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 章
包袱布的藍色是偏湖水藍的那種,這種不是很深的顏色,擋住陽光的同時,也不會讓考舍內的光線太暗。
所以坐在號舍裏的周青林,除了只有些熱,其他並沒有多大影響。
謄抄完一張答題卷後,周青林把試卷攤着晾乾,然後小心收到題卷袋裏。
接着又做起下一張試卷來。
這次周青林並沒有像府試和院試那樣,把所有考題全部答好再謄抄,而是做一張,抄一張,這樣倒是輕輕爽爽的,也不怕會出現漏題。
到了中午飯點的時候,貢院裏米香瀰漫,好多考生已經收起卷子,開始煮飯了。
聞到香味,周青林方覺得肚子有些餓了,他把考卷小心地移到邊上,然後用一塊小鵝卵石壓着,這樣就不怕突然起風時,會把試卷給刮跑了。
這塊石頭還是他在河邊鍛鍊時撿來的,是乳白色的石英石,跟和田玉差不多,挺好看的。
昨晚周青林把它也放進了考籃裏,這不,此時用來當壓卷的鎮紙剛剛好。
壓好卷子之後,周青林並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點油爐做飯,而是把手在裏衣上擦了擦,然後從考籃中拿出幾塊糕點,一口一口吃了起來。
他的計劃是,等把所有點心都喫完了,再開始做喫的,要知道,三天做二十二張試卷,時間上並不寬裕,如果此時自己不抓緊些,到時候再着急忙慌的,做出來的文章怎麼可能好得了。
至於喫飯的事,隨便對付一下就行了,自己到這裏是來考試的,答題做卷纔是當下最關鍵的事情。
對於喫的,還是能將就,就將就吧。
更何況,他這糕餅可是在城裏的酥芝園買的,一包茯苓糕,一包綠豆如意餅,好喫着呢。
不用點火做飯,速度自然就比別人要快許多,是以,不到半刻鐘,一頓午飯就解決了。
隨後,周青林往嘴裏塞了一塊蜜餞,那溜溜的酸味頓時讓他的眼睛眯了又眯。
哎喲,這提神效果簡直槓槓滴。
於是在大多考生喫飽了飯,開始有些蔫頭耷腦想打盹的時候,周青林依舊頭腦清醒地在做着考題。
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這一做就做到了酉時末,外頭的天早已經暗下來了,他還有兩道四書題沒有答完。
看來,這兩張試卷要留到明天再答了,幸好明日考得是一詩一賦,還有一篇經文,題量並不大,自己應該能完成。
想到這兒,周青林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先見之明來,還好自己把時間安排得緊,不然今日未完成的題卷就不止兩張了。
周青林把考卷都收了起來,他可沒想過熬夜做題卷的事。
他覺得與其半夜三更點着蠟燭傷眼睛,還不如晚上早點睡覺,明天早點起來做試題呢。
等把筆墨都放進考籃後,周青林把案板拿了下來,想了想,他又把紅漆馬桶提到了考舍外頭。
號房狹小,本身睡覺就攤不開,再有一個馬桶放在裏頭,周青林怕自己不小心一伸腿,吧唧,給踢翻了,到時那場面,想都不敢想啊!
拼好了木板,周青林躺了上去,再往胸前蓋了一件薄衣裳後,就閉眼睡覺了。
動了一天的腦子,他早已疲憊得不行,沒過一會兒就睡着了。
與此同時,其他號房的考生正就着燭光,依舊在奮筆疾書呢。
巡場的考官們過來巡視時,看到整排考舍只有這一間號房黑着燭火,都有些詫異。
等他們走近看時,才發現裏頭的考生已經開始鼾聲不止了。
衆考官搖頭,心道,這又是一個混日子的。
第二日,晨曦剛徐徐拉開,輪班巡場的差役就看到,昨晚那個讓考官們不齒的白面書生,已經在提筆寫文了。
而此時,大多考生都還在睡覺,就是有幾個沒睡的,那也是雙眼紅紅,一看就是熬夜通宵的那種。
就這樣,周青林按照自己設定的節奏,把第二日的考題卷也做完成了。
今日的詩題是:《過云溪水作》,要求作七言絕句一首。
如今周青林已不再是以前那個寫詩就頭痛的詩廢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經過崔講學的教廷,加上自己孜孜不倦的歷練。
現下,像這種以景抒情的絕句早已不再是他的難題了。
理解了題意後,周青林提筆落墨,溪水爲寫意,蒲草抒情心,洋洋灑灑寫下借景抒懷的二十八個字來,而後加以修改和潤色。
在心裏再默讀上一遍,品了品,不錯,周青林滿意地點點頭,而後把詩句都謄抄到了答題捲上。
而賦題爲:賦得士之不託諸侯,何也?要求五言八韻。
這是《孟子》萬章章句下中,萬章問孟子的話。
意思是問:讀書人不寄託於諸侯,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回答:是不敢呀,諸侯失去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去寄託於其他諸侯,符合一定的規矩,而讀書人寄託於諸侯,不符合規矩啊。
既然找到了出處,也懂得其意,周青林便沒有耽擱,他執筆落墨,作起賦來。
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
兩包點心雖多,可也禁不住一個成年男人一天三頓的喫啊。
這不,到了第三日,那茯苓糕就只剩下最後的兩塊了。
這麼一點肯定填不飽肚子。
至於還有一包乾糧,他準備第三場考策論的時候再喫,那可是最費時費神的一場,自己得留足時間去應對。
所以今日他得開始做飯吃了。
伸手踢腳,挺胸仰頭。
做好伸展運動後,周青林就從考籃的最上層拿出了油爐和小鐵鍋,接着從米袋裏抓了兩把大米放到鐵鍋裏。
再往鍋里加水,而後用火鐮把油爐點着,就這樣慢慢熬起米粥來。
等白白的米湯翻滾開後,周青林抓了一小把蒲瓜幹放到了鍋裏,再撒上幾粒鹽,而後打開油紙包,把臘腸粒倒進去一些。
接着拿着筷子攪拌幾下,不多會兒,濃濃的米香夾雜着甜鹹的肉香就在考舍中散發開來了。
好香呀!
