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170 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許是因爲上次把“一州七縣”給氣狠了,這不月底的時候人家就來了一個報復性投人,那日城門打開時,可把等在城門口的楊縣丞和黃主簿給激動壞了。

  作坊裏本就盼着人手呢,這下一口氣送來了四十多個,可真是及時雨啊。

  周青林聽說之後有些哭笑不得,心想,也不知道這麼多乞丐他們是從哪裏收羅來的。

  不過他的想法卻沒有楊縣丞和黃主簿這麼樂觀,如今玩具作坊缺少工人自然歡喜,可人手總有飽和的一天,屆時再送過來的乞丐怕也只能像竇知縣那樣,把他們都安置到各個村裏了。

  從源源不斷的乞丐流就可以看出,眼下最該解決的還是百姓們的喫飯問題。

  最近這幾日,周青林一直都在糾結一件事,那就是玉米可不可以再種一茬的問題。

  因爲要想明年就在南川縣把玉米小範圍推廣開來,這就需要不少的種子,可按現下地裏種的,到時肯定不夠,所以周青林就想着能不能再種上一茬。

  按理來說現在才七月初,南川縣又是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再種一茬玉米肯定是沒問題的,可是從沒接觸過種兩熟玉米的周青林總有些擔心,生怕到時地裏的玉米還沒成熟,大雪就下來了。

  只是一想到時間不等人,早一點把玉米和紅薯推廣開來,百姓們就可以早一日喫上飽飯,是以周青林準備冒險嘗試一下。

  至於紅薯再種一茬的事,周青林倒是不爲難的,因爲等收了紅薯,他就準備把割下來的紅薯藤全部插種下去,屆時管他有沒有收穫,反正這些紅薯藤本來就是不要的,所以也算不上浪費。

  唯一要花費的就是自己口袋裏的銀子,因爲周青林已經和新露灣村的村民們說好了,到時候就讓他們把割下來的紅薯藤插種到他們的地裏,每種滿一畝地,就給他們一兩銀子。

  另外,以後地裏長出來的藥材,自己還會以兩文錢一斤的價格回收。

  周青林大概估算了一下,十畝地的紅薯藤最起碼可以插種四、五十畝地,再加上屆時回收紅薯的銀子,那麼自己這次花費的銀子大概在一百兩左右。

  不多。

  比起旁人爲了升官而四處打點的銀子,一百兩隻是個零頭而已,且收到的成效還比他們要好。

  因爲那些找了關係塞了銀子的人還不一定能達成所願。

  而自己,只要好好把新糧種給培育出來,那麼能升官的可能性絕對是百分百的。

  任何時候任何朝代,糧食都是絕對重要的物資,說是命脈都不爲過。

  你說這麼一個大功勞擺在那裏,怎麼可能不給他加官進爵呢。

  對,就是加官進爵!這就是他心中所盼,他周青林沒有這麼偉大,之所以培育新糧種就是爲了做出天大的政績,好讓皇帝給他加官進爵。

  也別說他現實,他不現實點能行嗎,他家幾個閨女沒有兄弟撐腰,要是自己這個當爹的再不加把勁,難道以後就眼睜睜的看着地位比自己高的閨女婆家欺負自家閨女嗎。

  呸!這種憋屈的事他纔不幹。

  所以,他周青林一定要加官進爵!一定要成爲幾個丫丫的堅實後盾。

  周青林的話讓新露灣村的村民們都激動不已,本來等收了稻穀,田地就空下來了,再種小麥的話就要等到十月份。

  再說有了一兩銀子,哪怕接種不上小麥又如何,更何況他們能拿到的銀子又不止一兩,這不,到時地裏收上來的藥材還能賣兩文一斤呢。

  這可比種小麥划算多了。

  所以這樣的大好事只有傻子纔會往外推。

  於是,這幾日山坡這邊的育苗地裏,每天都有村民在晃悠着,生怕地裏的藤葉被別人搶光了。

  喜子和牛三兩人看到村民們站在這邊捨不得走,只得一遍又一遍與他們說道

  “你們都甭着急,這藥材還沒到挖的時候呢,我們老爺可說了,這個時候把藤葉割下來的話,會影響底下藥材長個頭的。再有,你們地裏的稻穀不也沒收嗎,現在拿去也沒地方種啊!”

  見衆人依舊捨不得挪腳,牛三繼續,“我們老爺說了,這藤葉大家都有份,絕不會偏了誰的。”

  一聽人人都有,村民們終於安心了些。

  “那你們這些藥材啥時候能收啊?”一頭髮花白的老農上前詢問。

  “下個月下個月,我們老爺說了,等再過個二十多天就可以收藥材了,到時候你們再過來領藤葉就是。”

