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第156 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時間一日一日過的飛快,感覺好像才過了熱熱鬧鬧的除夕,轉眼就已到了啓程出發的日子。

  江灝一大早就騎馬過來了。

  正月初二那日他也有來過,當時周青林把江灝叫到了書房裏,翁婿二人聊了很久,其實也無旁的事,無非是囑咐他幫忙多看顧着家裏。

  主要是怕自己不在家的時候,王氏會上門來鬧幺蛾子,到時被孝道壓着,說不定妻子和閨女們會受委屈。

  其實周青林還真是多想了。

  王氏向來就是個善於審時度勢的人,自從知道二兒子要外放到窮鄉僻壤做知縣後,原本生起的那些心思立馬全都歇下了。

  本來還想着能沾老二的光呢,可現下到底誰沾誰的都還不一定呢。

  大孫子告訴她,說那個叫啥南川縣的地方可窮了,糧食年年都欠收,百姓們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盼着救濟糧度日,而朝廷下發的糧食也不是管夠的,捱餓是常有的事,所以就這麼一個連飯都喫不飽的地方,以後老二還能有什麼大好的前程。

  她早就說過老二是個愛胡鬧的,偏老頭子還不信,現下好了,原本翰林院好好的差事就這樣給折騰沒了。

  耀祖可是說了,說二叔到了南川后,以後要想再挪窩,基本就不可能了。

  如今看來,老二家唯一值得人巴望的也只有大丫的親事了。可那日老國公夫人的態度王氏也領教過了,人家壓根就不想搭理她,所以自己熱臉貼冷屁股的硬湊上去也沒啥意思。

  她王翠花又不是沒皮沒臉的農家婦人,再怎麼說自己也是國子監助教的娘、翰林院侍讀的祖母呢。

  是以,往後像這種討好人的事,她是不會再去做了。

  何況上次耀祖媳婦已經和她說了,說二叔沒有兒子,往後二叔家的這些家產就只能留給幾個侄子,還告訴她這是朝廷律法規定的,誰來反對都沒用。

  聽了這話,再想到老二家的大宅院,王氏高興的簡直能飛起來。

  有了這樣的定心丸喫着,王氏倒是難得的淡定了起來,既然二兒子說兩家各過各的那就各過各的吧,反正宅子田產啥的又不會長腿跑了,遲早還不都是耀祖他們的,所以她不急。

  李金早就把車馬都安排好了,行李也都搬上了車,李安和牛三,還有喜子,他們三人也把自己的衣裳被褥都裝上了車,這次他們是要跟着老爺一起去南川縣赴任的。

  呂志義和應進慶則一人揹着一個書箱,裏面裝着滿滿的書,這些書是周青林讓他倆一定得帶上的。

  雖說過幾年再去參加鄉試,可不代表就把學業扔到一邊了,不然幾年荒廢下來,該忘的不該忘的全都忘光光了,那還考個屁的鄉試啊。

  呂、應二人自是沒有二話的,兩人都知道周兄這是爲他們好呢。

  想到昨日周兄還跟他們提的幕僚薪俸,每人每月十兩銀子,乖乖,居然有這麼多,一個月十兩,那一年豈不就是一百二十兩啦,哈哈哈,呂志義和應進慶簡直開心的不行,這下養媳婦、養娃都不用發愁了。

  不過兩人都知道周兄這是在幫扶自己呢,不然就憑他倆的腦袋瓜子,哪裏勝任得了幕僚的差事啊。

  呂、應二人心中感激的同時,也暗暗下着決心,自己一定會盡心盡責做好這份差事的,絕對不負周兄對他們的好。

  這樣大冷的天,外頭風又大,周青林並沒讓家人跟着去碼頭送行。

  等他再次囑咐岳父岳母要保重身體,而後上了馬車準備揮手和衆人辭行時,才發現人羣中少了三閨女的影子。

  “凌雪呢?”周青林四下看了看,並沒找到人,他心裏有些納悶,自己都要出遠門了,三閨女怎麼不出來送送爹爹啊?