隔壁幾間號舍,那些熬了一宿,剛躺下去睡了沒多久的書生們在夢裏吸了吸鼻子。
而後便是夢境轉換,從自己蟾宮折桂時笑着傻樂,立馬轉換成鹿鳴宴上的胡吃海喝了。
周青林自是不知隔壁幾位學子的中舉美夢。
此時,他正把小鐵鍋從火爐上端了下來,而後拿起筷子,邊吹涼邊喫起早飯來。
米香濃郁,蒲瓜乾爽口,臘腸鹹甜適口,一頓早飯喫得周青林美味非常。
收拾好爐子和鐵鍋後,周青林稍站了一會兒,就當是在消食了。
此時已是辰時一刻,再過五個時辰便是第一場考試的交卷時間,自己還有三張算術題卷未做呢。
不敢再有耽擱,周青林拿出卷袋中的試卷和草稿紙,接着審明題意,而後先在草稿紙上做了起來。
《九章算術》並不難考,何況在鄉試中,算術題的佔比並不大,周青林算了算,三張考卷,上頭共有三道題,一張一題。
九章算術分爲九類,分別是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和勾股。
而周青林他們考的就是其中的方田,也就是計算平面以及幾何圖形的面積。
自己前世就是個教理科的老師,對這一類的算術題自然是得心應手的。
是以,花了不到一個時辰,周青林就把前兩題做好了,他還驗算了一下,答案是正確的,於是他把稿子上的解答方法和答案都謄抄到了答題捲上。
這樣就只剩下最後一題了,周青林看了看題卷,上頭寫着
今有樵農摘果,鄰曲問曰:果何以多樵農曰:家有客。鄰曲曰:客幾何樵農曰:二人共肺果,三人共柰,四人共甘棠,凡用六十五,不知客幾何
原來是一道解方程。
周青林瞭然,這題實在簡單不過,只要設來客爲x,用一元一次方程就能輕鬆解答了。
怕自己會錯了意,周青林再細審了一遍題意,這題是說,一位樵夫摘了一筐果子回來,鄰居見了問,你家裏來了多少客人啊,要摘這麼多果子待客樵夫答道,兩人共喫一隻桃子,三人共喫一隻蘋果,四人共喫一隻西瓜,而我一共摘了六十五個果子。讓大家算一算樵夫家裏究竟來了多少客人。
沒錯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周青林提筆在草稿紙上算了算,最後得出答案:樵夫家來了六十個客人。
等把答案謄抄到答題捲上後,周青林吁了一口氣,終於全部都做好了。
他看了看天,已快到申時了,再過兩個時辰就要交卷了。
周青林心中暗暗慶幸,好在今日的算術題不難,不然時間就很倉促了。
此時的周青林並不知道,在他看來簡單不過的幾道算術題,卻難倒了考場中的不少學子,尤其是最後一題。
倒不是題有多難,而是因爲,一直以來科舉中算術題的佔比並不大,是以,平日裏,衆學子對《九章算術》沒有這麼上心。
到了酉時便是交卷時間,等差役們把試卷都收走後,考生們可以出考舍走動了。
但是不能走得太遠,只允許在同個考區內活動。
這時有衙役挑了水來,一桶一桶倒進巷口的水缸裏,供衆考生使用。
周青林拿着竹筒去添水,還有鐵鍋也拿去洗了洗。
簡單地洗漱過後,衆學子便開始燒水煮飯。
準備等吃了晚飯就好好睡上一覺,把精神養足後,再迎接明日的第二場考試。
接下來的兩場考試,周青林也如這般度過,細斟慢酌,心無旁騖。
午後的天依舊出奇的熱,汗出了一身又一身,秋老虎的威力確實不容小覷啊。
雖期間換過兩身衣裳,可等八月十八出貢院時,周青林已經能聞到自己身上明顯的餿味了,穿着的衣服更是皺得和梅乾菜差不多。
此時,周青林唯一想做的就是,痛痛快快洗個澡,再美美喫上一碗麪,然後舒舒服服睡一覺。
別的,不去想了。
既已盡力,其他的就交給上天吧!
作者有話說
求預收《貧家子的古代科舉之路》《小庶女的古代生活》點點我的專欄就能看到啦,謝謝謝謝!
本章算數考題來自孫子算經
感謝在2022-02-2717:35:40~2022-02-2817:28:15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coco汪79瓶;一小書蟲、小雪、2320097420瓶;如是13瓶;愛古言、夏洛特10瓶;未來重振旗鼓9瓶;nibasan、錢百萬、紅塵醉夢5瓶;傾酒醉雲煙、籬曉的幸運日是每天天、一邊做夢一邊清醒、56037054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