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夜探供銷社家屬院
一直到了天開始黑,錢二妮終於醒了,一個勁的喊人,這才被發現。
錢大妮一臉看好戲的站在樹下看熱鬧,“活該,被報復了吧。”
錢二妮還在樹上掛着,沒心思和她爭辯,回想到自己昨天晚上被她推了下就沒意識了,說不定就是她乾的,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就會不斷爲這個種子的成長添磚加瓦。
錢大妮纔不知道,她在錢二妮心裏已經和兇手畫等號了。
依舊在幸災樂禍,這個妹妹沒有出生之前,她日子還是很好過的,她纔不用這樣小心翼翼的討好父母也得不到個好臉。
都怪錢二妮,要不是她出生的時候讓娘大出血,以後不能生了,她怎麼可能也一起被怪上。
都是錢二妮欠她的。
向暖也就跟着大部隊看了一眼,不是很感興趣,對後續發展也沒什麼興趣。
蹲在家裏喫好喫的,紅燒豬蹄是真香啊,嘎嘎好喫。
還有肉湯煮的魚面,每一個都嗷嗷好喫,向暖喫的頭都不擡,熱鬧什麼的,她不感興趣。
向早今天也不怎麼感興趣就讓秦芳非常詫異了,這還是她那個狗打架都要端着飯碗去看熱鬧的閨女嗎?
向早看了一眼老孃,“她的熱鬧比不上肉,我就不看了。”嗯,她昨天晚上全程參與了,怕自己露出破綻,乾脆躲得遠遠的。
等到天大黑,外面鬧哄哄的聲音才結束,大家議論紛紛,這是怎麼回事啊?短短兩天,有兩個人從天台上掉下去,這也太嚇人了。
反正短期內,家家戶戶都不會讓孩子上天台了。
向家的人雖然沒有去看熱鬧,但是也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先是有人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喊救命,說她在樹上掛着,這才被發現,接着就是去廠裏搬救兵。
離譜的事錢家根本沒人發現閨女不見了,早上起牀的時候發現人不在家沒人注意,喫飯的時候人不在家也沒人注意,也不知道這日子過的到底是什麼鬼?
錢二妮說她是被錢大妮推倒暈的,不知道怎麼就掛在樹上了,其實她心裏還是懷疑向家的,但是又不怎麼敢確定,加上問她們爲什麼要這麼對自己,她該怎麼說。
乾脆就往錢大妮身上引,她原本是想着錢大妮馬上就和人跑了,再過幾年就能見到她的屍體,她再忍幾天也行。
但是……她現在不這樣想了。
錢大妮也有嫌疑不是嗎?
現在大家都懷疑是錢大妮乾的,但是錢有根都不計較,大家也沒什麼好說的。
向暖撇了撇嘴,怎麼沒有她想象中的腥風血雨?有點虎頭蛇尾啊。
就是不知道錢二妮能不能給她一個小驚喜
錢家和向家的恩怨她知道一點,總的來說就是兩個定了娃娃親的年輕人,對對方都沒意思。
但是男方覺得無所謂,和誰結婚都是結婚,女方不願意就吹了。
男方當年就結婚了,女人拖了幾年才結婚,本來也沒什麼,問題就出在兩家人住在一棟樓,加上錢小葉第一胎生了閨女,久久沒有第二胎。
秦芳一胎就是雙胞胎男孩,錢有根就後悔了,要是他當時堅持娶秦芳,是不是雙胞胎男孩就是他的。
錢小葉也不是好惹的,男人當着自己的面說後悔和自己結婚,她就不留餘力的找向家麻煩,更是給閨女灌輸她們日子難過,不是她沒有用,管不住錢有根打她們,而是怪秦芳刺激錢有根。
漸漸的,兩家仇就結深了。
向暖感覺非常離譜,就這一點破事搞得和讓他斷子絕孫了一樣,無語死了,錢有根現在在她心裏最噁心人榜排第一。
惡臭男!!!
算了算了,不想他了,晦氣。
還是想想今天晚上幹什麼吧,嗯……那就去夜探供銷社家屬院吧。
爭取一波把那個傻逼女人送走,嘿嘿~應該又是大功一件啊!
……
九點
外面已經烏漆嘛黑,伸手不見五指。
整棟樓都安靜下來了,向暖偷偷的出門,輕手輕腳的下樓,等出了家屬院立馬狂奔起來。
供銷社的家屬院和供銷社不在一個方面,是和衛生室,國營飯店共用一棟樓,仔細說和國營飯店更近。
六十年代的晚上,街上寂靜的可怕,只有呼呼的風聲,話說這風聲爲什麼這麼恐怖啊,要不是膽子和喪屍練出來了,她現在應該已經嚇尿了。
一路上,一個人都沒有遇到,現在才九點啊。
供銷社家屬院這邊還有幾家亮着燈,向暖先查看了亮着燈的屋子,纔看到第三家,她就看到了那個屎花四濺的女人。
精神力升級了,她現在可以看到方圓七八里的地方,精神力這種東西,就是好用。
偷窺找人利器。
當然了,她不是那種變態的人,不會隨隨便便就偷窺他人。
屎花四濺的女人住在一樓中間,和隔壁打通了,還挺寬敞,她的精神力可以深入地下。
衆所周知,敵特最喜歡的就是挖地道,嗯……看小說看來的。
所以她仔仔細細的搜尋了一圈,別說,你還真別說,還真打地道了,下面還挺寬敞,一個大概十平方米的地洞,裏面放着一個黑疙瘩,有點像電視劇裏的電報機。
嘖,一點都不驚驚動魄,她纔剛剛來呢,就已經抓到了個可以直接定罪的東西,接下來的觀察就可有可無了。
兩個人雖然說是父女,但是看起來更像是上下線。
屎花四濺的女人竟然還是等級比較高的一個,兩個人逼逼叨叨的一直是日語,怎麼說呢,她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可以聽懂一點,字不成句。
兩個人應該是發生了爭執,小聲吵的面紅耳赤。
她既然聽不懂,那就不繼續待了,找人能聽懂的人來解決他們吧。
王隊長!我又來送功勞啦~把這個敵特案解決完,王隊長估計就是副局長了。
也不知道記不記得自己的功勞。
希望不是那種踩着你上位,還覺得你的存在讓他丟人的人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