  二十多天?村民們一聽,忙掰着手指算了算時間,嗯,正好是地裏穀子收割結束的時候,屆時把地拾兜拾兜,他們就可以接着種藥材了。

  對,就是藥材,爲了防止村民們到時把種出來的種子給吃了,周青林一直告訴他們這是藥材來着,且還是一種不能隨便入口的藥材。

  沒辦法,在沒有種出足夠的種子之前,他只能撒謊。

  唉,希望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大家不要罵他是個騙子知縣纔好。

  吃了晚飯,李煜和凌雪一人拿着一柄木劍,又去後花園消食去了。

  這兩把木劍還是李煜讓玩具作坊的木匠師傅給他做的,他覺得柳枝使不出氣勢,根本充當不了劍的角色。

  等李煜把做好的木劍帶回家時,周青林的白眼都快翻上了天,可是有啥辦法呢,自家閨女就好這一口,他能有啥法子。

  果然,等三丫看到木劍後,簡直樂得快飛起來了。

  左一句江哥哥你真好,又一句江哥哥你真聰明,聽得周青林醋味翻涌,這閨女算是白養了。

  李煜給自己瞎掰出來的劍法取了個天昆的名字。

  爲啥要說是瞎掰的呢,因爲李煜覺得王府練武師傅教的劍法實在難度太大,他擔心凌雪妹妹學不來。

  咳咳,主要他自己也舞着費勁,動不動就會被手上的柳枝打了頭。

  所以李煜乾脆依着差不多的樣式自創了一套,且美其名曰:“天昆劍法”。

  “江哥哥,你說是咱們的天昆劍法厲害,還是我大姐夫的雲龍劍法厲害啊?”三丫手腕轉動劍柄,慢慢轉着劍花。

  “當然是天昆劍法厲害啊!”李煜理所當然。

  三丫回想了一下大姐夫舞劍時的氣勢,再看看江哥哥的,她總覺得大姐夫的雲龍劍法似乎要威風凜凜一些。

  到了收玉米的那一日,大家早早去了新露灣村,除了呂志義和應進慶幾人,李煜也跟着過去了。

  周青林本想讓他留在家裏,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都好奇,沒做過的事都想去嘗試一下,聽到要去掰玉米棒子,人家早就躍躍欲試了,想着反正這也不是什麼危險的事,周青林便由着他了。

  除了老師和凌雪妹妹,李煜並不愛與其他人說話,就是面對日日碰面的呂志義和應進慶亦是如此。

  周青林心想,這大概就是龍子鳳孫們刻在骨子裏的矜貴清冷吧。

  二十多畝地的玉米,光靠他們七、八個人肯定來不及,所以昨日的時候,牛三就依照周青林的吩咐找村裏人過來幫忙了,跟他們說好五十文一天,現結工錢。

  離割稻子還有好幾天呢,村裏人此時正好空閒,能掙銀子,他們自然樂意,這不本來有個二十人就夠了的,結果一來就來了六十多個。

  人多速度快,周青林並沒有讓多餘的人回去,而是把全部人分成了兩組,除了去地裏掰玉米的,剩下的人則把掰下來的玉米外皮剝開,而後再將玉米皮互相捆綁在一起,五六個玉米綁一串,這樣就可以直接掛到繩子上晾乾了。

  二十一世紀的玉米品種肯定都是高產的,這不,掰下來的玉米棒子一個個都鼓鼓囊囊的,剝開外皮後,可以看到裏頭全是顏色金黃、顆粒飽滿的果實。

  周青林本還擔心長出的玉米還能不能當作種子,現下看來,自己完全是多慮了。

  七十多個人,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把地裏的玉米棒子全都摘下來綁好了。

  看着堆成小山的玉米棒子,周青林都有些發愁該怎麼拿回去。

  不過,爲了能更好的保存種子,再麻煩也得用牛車一趟趟拉回衙門去晾曬。

  早在半個多月前,周青林就收拾了四間堆玉米和紅薯的屋子出來,只不過對他來講,這四間房屋只是障眼法而已,屆時他肯定會想法子把玉米和紅薯都轉移到儲物倉庫裏的。

  儲物倉庫有永久保鮮功能,把玉米和紅薯放在裏面,就不會有發黴或爛種的可能。

  等種下第二茬玉米後,紅薯也到了該挖的時候。

  周青林依舊僱了新露灣村的村民幫着收了紅薯,而割下來的那些紅薯藤則按照先前說好的,全部由村民們拿到地裏插種了。

  當初周青林和牛三幾人插種紅薯藤時,村民們可都在邊上看着的。

  所以該怎麼插種,他們差不多都會,是以周青林只和他們細說了該怎麼分段的問題。

  “每相隔四片葉子剪成一段,然後葉頭朝上插進土裏就可以了。”

  想了想,周青林繼續說道:“要想產量高的話,你們可以先往坑裏撒些糞肥下去。”

  村民們點頭表示知曉了,隨後抱着紅薯藤,一個個回自家地裏忙活去了。

  九月的時候,周青林給呂志義和應進慶放了假,馬上就是吳氏和毛氏的預產期了,身爲丈夫總要在身邊照顧着纔行。

  呂、應二人也正掛心着此事呢,是以得了假期後便急忙忙回京去了。周青林讓他倆年後再回南川,反正現下也沒多少事,還是先照顧好妻兒要緊。

  兩人自是十分感激的。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0618:42:00~2022-05-0721:30:55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jjoo、松鼠班長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默然吾不語、穀雨、之恆媽媽10瓶;一小書蟲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