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遷都路上
此時,西涼軍中段隊伍中,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如今都跌下了雲端。
無論男女老幼,多數穿着錦衣綢緞,但喫的東西卻是天差地別。
那可真是手裏拿着窩窩頭,菜裏沒有一滴油、
呃,不對,連菜都沒有,只有一碗不知道什麼菜熬的野菜湯,味道就不說了,灰綠灰綠的。
要是擱以前,說裏面下了毒都有人信。
中間隊伍最爲重要,有三萬西涼軍看守,分爲前後兩部分。
前面是運送金銀財寶的馬車,有重兵看守,裏三層外三層,生怕有什麼閃失。
後面就是朝廷百官、世家大族這幫人以及他們的家眷,王允蔡邕都是其中之一。
現在還是三月份,倒春寒沒有完全過去,夜晚的溫差極大,太陽落山之後,冰冷的黑夜更加難熬。
西涼軍給的窩頭,風一吹,冰涼冰涼的,要是不烤一下,喫到肚子裏就等着變噴射戰士吧。
要是夜裏還好說,隨便找個樹叢就能解決。但若是在白天趕路的時候,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前進的隊伍不會因爲某個人而停下,也不會容許個別人去挑釁西涼軍制定的規則,所以下場可想而知。只能在馬車上想辦法解決,但凡跑出來就會捱上一刀。
所以這些人也學聰明瞭,喫之前都會在火堆上烤一下。雖然味道會差一些,但好歹會多一些熱乎氣,可以降低跑肚拉稀的可能性。
此時一個不起眼的火堆旁,蔡邕坐在一塊石頭上,手裏拿着幾根樹枝,樹枝頂端插着幾個拳頭大小的窩頭。
火堆的另一邊,坐着一個西涼軍的小統領,手下有百餘名西涼士兵。
蔡邕的運氣比較好,負責押送他們的,正是這一隊西涼軍。而且這個百夫長,對於蔡邕這個大儒,十分敬佩,所以在每晚休息前,都會和蔡邕暢聊一番,也算是排解一下路上的無聊。
蔡邕也是很慶幸,這名西涼軍統領本性不壞,心裏對於讀書人還是很嚮往的。若是天下太平,或許可以成爲一個飽讀詩書之人。
可爲了活下去,還是投筆從戎,成爲了西涼軍中的一員。幾年來捨生忘死,終於成了西涼軍中的一名百夫長。
能夠遇上這樣的人,蔡邕也願意和其多說說話,也算是文武之間的另一種惺惺相惜。
很快,窩頭就烤的差不多了,蔡邕沒有說什麼,直接起身向馬車走去。
這輛馬車是蔡家唯一的交通工具,白天趕路時,只有蔡邕夫婦和蔡琰能坐到上面,其他人只能跟在馬車兩邊走着。
此時的馬車旁,有幾個丫鬟護衛或蹲或坐,這幾人就是蔡府最後的下人了,也是最忠心的幾個。
蔡邕深知此次遷都洛陽兇吉難測,便遣散了絕大多數下人,讓他們自尋出路,也算是給他們另一條活路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