐怕也只能在默默無聞中被時光所淹沒。
因此,賴大對賈府的竭忠盡智,正是他分內之事。
身爲賈府的家僕,自然應當以賈府的利益爲重,對賈府忠心無二。
畢竟,沒有賈府這片沃土的滋養,也沒有他的今日,何談成就和智慧?
賴大與賈府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關係。
更爲準確地說,這是一場反哺的過程。
因爲有賈府的存在,才鑄就了賴大的今日輝煌。
相反則不成立,
故而言賴大對賈府的盡心竭力與忠誠不二,既是他的責任所在,也是他的必然選擇。
若是他背離了賈府的利益,對賈府心生異念,便是對賈府的不忠不義,吃裏扒外。
賴大通過自己的努力爲兒子擺脫了奴籍的束縛,也爲賴家帶來了富足的生活。
如今他竟還想借助賈府的力量,來爲自己的兒子捐得一官半職。
這在賈環看來,無疑是得寸進尺、忘恩負義之舉。
眼見賈環沉默不語,賈政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疑惑。
“環兒,你可有在聽爲父方纔所言?”賈政之所以如此急切地開口,正是因爲他在這件事上有些猶豫不決,而這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他耳朵軟,難以拒絕賴大的再三乞求。
加上這些年賴家這些年的付出,也可以算地上是勞苦功高。
其實最主要一點,還是賴麼麼這個人。
賴麼麼曾服侍過賈府的老主子,做過賈政的奶媽,也與賈母有一定的深厚交情。
出於這層面的考慮,賈政纔會陷入猶豫不決的境地。
賈環沉思道:“父親,孩兒心中藏有疑惑,斗膽請教父親,望父親不吝賜教。”
賈政聞微微一愣,未曾想到賈環會向自己拋出了疑問。
“環兒既有疑惑,但說無妨,爲父願聞其詳。”
其實他也想知道,賈環到底想說什麼。
賈環整理思緒,言辭清晰地說道:“父親,孩兒欲問的是,若父親有意援手賴家,是倚仗父親個人的交情脈絡,還是藉助賈府深厚的底蘊與人脈?”
賈政聞言不禁愕然,沒有料到賈環會提出如此針對性的問題。
只見他稍作沉吟,坦誠道:“自然是藉助賈府的資源。說來慚愧,爲父雖然在朝爲官多年,也積攢有些自己的人脈,但如今也不過正五品微末之職,那些人脈還不足以在朝上說得賞花,算是有心無力。唯有賈府這塊金字招牌,方能讓那些人願意伸出援手。”
賈政這話的語氣中夾雜着一絲無奈,覺得自己在做官的天賦上差強人意。
無論是自己,還是府裏其他人,想要做點什麼事,借用的都還是賈府這塊金字招牌。
突然,他的眼睛變得發亮,笑吟吟道:“但是隨着你的高中狀元,當初漸漸疏遠我們的權貴,也都又開始與我們的關係有所回溫,如果現在借用賈府和你的名字,那些人肯定會賣幾分薄面,所以...”
賈政說到這裏,有點不好意思再說下去。
自己在朝爲官多年,到頭來積攢的人脈資源還沒有自己剛剛高中狀元的兒子名頭有用。
這種落差,讓他既有些慚愧,又有些五味雜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