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初見鄭母
趙氏也接着道:“兩個月前,聽說府城外全都是災民,可不是嚇壞了我們?”
顧行晉看到趙氏眼底的擔憂,只得道:“娘,我沒事,府城有知府大人,朝廷下令賑災,災民不是很快退去了。”
老太太聽了他們說的,才知道竟然發生這麼大的事,“發生這麼大事,你們居然瞞着我!”
“娘,我也是怕您擔心……”趙氏是想着婆婆年紀大了,怕她知道了消息着急。
萬一有個好歹,那她就成罪人了!
“奶,娘也是擔心您,您看孫兒這不是平安回來了!”顧行晉忙打圓場道。
劉氏仔細地看了看孫子,見他確實沒什麼問題,才面色緩和下來。“別什麼事瞞着我!”
“娘,以後兒媳不會了!”趙氏趕忙應道。
顧行晉看他奶奶一副疲憊的模樣,“奶,孫兒扶您去休息。”
“還沒好好說兩句話呢!”劉氏不捨的握緊孫子的手。
“奶,我回家大約十天,咱們今天先休息,孫兒一路回來也累了。”
一聽孫子說累了,劉氏就忙道:“那你快去休息,等你休息好了,咱們再說說話!”
“奶,孫兒先送您回去。”
“不用,你先去休息,我有伺候的下人,你趕緊去吧!”
顧行晉本來是想哄着奶奶回去休息,可結果到成了他要去休息了。既然如此,那他就回房洗個澡,路上用水不便兩天都沒洗了。
“行,奶奶,那我先回去了。”
“去吧!”
三天後,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夜。
這些天來,顧家也收到不少的月餅,這麼多的月餅喫不完,自然只能又拿去送給別人。
就是顧行晉說要拜訪同窗,也被趙氏塞了好幾盒月餅,讓他送給江夫子他們。
“你怎麼回來了?”江夫子看到顧行晉有些意外。
顧行晉笑着回道:“夫子,府城鄉試,學生就放假了,正好中秋節就回來看望下大家。”
“這小半年在府學怎麼樣?”江夫子詢問道。
顧行晉笑了笑,“還行,府學的課程多了不少。”
接着顧行晉又道:“夫子,江師兄他參加了這次的鄉試,您不去府城瞧瞧嗎?”
江夫子搖了搖頭,“不必了,老夫這裏還有學生。”
接着又問了顧行晉幾個學業上的問題,顧行晉一一回答。
江夫子明顯感覺出來,他的學識比半年前提高了不少,對此他感到很滿意。
知道他還要去下一家,江夫子就放人了!
“請問,這裏可是鄭吉昌,鄭秀才的家?”顧行晉按着陶俊然給的地址看着眼前低矮的房子。
等了一會兒沒人,顧行晉又說了一遍,想着這次沒人就算了。
“誰呀?”就在顧行晉準備離開時,裏頭傳來一道蒼老的女聲。
顧行晉接着說到“打擾了,鄭秀才他可住在這裏?”
沒多久裏頭傳來開門的聲音,來人是一個頭發微微發白的老婦。
“你是?”那老婦人打量着顧行晉眼神裏充滿了疑惑。
顧行晉忙說道:“大娘,我是鄭秀才的同窗,這裏可是鄭秀才的家?”
那大娘見他書生打扮,忙開門讓她進來,“這裏是鄭秀才的家,你快進來。”
顧行晉靦腆的笑了一下,“大娘,打擾了。”
“你是吉昌的同窗?”老婦人打量着眼前的少年問道。
“是的,大娘,鄭吉昌他可在家?”顧行晉眼睛掃視了一眼院子,然後禮貌的問道。
“昌兒今天回鄉了,不過,待會兒他就會回來了。”女人說着拿出一個黑碗,給他倒了一碗茶。
面上帶出有些許的不好意思,“這位公子,我們這沒什麼好茶,你不嫌棄的話就嚐嚐吧。”
“多謝大娘!”顧行晉猜測她的身份,應該是鄭吉昌的母親,忙伸手接過那碗茶,輕抿了一口。
陸氏看他喝了茶,沒有嫌棄微微鬆了一口氣,“你是哪家的,找昌兒有什麼事嗎?如果急的話,我讓他去找你。”
“大娘,我叫顧行晉和鄭吉昌是同窗。我難得回來,正好今日中秋,送一點月餅,讓他嚐嚐。”說着顧行晉將帶來的月餅放在桌上。
“這不行,公子太貴重了!”陸氏一看那盒子忙拒絕道。
顧行晉見她這樣,只得道:“不是什麼貴重的,大娘,我與鄭吉昌是同窗好友,其他人我也送了。”
“大娘,既然鄭吉昌不在家,那我就先走了!”說着顧行晉就起身離開了。
“這……行,等昌兒回來了,我讓他去找你……”陸氏本想留他一會兒,可他們家徒四壁的還是算了。
“大娘,您不用送了。”
顧行晉忙攔下人,才轉身離開了鄭家。
……
鄭吉昌從鄉下回來時,看到桌上精緻的月餅,“娘,這是哪來的?”
陸氏差點忘記了這件事,“我差點忘記了。你不在家的時候,有個年輕的少爺,說是你的同窗。知道你不在家,就留下了這一盒月餅離開了。”
年輕的少爺?
“娘,他可有說叫什麼名字沒?”鄭吉昌看着那月餅,不知道是誰給的。
“叫……顧什麼來着,娘記性不好,想不起來了。”陸氏真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就這麼點小事還能忘了。
鄭吉昌一看孃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麼,“娘,我知道是誰了,您別想了!”
聞言陸氏鬆了一口氣,“這樣,娘忘記,就怕耽誤了你的事。”
“沒事,娘,不耽誤事的,我明日去見見他。”鄭吉昌不忍他娘這麼自責。
……
顧行晉回到家裏時,已經準備好了團圓飯。
這一幕,讓顧行晉唏噓不已,自從他啓蒙以來,一直都忙忙碌碌的。等到了府城求學後,一家人一起喫飯更成了奢望。
整日整夜地讀書,都是圍繞着科舉。
此時讓他,不由自主的想起未入學的時光。
“晉兒,這是伍家新出的月餅,味道還不錯,你嚐嚐看。”
顧行晉回過神來笑了笑,拿起一塊月餅吃了一口,“娘,真好喫!”
“好喫,那就多喫點!”劉氏笑眯眯的看着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