  劉蓮芝聽了,也忙往邊上看去,見三閨女確實不在,且她的大丫鬟彩蝶也沒來,再想起前幾日三丫說不想爹爹去外放的話,劉蓮芝無奈地笑道:“怕是捨不得你走,回院子哭鼻子去了吧。”

  想到三閨女平時老愛圍着自己打轉的場景,周青林覺得這樣的可能性很大,莫名的,他心中升起了離別的感傷,周青林清了清嗓子,道:“家中就有勞娘子費心了。”

  劉蓮芝雙眼含淚,“相公莫要掛心,我會照顧好家裏的,倒是相公你,出門在外,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纔是。”

  嗯嗯,周青林點頭應下。

  再看時間也已不早,且從這邊過去大通橋碼頭還得花上近半個時辰,而那前往晏州的船辰時三刻就要準時出發。

  周青林沒再猶豫,放下布簾後,便催着車伕可以啓程了。

  隨着一聲清脆的馬鞭聲響起,馬車緩緩而動,待出了正門時,老劉頭的大嗓門便傳了出來,

  “此去南川路千里,我家女婿定平安,此去南川水路長,大鬼小鬼通滾蛋,此去南川路路通,匪徒路霸無影蹤,此去南川天天順,天災人禍全沒有,此去南川”

  晨霧散去,大通橋碼頭又忙碌了起來。街道兩旁的小攤販早已出了攤,賣的是包子、饅頭,還有面條,時不時還能聽到賣油條的吆喝聲。

  扛包的漢子們雖衣裳單薄,可絲毫不懼寒冷的江風,這不,靠岸的客船剛放下跳板,他們便爭相往前,紛紛招攬着扛包的生意。

  “老爺,有貨要扛嗎?您別看小的塊頭大,扛東西可仔細着呢,保證不會傷到分毫。”

  “老爺,要擡行李嗎?您看我們哥倆給您擡咋樣?”

  而那些被喊作老爺的船客們,則目露挑剔地朝扛夫們個個打量着。

  等周青林一行人到達碼頭時,看到的正是這麼一副老鴇選花魁似的場景。

  扛夫們見幾個老爺瞅着他們就跟挑花似的半天也選不出個所以然來,而這邊又有馬車過來了,便不再鳥那些老爺們,立馬轉身朝周青林的五輛馬車跑了過來。

  周青林今日只穿了青綴長袍,並沒把官袍換上。說到官袍,這裏不得不提上一嘴,皇帝獎給周青林的兩身從六品新官袍他都還未上過身呢,現在自己是七品官,原來的官袍已經不能穿了。

  扛夫們見周青林下了馬車來,忙快步上前問道

  “大老爺,您要扛行李嗎?讓小的來給您扛吧,您別看小的塊頭大,扛東西可精細着呢,保證不會傷到分毫。”

  “老爺,我來給您扛箱籠吧,工錢您看着給就行!”

  這時李金幾人也走了過來,周青林便把僱人擡行李的事交給了李金來安排,他自己則和呂志義應進慶兩人先上船去了。

  是以周青林並沒有看到,就在他轉身上船時,不遠處有兩個小身影,正偷偷從最後頭的那輛裝行李的馬車上爬了下來,接着兩人馬上就躲到了一旁的麪攤上,等過了大概半刻鐘光景,兩個小身影便踩着跳板小心翼翼地上了船。

  等扛夫們把箱籠全都搬上了船後,差不多就到了開船的點,李金把行李全都清點了一遍,發現並沒有錯漏下的,也就沒再逗留,和周青林說過之後便下船去了。

  剛剛周青林特地讓人把裝着玉米和紅薯的兩個箱子擡到了他的房間裏,別的行李都無所謂,這兩樣東西可千萬不能出了岔子。

  此時屋裏只有自己一人,想了想,周青林擡手就把門關上了,而後掏出鑰匙,把木箱上的銅鎖都打了開來。

  等看到裏面的紅薯和玉米都沒有異樣後,周青林彎腰準備把箱子蓋上,可就在箱蓋合上的一剎那,趁着蓋子的遮擋,周青林又往木箱裏加了玉米和紅薯進去,霎時兩個箱子就裝的滿滿的了。

  這想法周青林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周青林心想,既然自己準備把這兩種糧食在南川縣推廣開來,那麼種子的數量太少可不行,特別是紅薯,十幾個哪夠啊,太少的話,到時長出來的紅薯藤都不夠插一塊地的,這樣肯定會影響明後年的大規模種植。

  反正除了老劉頭和翰林院的同僚們,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那天自己一共買了多少玉米和紅薯,就是自己的小廝李安,也都是不知曉的,所以周青林根本不怕會穿幫。

  等出了房間,周青林就看到船工們把長長的跳板收了起來,這是要開船了。

  這時,後頭的船艙裏有喧譁聲傳來,不知出了什麼事,想到自己的箱籠都放在那裏呢,周青林便想過去瞧瞧。

  “這兩個孩子是誰家的啊?”

