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 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等周青林下了樓,發現客棧大堂裏已經有好多考生等在那裏了。

  儘管沒有睡覺,可一個個看着都精神抖擻的。

  雖然大家同住在客棧二十多天,可這裏面的好些人,周青林還是第一次見到。

  也是,這段時間大家都忙於看書寫文,哪有時間相互認識啊。

  還有些考生更是恨不得頓頓飯都能在房間裏解決,是以,相互看着臉生也正常。

  等了沒一會兒,從貢院方向傳來了一聲鼓響,這是一切準備就緒的意思,接下來衆考生可以前往貢院了。

  今晚雲遮月,外頭看着黑漆漆的,考生們有些發愁,生怕一個不小心會摔上一跤。

  可這半夜三更的,也沒有個可以買燈籠的地方啊,看來他們只能摸黑往貢院去了。

  許是這種情況以前就有過,是以,沒讓考生們煩惱多久,客棧掌櫃安排的六個夥計,就提着明晃晃的燈籠出來了。

  考生們見了,臉上的愁容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後衆人走在中間,六個夥計分走在兩邊,一邊三人,他們手裏打着的燈籠把街面照得清清楚楚的,這下完全不用再擔心會摔跤的事了。

  沒走一會兒,大家就看到前頭客棧也有提着燈籠的店夥計走了出來,接着是考生,然後也走出了和他們一樣的方陣。

  周青林不得不感嘆客棧掌櫃和夥計們的貼心。

  就這樣,一行人很快到了貢院門口,只見長長的隊伍已經排起來了,且前頭的考生已經開始入場了。

  步行到影壁牆前,店夥計就收了腳步,再過去就不是他們能進去的地方了。

  衆書生朝夥計點頭以示感謝。

  接上長隊後,衆人緩緩往前走去,走過轅門,再往前二十來米就是儀門了。

  周青林還是和以前一樣,把考籃提到了身前,他覺得這東西只有在自己視線範圍裏才能安心。

  到了儀門,就等於進入了搜檢通道,赴試的舉子們只有在這裏過關了,才能走進最後一道大門–龍門。

  會試的搜檢,比起鄉試來,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儀門口,一排十幾張桌子,有十多名外簾官坐在那裏,考生們依次把自己的浮票遞了過去,而後外簾官翻開自己手中的名冊,開始對照考生的姓名、籍貫以及年齡,至於相貌,當然要看了,不然有人替考了咋辦。

  爲了符合自己浮票上面白無須的特徵,周青林昨天特地颳了自己的鬍鬚。

  等覈對浮票無誤後,外簾官就給周青林發了考牌和三根蠟燭,這樣覈查考生信息這一環算是順利結束了。

  拿上考牌,周青林提着考籃繼續往前走,到了搜檢處,他也沒有耽擱,他把考籃直接遞到了搜檢官手上。

  因爲九天的飯食是由考場提供的,所以這次周青林也沒帶太多的東西,除了常規的筆墨硯臺,竹筒抹布外,其他的就是兩包點心,還有油燈和燭剪了。

  檢查好攜帶的東西和考籃,接着開始搜身,和鄉試不一樣,這次是十個考生排成行,再全部脫光光,而後全貼牆站好,接着一名考生搭配兩名搜檢士兵,從頭到腳,從腳到頭,一一細查幾遍。

  纔出了正月,都還沒回溫呢,肯定冷,有幾個考生抖的牙齒打顫,周青林都能清楚聽到他們牙齒碰撞時發出的“咯咯”聲。

  搜檢士兵檢查,搜檢官則在一旁緊緊盯着,以防出現遺漏的地方。

  “解發袒衣,索及耳鼻”,等考生們依言打散了頭髮,在原地叉腿蹦跳了三遍之後,搜檢官點頭表示通過,他們終於可以穿上衣服了。

  周青林覺得剛剛他們十個人一起叉腿蹦跳的樣子,簡直像在跳貴州黔南的“叉腿舞”,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沒穿衣服。

  周青林心想,還好十人一起跳,不然這種動作一個一個來的話,沒點承受能力的人簡直要崩潰或者發瘋。

  唉,旁人只看到科舉入仕的風光,又有誰能曉得這背後的辛酸啊。

  匆匆忙忙穿好了衣裳,周青林提着考籃跟着領路書吏走進了龍門。

  進入龍門後就沒人管你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自己找自己的號舍了。

  貢院裏的考棚都按千字文編了號,周青林看了看手裏的考牌,是個“玄”字,天地玄黃,是第三排,那應該就在靠前的位置。

  等找到玄字號考棚,周青林又在巷口牆上貼着的考名欄中找到了自己的考舍號,之後便走進號巷,找到了自己的小號房。

  是真的小,三面磚牆,進深大概兩米,寬一米左右。門框不高,對比自己的個子,周青林只能低着腦袋進去,不然恐怕還未開考就要先當一回壽星爺了。

  打開考籃拿出抹布,周青林開始擦拭起臺板來,這可是未來九天自己答題睡覺的地方,得仔細打掃乾淨了。

  搞好衛生後,周青林把紅漆馬桶拎到號房最裏頭的牆角,還有考籃也一樣,之後他把上面的那塊臺板取了下來,再和下面的那塊拼接到了一起,這樣一張臨時的牀就鋪成了,周青林和衣躺下,此時天還黑着,離開考還有兩個多時辰呢,自己得先睡會兒。

