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想得挺美兒
顯而易見,王啓年讀懂了他的心裏想法,旋即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斜睨道:“真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傻小子,你可知道今科狀元公與孫哥是何等的關係?”
張玉寧聞言,搖了搖頭,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量許久,卻也無從猜測。
最終,他眯着眼睛試探性問道:“啓年個,難不成……狀元公是孫哥的親戚不成?”
王啓年眼睛閃了一下,嘴角笑意更加濃郁。
“算你小子還算機敏,總算是讀書沒把你的腦子讀成榆木疙瘩。”
張玉寧一聽,愕然當場,嘴巴彷彿被無形之手猛然撐開,大張着。
整個人呆若木雞,眼睛瞪得滾圓,彷彿要將眼眶撐破一般。
他先是輕輕點了下頭,接着又不敢置信地搖頭,支支吾吾地道:“這……這怎可能?啓年哥,你...你莫不是在戲弄我?怎...怎麼可能會有這等巧事?”
孫家與賈府竟是親戚關係?
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炸得他頭暈目眩,心中一萬個不相信。
若是真有此等淵源,以他兄長和孫紹祖的關係,又豈會一無所知?
因此他斷定,這必然是王啓年爲了逗他,從而故意編造的謊言。
“這定然是假的,絕非事實。”張玉寧心中暗自篤定,卻也不免有些動搖。
雖然王啓年平時見他喜歡同他開玩笑,但也絕不會拿這等事情來說笑。
拿狀元公來開玩笑,這事要是傳了出去,恐怕會引起讀書人的衆怒。
王啓年是喫喝玩樂的紈絝不錯,卻也不會犯下這等低級錯誤。
眼見張玉寧不相信,王啓年輕笑一聲,嘴角微揚,發出“呵~”的一聲。
隨即吧唧着嘴,神色中帶着幾分得意與賣弄:“呵~你小子還不肯信?也難怪,你平日裏只知蝸在屋裏,沉浸於枯燥無味的書卷中,自然沒有聽說過這件事。”
王啓年思量着道:“嗯~今兒個,就讓我給你好好說道說道吧,不怕告訴你,你孫哥未來的妻子,正是來自榮國府裏二姑娘,有此姻親相連,你說孫哥與狀元公是否算得上親戚?”
話音落下,張玉寧眼眸倏地再次睜大,滿臉愕然,口中喃喃:“這…此話當真?”
他心中暗自思量,卻怎麼也覺得此事如同夢境,難以成真。
京城四大家族的賈家,會捨得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孫紹祖?
孫紹祖是個什麼樣的人?
或許他人不知道,但是張玉寧知道的一清二楚。
粗暴、狠毒、好色、好賭、酗酒,品性惡劣
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垃圾,竟然能夠娶到京城四大家族中賈家的女兒?
這不是鬧嗎?
可是王啓年這副信誓旦旦的模樣,分明不像在說謊。
這下子,張玉寧的心緒徹底亂了。
王啓年見他這副模樣,心知他還是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話,繼續道:“玉寧,你別不信。雖說我經常拿你開玩笑,但這種事我萬萬不敢拿來說笑的。你可還記得前段時日,你孫哥離開大同府去了京城?正是他進京那段時間,讓他與賈府二姑娘私定了親事。”
“賈府二姑娘,是何等尊貴的存在,如今其弟弟又高中狀元。孫哥當真是好福氣,想必將來仕途一定會青雲直上,不可限量啊!”王啓年眯着眼睛感慨萬分,語氣中既有對孫紹祖好運的讚歎,也不乏對自己未能得到此機遇的酸澀與嫉妒。
他心中暗想,爲何這等天大的好事,偏偏落不到自己頭上?
若是當初自己也隨孫紹祖一同前往京城,是否也能攀上京城哪家豪門貴族?
就算遇不到賈府的姑娘,其他王府、薛府、史府,總之其他三大家族都可以啊!
只可惜,他王啓年沒有這樣的命。
王啓年這一番滔滔不絕的解釋,致使張玉寧呆若木雞,整個人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他萬萬沒想到,孫紹祖竟有如此非凡的造化,能與賈府結下不解之緣。
他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羨慕之情。
“嘿嘿,你小子這會子這是心生豔羨了?”王啓年嘿嘿一笑,一副說教道,“我告訴你,這等天賜良緣,絕非你整日埋首書堆所能碰上。你得學我等,往後沒事多出去走走,喫喫喝喝,樂呵樂呵,說不定哪天,好運就自個兒撞上門來了!”
說完,他輕輕拍了拍張玉寧的肩膀,眼神裏既有鼓勵,也有幾分戲謔。
彷彿是在告訴對方,人生的路,有時候還真得靠“走”出來。
孫紹祖一番狂喜之後,忙不迭地與同伴匆匆作別。
其急切之態,歸心似箭,恨不能肋生雙翅,瞬間飛回家中。
孫紹祖心中的迫切,不單是爲了與親人分享這份喜訊。
實際上,他心中懷揣着一個更爲宏大的計劃——攜帶銀子再次京城,以求得仕途坦蕩的同時,兼併迎娶朝思暮想的新娘。
這一次入京,他目標高遠,欲要借賈府之力,謀得一官半職,以光宗耀祖。
同時也要趁熱打鐵,將自己的人生大事給辦了。
他的手裏有賈迎春的婚約,也不怕賈府反悔之類。
回想起上次京城之行,自己不過用區區五千兩紋銀,就輕而易舉地換取了賈迎春的婚約。
這次他一定要帶上足夠的銀子,以便打通關節,從而謀得一官半職。
若是能襲得祖上的官職,那是再好不過的事。
孫家衆人聞此良策,無不點頭稱善,皆道此乃天賜良機,不可錯失。
於是乎,全家上下齊心協力,猶如蜜蜂採蜜般,忙碌了整整七日,終是聚攏起了沉甸甸的五萬兩銀票,鄭重其事地交到了孫紹祖手中。
五萬兩銀票是孫家全部積蓄,還有不少是從親戚手裏借來,爲的就是能夠讓孫紹祖重振家族昔日之輝煌。
孫紹祖接過銀票,雙手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眼中閃爍着堅定與渴望的光芒。
最後,他帶着管家及貼身小廝一同踏上了進京的征途。
臨行前,他回望故土,心中默唸:“待我歸來,必是孫家榮耀之時!”
大同府城外,響起了馬蹄聲,塵土飛揚,一行三人漸行漸遠於那條通往京城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