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97 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過了正月十五,便到了該動身回書院的時間了。

  幾個小的雖早就知曉此事,可心裏仍舊有些難受,爹爹回來纔多久啊,這下又要出門了。

  唉,自己又得好長時間不能看到爹爹了。

  特別是小丫,從昨日開始,小姑娘就提不起精神來,小嘴巴更是翹嘟嘟的。

  然後看到爹爹在整理書箱,小丫頭也趕緊跑過去幫忙,在邊上又是拿書本又是遞毛筆的,忙得不可開交。

  這裏還沒忙好呢,突然又想起從姥爺家拿來的幾包菜籽還都沒裝進去。

  沒有菜種,自己爹爹可就種不了菜吃了,這怎麼行啊,於是小丫忙嗒嗒嗒地跑去拿了來。

  一副十足的管家婆樣兒。

  想到爹爹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肯定害怕,小丫想了想,然後指着汪汪狗對周青林說道:“爹爹,要不就讓小汪汪跟你一起去安州府吧,這樣爹爹晚上睡覺就不會害怕了。”

  “對哦,我怎麼沒想到呢。”

  一旁的四丫聽了忙點着頭,心想,這個主意可真好,有小汪汪陪着,爹爹就有伴了。

  周青林忍俊不禁,笑道:“那要是小汪汪想你們了該怎麼辦啊?爹爹白天都在書院,只留它單獨在家,它肯定可憐極了。”

  “啊?這樣啊。”兩個丫頭聽到小汪汪會想她們,就不吱聲了。

  心想,讓小汪汪一個人呆在院子裏多無聊啊,要不還是留在家裏吧。

  劉蓮芝已經幫相公收拾好了該帶的行李,新做的幾身衣裳也都放到了包裹裏了,還有那鹹雞蛋,她也給相公裝了二十個帶去,怕路上會壓碎,劉蓮芝還特地把雞蛋都煮熟了。

  再過一兩個月,家裏的新母雞應該都開始下蛋了。

  幾十只雞下的蛋,自家肯定喫不完,徐氏準備幫着醃起來,到時再拿到鎮上去賣。

  看着幾個閨女跟在自己身後寸步不離的樣子,周青林心裏也不是滋味,可是沒法子啊,自己不趁着壯年出去搏一把,等老了再後悔也無藥了啊。

  所以,腳下的路還得繼續。

  周青林心道,都說暫時的分別是爲了更好地迴歸,但願自己也能如此吧。

  和妻女揮手道別後,周青林和呂志義還有應進慶三人坐上了前往安州府的馬車。

  呂、應二人有些提不起精神,話說他們成親才個把月呢,小夫妻正是你儂我儂的時候,這下突然就要分開了。

  唉,想到昨晚妻子淚眼婆娑的樣兒,兩人心裏嘆氣。

  再擡頭看看對面的周青林,卻見人家正靠着車廂,在背子路與孔夫子的對話呢。

  兩傢伙不禁在心中感嘆,唉!還是周兄放得下啊,你看,離開妻兒居然一點傷感之情都沒有。

  周青林還不知道對面兩人正在腹誹自己呢,不然他保證一人給他們來上一腳。

  呸!誰不想媳婦誰不想寶貝閨女了?人家只不過沒像你倆這樣整天掛在嘴上嘰嘰歪歪地念叨着罷了。

  今日啓程得有些晚了,是以馬車到了安州府時天已黑透,城門也早就關了。

  三人無法,只得在城門外的客棧裏歇了,準備明早再進城。

  好在他們除了一個書箱兩個包袱,就沒有其他行李了,不用擡上搬下的倒也方便。

  進城後,呂志義和應進慶兩人去了書院,而周青林則回到了旺枝巷,剛放下行李,就聽到院門外有敲門的聲音。

  等開了門,見是對門的李阿婆。

  “哎呦,見秀才公回來我趕緊跑過來敲門了,你家還有兩捆柴在我那兒放着呢,你等等,我現在就讓興兒他們給你背過來哈。”

  說罷,李阿婆轉身就朝屋內大喊:“旺兒旺兒,秀才公回家來了,快些把木柴搬過來!”