  “是啊,他們咋躲在這裏呢?”

  等周青林到了船艙時,就看到了船工們嘴裏議論着的孩子。

  這是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童,此時,面對船工們的聲聲問詢,兩人一聲都沒吭,只默默地站在那裏,許是剛從哪裏鑽出來,兩人的頭髮都亂糟糟的。

  其中一個小男童看到周青林過來後,忙動作迅速地轉過了身。

  周青林不禁好笑,心道,自己又不是大老虎,幹嘛一見到他就躲啊,可等他看清邊上另一個小男童的臉時,頓時笑不出來了。

  這這這不是自家三閨女身邊的丫鬟彩蝶嗎?

  周青林頓時一個頭兩個大,也瞬間想通了原委,既然彩蝶在這裏,那麼背過身去的那個鐵定就是三丫無疑了。

  難怪自己早上沒看到她,原以爲三閨女正躲在房裏哭鼻子,捨不得他這個爹爹出遠門呢。

  哪知人家直接跟着自己上任來了。

  知道爹爹定是認出了她來,三丫乾脆也不躲着了,想到待會兒肯定會送自己回去的,小姑娘越想越傷心,直接撲到周青林的懷裏大聲哭了起來。

  “我就想跟着爹爹,嗚嗚嗚爹爹你不要送我回家好不好?嗚嗚”

  見三閨女抱着他的胳膊一副捨不得鬆手的樣子,周青林心裏不是滋味,心道,既然閨女想跟就讓她跟着吧,大不了自己平日多注意着些,話說孩子想跟着自己的爹能有啥錯。

  懶得再去多想,周青林一把抱起三閨女,“走,爹爹先帶你洗洗花貓臉去。”

  “小姐,哦不,公子等等我!”

  彩蝶三兩下鑽到堆着的箱籠後頭,不多會兒就見她拎着兩個包袱出來了,而後喜滋滋地追着老爺和三小姐去了。

  船工們把竹竿一頭伸進江水裏,而後再撐着竿從船尾行至船頭,客船緩緩離開了碼頭。

  見船開動後,站在碼頭上的李金正準備轉身離去,卻聽到老爺在大聲叫着自己的名字,李金忙跑了過去,就看到老爺站在船上向他搖着手,接着李金又看到老爺指了指自己身邊的一個小孩子,然後朝他比了一個“三”字。

  哎呦,這是三小姐吧?李金已經看清楚站在老爺身邊的那個小孩子是誰了,雖一身男孩子的裝扮,可只一眼,他就認出這是三小姐了。

  再看老爺的意思,這是準備帶着三小姐一起去南川吧。

  想到這裏,李金便沒再耽擱,坐上馬車後就往府裏趕去,他得趕緊回去和夫人說說這事,不然找不到三小姐,大家肯定急壞了。

  南川縣衙,後院裏。

  竇知縣正拿布巾把臉上的灰土擦拭乾淨,隨後他又拍了拍衣服上沾着的泥灰,等看到身旁的老僕也是滿臉的灰後,竇知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爲咱倆是泥瓦匠呢!”

  衙門沒銀子,屋頂瓦片碎了只能自己動手更換,院牆開裂也只能自己修補。

  這不,十幾年下來,這泥瓦匠的活兒,竇知縣做得可謂是得心應手極了。

  “老爺,等新知縣到任後,咱們就能回去了吧?”

  從知道皇上準了自家老爺的致仕請求後,這樣的話老僕幾乎每天都要問上一回。

  竇知縣點頭,“放心吧,至多半個月,咱倆就能回家了,不過,爲以防萬一,從明日起,咱們得注意起來了,千萬別讓周知縣給跑了!”

  老僕點頭,心道,這還用說嗎,最近這幾天,自己可都在縣衙門口盯着呢,他是絕對不會讓新知縣跑走的事再次再自己眼皮底下發生的。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2116:06:06~2022-04-2222:54:28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5332192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夜流火、小芳芳10瓶;土財主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