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師孃的禮物
“老師,紙上得來終覺淺,不如讓學生出去個半年。”
魯逸夫自然明白,他當初因此才同意三弟子出去的。
結果人沒回來,他這個老師自然責任重大。
顧行晉見老師沒有出聲,繼續說道:“老師,學生三年後才能參加會試,正好趁着這段時間去遊學,不僅能體會當地風土人情,還能增長見識,至於課業,學生不會落下的。”
魯逸夫知道他說的在理,還是沒有同意。
見老師微微有些動搖,繼續道:“夫子,學生就出去一年。兩年後就回來繼續學習,準備參加會試。”
魯逸夫嘆了一口氣,“爲師也不隱瞞了,你三師兄,他當年也說出去遊學,說好一年後回來,結果如今十年過去了,那個逆徒還沒回來!早就把爲師給拋之腦後了!”
說起這個魯逸夫就生氣,三弟子不願意繼續科舉那就算了,竟然還哄騙他。
顧行晉這下明白了,敢情是他那沒見過的三師兄不幹人事。
顧行晉承諾道:“老師,您放心,學生絕對會回來的,學生要成爲顧家的頂樑柱。”
他也有危機感,特別是顧穎錦成了舉人,他就有了危機感。所以,參加科舉會試,他是一定會去,時間可能會稍微晚一點。
魯逸夫聞言看了一眼顧行晉,一時間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同意。
關於顧行晉遊學一事,他需要好好想想,便道:“等你辦完事,回府城再說吧。”
顧行晉見老師這樣,應該有幾成把握,想來老師應該會同意的,等他忙完之後的事再說。
“好的,老師!”
“鹿鳴宴上,是怎麼回事?”魯逸夫這時才問道。
顧行晉也不隱瞞,將和李毅昇的爭執的因果說了出來。
魯逸夫怒火中燒,一巴掌拍在桌上,“罵的好!此人心胸狹窄,就是再有學識,以後也走不遠!”
自從鹿鳴宴上發生的事,顧行晉已經不把他當成一回事了。
顧行晉看他年紀這麼大,還動怒忙道:“老師,您莫要動怒,學生將這件事在鹿鳴宴上捅出來,李毅昇也得到了他的報應!”
顧行晉不認爲自己狠,是李毅昇先污衊他的。他寬容李毅昇,倒黴的就是幾百號人。
魯逸夫臉色好了一些,看着顧行晉道:“你也有點莽撞了,以後做事多動動腦子,別衝動。”
“學生知道了,以後不會衝動了!”
“老爺,夫人已經準備好晚膳了,在花廳等着您和顧公子。”這時外頭傳來一道僕婦的聲音。
“知道了,你下去吧。”魯逸夫出聲道。
轉頭有些酸的,對顧行晉道:“走吧,你師孃一早就給你折騰不少喫的,爲師這麼多年可都沒這待遇。”
顧行晉聞言非常感動,師孃真的太好了!
“老師,咱們趕緊去吧!”顧行晉也好久沒來魯府了,對師孃的手藝也是非常的惦記。
“快坐下喫飯!”穆氏看到他們忙開口道。
“師孃,這些飯菜可香了,老遠就聞到了香味。”顧行晉一臉饞樣的道。
穆氏聞言笑眯眯的,“那你多喫點,這段日子你可瘦了不少。”
“嗯,師孃我一定多喫!”顧行晉笑着答應。
“別貧了!坐下吧!”魯逸夫板着臉道。
顧行晉在老師家裏喫飯很習慣,這六年來,他在魯府和自家一樣。
等喫完飯
顧行晉陪着師孃和老師又聊了一會兒天。
穆氏便讓貼身嬤嬤拿來一個盒子,從裏頭拿出一塊通體碧綠的祥雲玉佩。
“晉兒,這是師孃和你老師給你準備的禮物。”
顧行晉一看就知道玉佩價值不菲,連忙拒絕道:“師孃,這玉佩太貴重了!”
魯逸夫嫌棄他這樣客氣,“給你的,你就收着吧!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也是你師孃的一片心意。”
這不是什麼貴重的?
通體碧綠,這塊玉佩可是非常難得。
顧行晉覺得他,對貴重這兩詞,是有點誤會了。
這不貴重,還有哪些能算貴重的。
穆氏直接拿着玉佩給了他,“你就收着吧,不過是一件死物,我和你老師不用這些。”
師孃和老師都讓他收下,顧行晉便接了過來,笑嘻嘻的道謝:“多謝,老師師孃的賞。”
“你小子,這次還算爭氣,沒給你老師丟臉!”魯逸夫想到顧行晉的成績鬍子微微翹了翹。
要不是他府試失利,此刻就是連中四元了。
只要在會試時,也是第一名,那等到了殿試也肯定會是第一,到時就能連中六元了!
本朝可還沒出過連中六元呢!可惜了!這小子府試時竟然不爭氣!
“老師,還是您教導的好,要不是您教導有方,學生的名次,可不會這麼高。”顧行晉也很感激老師。
魯逸夫也有幾分自得,便向自家夫人炫耀一番,“夫人,你覺得呢?爲夫可是教出兩個解元!”
穆氏看他這副得意洋洋的模樣,有點看不上,他是命好收了兩個弟子都不錯。
“那是他們兩個聰慧努力!”
“夫人,老夫也很努力的……”魯逸夫沒想到是這樣。
顧行晉看到老師和師孃鬥嘴,到時又拉着他評理就完了。
立刻準備溜之大吉,“老師,師孃,時候不早了,學生先回去了!”
兩人頓時停了下來,發現確實不早了,回去晚了路上也不安全。
“行,那你先回去吧。”
顧行晉拜別老師和師孃,出了魯府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慶幸他跑的快。
上次他可是被老師,罰抄四書五經的註解抄了整整五十遍。
回到家時,只有吳管家還等着他,他奶和娘想來是去休息了。
“少爺,您回來了!”吳管家上前作揖。
顧行晉溫和勸道:“嗯,管家爺爺,天不早了你也去休息吧。”
能得到主子的關心,吳管家只覺得心都暖暖的,“奴才習慣了,待會兒就去休息。”
接着吳管家又道:“少爺,大小姐今日派人傳來消息,明日她和姑爺要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