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180 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自那日得了兒子的準話後,定遠侯夫人姜氏,便滿心歡喜地盤算着娶兒媳的事來。

  辦過兩個女兒婚事的姜氏,對結親定親的流程自然是知曉的。

  是以,姜氏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找人打聽一下人家姑娘的具體情況。

  比如年芳幾何,可有婚配。

  否則冒冒然然就託人上門,要是人家姑娘早已定了親,那豈不是要鬧笑話了。

  沈蕭一聽居然還有這種可能,頓時坐不住了,先前自己光顧着人家願不願意的事了,還真沒想過對方有沒有訂親的問題。

  想到這裏,一向老成煉達的沈蕭,難得露出着急的神色來。

  定遠侯夫婦看在眼裏,心下覺得好笑的同時,更是安定了不少,心想着,先前小女兒會這麼說,定是看錯眼了吧。

  既決定要先找人打聽,姜氏就開始在心裏尋摸着可以打聽的人,哪知空想了半日,竟是沒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

  離開京城十多年,如今纔回到京裏,往常那些與她要好的夫人們,都許久未聯繫過了,彼此之間肯定生疏了不少,姜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冒然上門打攪了。

  再則,姜氏也不知道那些夫人對周狀元家的情況瞭解多少,別到時一問三不知,豈不是白忙。

  所以這事還得找一個知情的纔行。

  只是這樣的人一時還真不好找。

  好在隔幾日沈氏帶着兒子回孃家來了。

  等知道母親是準備託人打聽周府的事後,沈氏有些意外,她沒想到自家哥哥只在麪人攤上見過人家姑娘一回,就中意上了。

  不過緣分的事誰能說得清呢。

  對於周狀元家的事,沈氏倒是知曉一些的,特別是周家大姑娘,那可是聖上親自賜婚的定國公孫媳婦,當時沈氏還想着這姑娘怎麼這麼好命呢。

  想到這裏,沈氏便把去年皇上給周大姑娘賜婚的事告訴了母親,然後繼續說道:“那周狀元共有五個女兒,他府上的大小姐,女兒倒是見過一回的,那姑娘看着落落大方,且說話也是文文氣氣的,他家的二姑娘女兒雖未見過,不過有這樣儀態端莊的姐姐擺在這裏,想來周府其他幾位姑娘也定是不差的。”

  一聽女兒這話,對於這門親事,姜氏心中更是滿意了幾分,心裏想着,連定國公府都願意結親的人家,可見這家人的品行肯定差不到哪裏去。

  想到這裏,姜氏興奮地問道:“那茜兒可知周府二姑娘如今芳齡幾何,可有婚配否?”

  沈氏想了想,道:“這些女兒倒是不知情的,不過那周府大小姐的歲數女兒卻是知曉的。大姑娘今年一十六,那二姑娘年齡大概就在十四、五歲左右吧,至於有無婚配,母親何不向黃次輔夫人打聽一下,女兒記得那日定國公府給女方送納彩禮時,好像是黃次輔夫人去的女方家裏。”

  黃次輔夫人?

  姜氏在腦海裏蒐羅着記憶,隨即她開口問道:“茜兒說的黃次輔可是黃國章黃大人?”

  “正是他。”沈氏點頭。

  想到母親回京才兩個多月,對如今京城的事,定是兩眼一抹黑的,是以沈氏又說的仔細了一些,“那黃大人先前任的是戶部尚書一職,三年前升入內閣當次輔的。”

  姜氏點頭,“那位黃夫人,娘先前與她倒是有過來往的。”

  所以,姜氏準備明日就給次輔夫人送拜帖去。

  這段時日,南川縣的村民們都在忙碌開荒的事。

  因搶着開荒的人實在太多,村裏正只得把現有的荒地都按戶做了分配,免的村民們因爲爭奪地塊的事,而鬧出矛盾來。

  山坡上那些長滿野草的荒地居然還有這麼喫香的時候,這是衆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這些地當初之所以會成爲荒地,還是因爲離水源太遠的緣故,加上又在斜坡上,用來種稻谷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卻聽到這樣的旱地竟然可以種高產的紅薯和玉米,村民們自然不遺餘力地把它們都開墾出來了。

  而領來的紅薯早已埋到了土裏。

  這不,等薯種長出第一茬紅薯藤葉時,村民們就剪下來插種了。

  牛三和喜子,以及李安,自從新糧種發放下去後,他們三人就不停的奔波於各個村之間。

  依照周青林的吩咐,三人去到村裏後,就手把手地教村民怎麼育苗,怎麼埋肥,怎麼剪藤,怎麼插種。

  不厭其煩,細緻耐心地教了一遍又一遍。

  有了事情可忙碌,新露灣村租種的那三十多畝旱地,牛三他們自然就無暇顧及了。

  在糧食緊缺的南川縣,田地空着不種,那可是要天打雷劈的。

  所以周青林準備自己親自上手,本來種紅薯就是很省心的事,插種下去後,除了翻幾回紅薯藤,其他基本就不用怎麼管它了。

  至於地裏沒人看守擔心紅薯會被偷的事,周青林壓根就沒往上面想過。

  如今家家戶戶都有了紅薯種,村民們忙活自己地裏的紅薯都來不及呢,誰有這個空閒上你家地裏來啊。

  更何況,現下新露灣的村民們,都知道周老爺就是他們南川縣的知縣老爺來着,你說誰會這麼不長腦子,偏偏跑到縣太爺的紅薯地裏來搗亂啊。

  所以周青林絕對是放一百二十個心的。

  這不,才喫過早飯,周青林就帶着剪好的紅薯藤過來了。

  一起過來的還有李煜。

  師生兩人一個挖坑一個插種,速度倒也飛快。

  話說,自從吃了香甜可口的烤紅薯後,李煜就對這種圓溜溜紅彤彤的食物感興趣了起來。

  這不,聽到紅薯還有好多種喫法,李煜邊插着藤邊開口詢問了起來,“老師,您說的地瓜幹好喫嗎?”

