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大結局
最終小皇帝一行人,被曹操帶人從洛陽接了回去,命途多舛的獻帝劉協,還是淪爲了曹操的籠中雀。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自此出現。
不過有多少諸侯聽從,這就不好說了。
除了小皇帝以外,傳國玉璽也是惹禍的根苗,
諸侯討董後,傳國玉璽被孫堅從枯井中找到,雖然想辦法糊弄過去袁紹的盤問。
但事關傳國玉璽,這種事情,懷疑就夠了。
雖然孫堅立即帶人離開了洛陽,但袁紹可不會就這麼放棄。傳國玉璽是皇權的象徵,誰拿在手裏,就可以憑此信物稱帝。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八個字帶來的吸引力,沒有幾個人可以阻擋。
孫堅有可能帶着傳國玉璽跑回江東,這件事瞞得住別人,但瞞不住同是袁家人的袁術。
袁紹袁術這兩兄弟,都是野心極大之人,碰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當然要抓住。
於是袁紹袁術兩兄弟各自開始了截胡玉璽的行動。
孫堅一行人想要返回江東,最快的方式是水路,水路截殺最爲合適,也最爲方便。
最後,荊州劉表接受了這次任務。在荊州水路兩邊設伏,就是爲了傳國玉璽。
孫堅也不是傻子,知道袁紹的懷疑不會就此消失,很有可能會半路伏殺,所以想了個辦法,兵分兩路。
一路由大兒子孫策率領,大張旗鼓的走陸路,意圖引開有可能的伏兵。
另一路由孫堅自己率領,小兒子權也跟着他,走原定的水路。
至於傳國玉璽,當然是孫堅自己帶着,這麼重要的東西,親兒子都信不過。要是真讓孫策給弄丟了,孫堅死了都閉不上眼。
兩條路一明一暗,相互配合,水陸互爲支援,確實是不錯的計策。
可是孫堅還是沒考慮全面,強龍不壓地頭蛇。
就算孫堅再擅長水上作戰,單論對地形的熟悉,永遠比不上經營荊州多年的劉表。
劉表在江東水路兩邊設伏,萬箭齊發之下,孫堅身中數箭,只能飲恨歸天。好在孫策支援的及時,保住了弟弟孫權的性命,但孫堅的屍體還是被劉表兵馬帶走了。
爲了要回孫堅的屍體,九歲的孫權獨自上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將事情辦成了。
劉表做這件事,也是半被迫的,袁家他劉表惹不起,但也犯不上與江東孫家結死仇。
孫策江東小霸王的名號雖然不如其父孫堅,但在大漢南方還是有一號的。
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歲數。如今劉表已經老邁,沒幾年好活了,而孫策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雙方要是結了死仇,孫策一心要搞荊州,劉表還真不一定能扛住。
截殺孫策這件事,本來就是費力不討好。將一行人斬草除根還好,這樣一了百了,永絕後患。可現在只死了一個孫堅,後面無論怎麼處理,都會給荊州帶來麻煩。
沒辦法,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劉表這時候也只能先顧自己。
於是,劉表就將一切事情推到了袁術身上。
雖然這件事的確是劉表做的,但孫堅的屍體還要討回來,所以孫策也只能咬着牙認了。
仇人嘛,再加上一個袁術,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正現在一個也打不過。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