  卯時三刻,天還未大亮,挑着卷筐的書吏就過來發考題捲了。

  只等辰時一到,便是開考時間。

  周青林早已醒了過來,此時正在加水磨墨,接過考卷後他並未急着打開,開考鼓聲還未敲響呢,自己可不能違規了,雖然巷道里沒有考官看着,可貢院四角上的瞭望臺可不是擺設,周青林相信,此時那上頭肯定站着好幾個監考的考官呢。

  隨着“咚咚咚”的三聲鼓響,壬寅年恩科會試正式開考。

  拆開答題卷,分開草稿紙和答題紙後,周青林依舊數了數張數,共有二十張。

  接着他又一張張翻看了起來,第一場考經義五道。

  三天考五道題目,聽着好像很少的樣子,其實不然,這二十張答題卷中,除了開頭兩張上面寫了考題,剩下的全都是白紙一張,因爲這十八張白紙都是用來寫答題內容的,可見每道題的回答字數肯定不少,周青林看了看,果然,要求字數在一千以上。

  五道題就是五千多個字。

  心中有數後,周青林把卷子放到了卷袋裏,他並未急着答題,而是把手在衣襟上擦了擦,而後拿起差役送過來的早飯吃了起來,三個燒餅和一碗清水。

  燒餅硬邦邦的,來到異世,周青林還是第一次喫到這種扔到地上都有坑的硬貨,怕待會兒胃的負擔過大,周青林儘量嚼碎之後再往下嚥。

  好不容易喫光了燒餅,周青林覺得自己的腮幫子都有些酸了。

  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隔壁號房傳來了輕聲的抱怨,想必也被這前所未見的硬燒餅給嚇到了吧。

  周青林心道,不花銀子白喫的東西,肯定不可能給你做出花來。

  再說,全場五千多人呢。

  起身拿下掛着的卷袋,周青林在草稿紙上做起第一道經義來。

  題目是:“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周青林立馬想起,這是《左傳介之推不言祿》中介子推和他母親說的話,而介之推是晉文公的臣子,在晉文公逃難時陪在其左右,在晉文公快要餓死時,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他喫。後來晉文公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登上了帝位,那些曾經跟隨他逃難的臣子主動去邀功,晉文公對他們大肆加封進爵,只有介子推沒有去,不過晉文公也沒想起他,可介子推並沒有怨恨,還是一如既往地做着忠臣該做的事,後來晉文公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介子推屢勸無果後便和母親隱居山林。

  而這句“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的話就是介子推隱居山林前對母親說的話。

  意思是說,既然明知道那些人的做法是錯誤的,我還要去學他們,那不是罪過比他們還大嗎,況且我已經說過了,從此不再喫國君的俸祿了。

  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後,那麼接下來就得按照要求寫出自己的理解了。

  想了想,周青林提筆在稿紙上寫了起來

  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爲己力,不亦誣乎?

  周青林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千多個字,而後再加以修改和潤色,檢查無誤後,周青林就拿出答題卷,把草稿上的文章謄抄了上去。

  做好了這道經文,時間已過了午時。

  周青林算了算,這題自己花了近三個時辰,也就是花了五個多小時才做好,由此可見,這三天可不輕鬆啊。

  差役送過來的饅頭早已涼透,周青林掰開細細吃了起來。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只有喫飽了纔能有好的狀態把考試完成的最好。

  至於考籃裏的那兩包點心,周青林準備等到自己被考場乾糧虐待的實在沒胃口時再喫吧。

  反正現在溫度低,肯定放不壞的。

  到了下午的時候,周青林又做了第二道經文題,只是還沒等他謄抄到答題捲上,天就開始黑下來了。

  他收了筆墨,依舊和前幾次一樣,周青林並不準備挑燈夜戰,三面牆的號房又擋不住風,搖曳的燭火晃眼不說,也很難把字寫好,所以這篇經文自己還是留到明天早上再謄抄吧。

  周青林回想了一遍剩下的幾道經文題目,他準備把睡着前的黑夜都用在研精覃思上,等想好了思路,明日答起題來就會輕鬆多了。

  交了第一場的試卷後,考生們終於可以走到號房門口的巷道里放放風了。

  周青林來來回回溜達了好幾趟,走得熱乎乎的,好似身上的血液又開始活過來了一般,整個人舒服極了。

  只是嘴巴里沒什麼味道,想了想,周青林回到號房,從考籃裏拿出點心包,打開,抓了幾塊被搜檢官切成粒狀的芙蓉糕,而後塞到嘴裏慢慢吃了起來。

  真甜啊!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1216:40:12~2022-03-1319:06:24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osephine狐狸、、瞄了一眼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寅初40瓶;nklmly、一枕星河夢20瓶;2320097415瓶;隔壁如花、草莓蛋撻派10瓶;風月9瓶;241934962瓶;18509039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