  “當然好喫啦,又香又甜,咬一口糯糯的,好喫極了。”

  李煜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手上的動作更快了,好像這樣,藤葉下的紅薯就馬上能長出來似的。

  “那到時老師您可得多做一些,學生好給父王母妃拿些回去嚐嚐。”

  想到年前被這小子賴去的一大堆喫食,周青林忍不住笑道:“曉得了曉得了,等地裏的紅薯全收上來後,咱們就都製成地瓜幹,如何?”

  “嗯嗯!”李煜高興地點點頭,心裏想着,等紅薯幹做好後,他也給皇祖父送些去嚐嚐。

  時間很快到了四月,等插種完第三茬紅薯藤苗後,播種下的玉米已近兩尺多高了。

  遠遠望去,一片綠油油的。

  村民們一有空就圍着地裏轉,那地裏的雜草更是拔的一顆都不剩,看到越長越高的玉米禾苗,衆人心裏是說不出的高興。

  只是看着寬枝大葉的玉米杆,大家心裏都有些疑惑,那就是不知道這糧食到底從哪裏長出來,是長在泥土裏呢,還是從葉子上生出來的。

  直到有一日,衆人看到玉米杆頂端竄出了一條條花穗兒,與此同時,那腰間寬葉的位置,有像錐子一樣的東西生了出來。

  這難道就是玉米?

  肯定就是,村民們興奮的不得了,都奔走相告着好消息。

  而此時的紅薯藤已經爬滿了地,生氣勃勃的藤葉把整片土地蓋得嚴嚴實實的,遠遠看去,好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

  牛三他們更忙了,三人開始教村民們如何翻紅薯藤,並告知這樣做才能讓底下的薯塊長得更大一些。

  能讓糧食增產的事,村民們自然做的格外認真了。

  五月初,正當周青林盤算着蓋安置房的事時,呂志義和應進慶兩人回南川縣來了。

  早在三月的時候,呂、應二人就想過來了,可週青林覺得兩個孩子還太小,讓他們在京城再多待幾個月。

  沒想到,這兩人卻提早過來了。

  其實,呂志義和應進慶哪裏待得住啊,說好給周兄當幕僚拿薪俸的,總不好什麼都不幹光拿銀子吧,所以呂、應二人和自己的妻子商量過後,就回南川來了。

  應進慶從包裹裏拿出一封信來,“周兄,這是嫂子讓我們給你捎的信。”

  一聽是家書,周青林忙接了過來,他已經快半年沒收到家裏書信了,心裏正記掛着呢,想到這裏,周青林迫不及待地把信打開,入眼的便是一手娟秀的小楷,是大閨女的筆跡。

  正當周青林讚歎大閨女的小楷越寫越好,頗有衛夫人之風時,結果就看到信上寫到了家中又接聖旨的事。

  怎麼又來聖旨了?

  周青林心裏就是一個咯噔,趕忙抖開信紙繼續往下看。

  等看到聖上給二妹賜婚幾個字時,周青林忍不住差點罵出聲來。

  還有完沒完了!

  這皇帝老兒也太過分了吧,總不能因爲自己閨女多,就盯着他家幾個閨女不放吧,孃的,你要賜婚找別家去啊!

  強忍着心裏的怒火,周青林繼續往下看。

  這定遠侯世子沈蕭是誰啊?自己怎麼從來沒聽到過啊。

  唉,皇帝老頭怕是老糊塗了吧,哪有這麼欺負人的。

  看到周兄氣呼呼的樣子,應進慶忙開口說道:“周兄,你彆着急,那定遠侯世子我和呂兄兩人都見到過了,沈世子樣貌不錯,看着挺持重的一個人,所以這是一門好姻緣,周兄你就放心吧。”

  放心,怎麼可能放心!

  周青林心道,就衝這動不動就拿她閨女出來婚配的事,自己怎麼可能放心。

  本來他還想着,等自己回京後,二閨女正巧到了尋夫婿的年紀,屆時他一定要好好把關。

  如今倒好,菜都沒熟呢,人家直接把鍋給端走了。閨女的終身大事,他這個當爹的居然一點話語權都沒有。

  唉,真是氣人啊!

  周青林嘆氣的同時又有些着急,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自己這個七品芝麻官不夠分量啊,不然不會連個招呼都不跟他打。

  所以周青林暗暗下着決心,這次新糧的事,他一定得做好纔行。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1721:02:18~2022-05-1923:15:02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南瓜湯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采薇20瓶;27413095、夏洛特、南瓜湯10瓶;dypink8瓶;一小書蟲3瓶;natsuki、古它、上岸上岸上岸、魚找水、二崽崽、拈花一笑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