  話音沒落多久,周青林就見李興和李旺兩人各自提着一大捆木柴出來了。

  見周青林有些不解的樣子,李阿婆恍然,忙笑着說道:“哎喲,都忘記和秀才公說了,這些柴禾是一對小兄弟放到你家門口的,哦,不對不對,應該是三個人來着,那弟弟揹着的竹簍裏面還蹲着一個小丫頭呢,兩人敲了好久的門,也不見你出來,正不知該咋辦呢,我就讓他們先把柴放到我家了,說等秀才公回來再轉交。”

  兄弟倆?

  周青林納悶,自己好像不認識什麼兄弟倆啊,居然還給自己送了柴來,到底會是誰呢?

  不過一想到揹簍裏的小丫頭,周青林很快就記起一個多月前自己送銀子的事來。

  那個叫阿聰的小夥子當時不正揹着自己的妹妹嗎,聽那賣雞籠的老頭子說他家還有一個弟弟來着。

  應該就是他們了。

  沒想到小夥子還挺記恩的。

  想到記恩,周青林又想起張老實來,聽劉蓮芝說,那張大牛隔三差五會給自家送木柴來。

  讓他下回不要再送了,結果人家放到門口就走。

  出門之前,周青林去了一趟張老實家,讓他從今年開始,不要再把免田稅的那部分糧食送過來了。

  當初佃田時說好糧稅由張老實承擔的,得知周青林考中秀才不用再給官府交稅後,張老實就把這部分的糧食也給他拿過來了。

  還說這是官府給秀才的獎勵,自己可不能貪。

  想到這裏,再看看院裏堆着的兩捆柴禾,周青林心道,這世上還是知恩圖報的人多啊。

  拿掃把把屋裏屋外都掃上一遍後,周青林就提着水桶去後院打了井水,然後用抹布把屋裏的桌椅板凳都擦拭了一遍,還有廚房竈臺啥的,也都抹乾淨了。

  雖年前回家時自己已經關好了門窗,可是依舊沒擋住從邊角門縫裏吹進來的灰塵。

  等把屋裏屋外都收拾清爽後,已到了喫中飯的時間。

  想着家中除了米麪,剩下的就是從曉金村帶過來的鹹雞蛋了,除此之外,就啥菜都沒有了。

  想了想,周青林決定中午的這頓還是到巷口的食肆裏喫吧。

  況且等吃了飯,他準備把儲物倉庫裏的幾十只箱子拿出來好好整理一下。

  都說天時地利人和,此時自己一個人,一間房,不用分心,也沒人打攪,豈不正是整理這些東西的好時候。

  想到這裏,周青林也沒有耽擱,鎖了院門後就去了前頭的食肆。

  他沒有點飯炒菜,而是讓店家直接給自己燒了一碗雪菜肉絲麪。

  面面面,自己可是百喫不厭呢。

  很快跑堂就把燒好的麪條端了過來,周青林先喝了一口麪湯,清淡爽口,好喫。

  不愧是開食肆的,這手藝槓槓的。

  雪菜喫着脆爽可口,麪條嚼着味美道鮮,再配上切成細細的肉絲,平常無奇的食材居然做出了絕美的味道。

  最後,周青林端起碗把麪湯都喝得乾乾淨淨。

  回到租房,他關好院門,走進屋裏後又轉身把大門也給關上了,並落了木栓。

  之後周青林把房間的木窗也給合上了。

  都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待會兒自己拿出來的那些東西可見不得人。

  他還是防備一些爲好。

  把油燈點上,周青林用意念把儲物倉庫裏的整理箱都拿了出來。

  頓時,四十六隻箱子把房間佔去了一大半,另一小半除了架子牀和桌子,剩下的就是過道了。

  自己還想大幹一場呢,這麼擠成堆也放不開手啊。

  想了想,周青林把牀上的被子和褥子都捲了起來。

  然後把一部分整理箱挪到了木牀上。

  這下終於有了施展的空間了。

  從獲得儲物倉庫到現在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他這些東西堆在裏頭也有這麼長時間了,說實話,這些整理箱裏面具體有些啥東西,他基本都記不起來了。

  打開箱蓋,周青林一一翻看了起來。

  相框、相冊、沒有膠捲的老式相機、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檯燈、未拆盒的橡膠熱水袋。

  還有好幾套自己去銀行存錢時送來的玻璃茶具,新的連盒蓋上的封貼都沒撕開。

  至於前幾日沒找到的幾塊手錶,周青林也在一隻黃色的收納箱裏找到了。

  三塊都是寶石花的機械錶。

  他拿出一塊,擰着錶盤邊上的發條,緊了緊,接着就聽到手錶發出的滴答滴答聲,分針走起來了。

  周青林又把另外兩塊也上了上發條,結果也都沒壞。

  他不禁感嘆,還是以前的老牌子耐用啊。

  把手錶重新放回盒子,周青林繼續收拾了起來。

  剩下的箱子裝的是學院發的福利–拉舍爾毛毯,周青林數了數,共有七牀,都是全新的,外頭的塑料包裝袋都還在。

  他記得這樣的福利當年學院可是連着發了八年呢。

  當時老師們都在議論,都說那賣毛毯的準是辦公室主任的親戚,不然爲啥年年都發毛毯啊。

  毯子不是易耗品,發這麼多他哪裏用得完啊,所以除了留下自用的那一條,其餘的周青林都搬到儲物倉庫裏來了。

  等把地上的整理箱都查看過後,他就開始把裏面的東西一一歸類。

  像電腦、相機這種完全和這個時代脫離軌道的東西,他都統統地擱到了儲物倉庫的角落。

  不出意外的話,以後打開這些箱子的可能性就爲零了。

  整理完一批,周青林又把牀上的箱子都挪了下來。

  這些箱子中有幾個裝的是上次自己翻到過的熱水瓶、雨鞋等一些雜七雜八的舊物,這次他在箱子外頭貼上了標籤,這樣下次翻找起來就容易多了。

  就這樣邊收拾邊分類,很快只剩下最後兩個箱子未整理了,周青林先打開白色的那隻,裏面裝着保溫杯,有十多個,都用紙盒子套着。

  周青林在便籤上寫上保溫杯三個字,正當他準備把箱子蓋上,然後在上面貼上便籤時,卻從盒堆縫隙中看到下面似乎還有一隻木盒。

  他把保溫杯都拿了出來,果見箱子底下躺着一隻木盒來着。

  和英漢字典差不多大小。

  看着箱底的盒子,周青林好似記起了什麼,心道,這不會就是那盒被自己以爲丟到哪裏都不知道的珠子吧?

  想到這裏,周青林心中暗喜,他趕忙把盒子捧了出來,打開,只見璀璨奪目,還真是那盒珍珠來着。

  滿滿的一盒。

  而這珠子不是自己買的,也不是別人送的。

  這是前世自己參加“七夕猜燈謎活動”時得來的獎品。

  憶起這事,周青林現在還覺得有些好笑呢。

  本來他一個年過半百之人,哪裏會去那種小年輕們談情說愛的地方啊,所以當時周青林是被自己的學生硬拉着去的。

  去的時候一個個說得好好地,都說要和老師比一比,看看誰猜的燈謎最多。

  哪知到了燈謎現場後,屁股還沒坐熱呢,那些不講義氣的傢伙就把老師獨自丟在一邊,自己忙着舔狗去了。

  真真是見色忘師啊。

  沒法子,無聊的周教授只得化枯燥爲動力,專攻起頭頂上掛着的燈謎來。

  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最後周青林成了全場最佳猜燈謎選手。

  而這滿滿一盒珍珠就是主辦方獎勵給他的獎品。

  周青林攤開被子,把珠子倒在上面,數了數,共九十九顆。

  雖是淡水珍珠,可顆顆圓潤,光澤度也極好,且每顆直徑都在二十以上。

  周青林知道,雖然人工養殖的淡水珍珠在前世到處可見,但這種規格的珠子也是不便宜的。

  何況在古代呢。

  他記得自己給幾個閨女買頭花時,那嵌了珍珠的頭花比沒有珍珠的要貴上好多,且那上頭的珠子也只有米粒般大。

  哪裏能與他手上的這些相比啊。

  周青林心想,改天自己就去首飾店打聽一下珍珠的價格,要是不錯的話,那他就把這些珠子分給幾個女兒當嫁妝了。

  只可惜只有九十九顆,不然再添一顆,自己五個閨女剛好一人能分到二十顆了。

  作者有話說

  求預收,求預收《貧家子的古代科舉之路》《小庶女的古代生活》點點我的專欄就能看到啦,謝謝謝謝!

  感謝在2022-02-2015:58:35~2022-02-2211:26:02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紅塵醉夢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恬恬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