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掙錢的方法
面上還是淡然的回道:“陛下,微臣愚鈍,不知。”
“李德海,把賬本拿給他!”宣德帝開口道。
“是,陛下!”李德海沒想到,皇帝這麼重視顧編撰。
小心翼翼捧起賬冊,親自呈給顧行晉。
“顧編撰,請。”
顧行晉看了一眼皇帝,然後拿起賬本看了起來。
裏頭都是官員從國庫的借賬,買京城房子的,還有就是招待先皇的銀子。
還有些是先皇,讓一些將領用銀子養着朝廷軍隊。
不計算利息的話,經年累月下來,總共是三百萬兩白銀。
被借出去這麼多的銀子,還有兩百萬兩都是接待先帝和朝廷軍隊用掉的。怪不得國庫的銀子會要不回來,如果是他的話,他也不想還!
又不是他們自己花掉的,憑什麼還!
“顧編撰,你看完賬本,你可有法子讓朝中的官員還錢!”宣德帝等他看完了纔開口。
還,還個鬼呢!
誰的銀子是大風颳來的!先皇花的銀子,怪不得皇帝不敢開口,和大臣集體要銀子,
其他臣子借的銀子,在這些銀子裏頭,只是小頭而已。
這些銀子收回來,也有百萬兩銀子。這些銀子能夠收回來的話,也能解決一點燃眉之急。
但這不是他能做的,一個區區六品編撰,他只是新員工還沒站穩腳跟,哪裏會去得罪人。
“陛下,微臣剛剛入朝爲官,也沒有法子能夠要回銀子,請陛下恕罪!”
顧行晉也不想得罪人,他的官職只是小蝦米,誰刁難他都可以。
真是用他出的主意,到時皇帝兜不住的話。爲了平復羣臣的怒火,肯定是先把他推出去,當作工具人。
他纔沒那麼傻,得罪了那些大臣朝廷也別想有他的立足之地。
宣德帝有些失望,還以爲此人有想法應該能給他出一個解決的方法。
一想到他的年紀和閱歷,也明白他這是強人所難了。一個剛剛進入官場的年輕人,哪裏有什麼靠譜的法子。
又想到此人之前和魏家的小子合作賣酒,賣的倒是挺不錯的,想來有幾分經商的本事。
“你可有什麼掙銀子的法子,儘管說,朕不愧虧待有功之臣的。”宣德帝更是給他一個承諾。
掙錢的法子他當然有,但是都是細水長流的,不可能一下子,變出百萬兩銀子。
而不正規的法子他有,但是這種法子是坑害百姓的,讓他有些猶豫。
“回陛下,微臣無能,沒有其他法子。”
宣德帝明明看到他,臉上一閃而過的猶豫。想來此人有法子,卻不肯說,當下頓時不滿了。
“有法子就說出來,朕從來不會虧待有功之臣。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朕恕你無罪!”
顧行晉微微擡頭,看了一眼陛下的神色,明白皇帝是不相信,不相信他說沒辦法。
而宣德帝一副不放過他的樣子,顧行晉沒辦法,絞盡腦汁想了一會兒,才道:
“陛下,微臣確實有個要債的法子,不過需要您親自下旨。”
宣德帝這時來了興致,“朕下旨就能要回國庫的銀子?你可知道,他們欠的都是什麼銀子。”
顧行晉低眉順眼,內心都開始罵娘了!
你都知道是什麼銀子了,還想我幫你要回來……
“是的,微臣可以保證,能要回最少七成的銀子。”顧行晉保守估計道。
這下宣德帝有了興致,“你說說看,朕也聽一聽,到底是什麼法子能要回七成的銀子。”
顧行晉看了一眼太監和宮女,只道:“陛下,此法不能傳六耳!”
李德海立刻大聲呵斥道:“大膽!……”
宣德帝擡手製止了李德海,隨後才道:“你確定?”
顧行晉點了點頭,“微臣確定,法不傳六耳,不然就不靈驗了!”
宣德帝思考了一下,隨後就道:“李德海,把人都帶下去……”
“這……陛下,此舉萬萬不可……您是萬金之軀……”李德海忙跪下懇求道。
“出去,不要朕再說一次!”宣德帝冷着臉道。
李德海見改變不了皇帝的想法,狠狠地瞪了一眼顧行晉。
顧行晉只覺得他很無辜,畢竟是皇帝讓他說的。
皇帝的甘泉殿內,難保沒有其他地方的探子。自然是不能讓其他人聽到,被人知道了,他的法子就不靈了。
李德海見皇帝堅決,只能是帶着殿內伺候的宮女太監,全部退出甘泉殿。
“再無其他人,你說吧!”宣德帝耐心還是很好的。
顧行晉這時才道:“陛下,微臣的主意,就是娘娘省親!”
這什麼餿主意,他哪裏還有銀子給嬪妃出宮省親的。
“顧編撰,你是覺得朕的銀子花不完是不是!”
明白宣德帝這是誤會了,顧行晉忙解釋道:“陛下,請聽微臣詳細道來,與您想的省親絕對不同。”
宣德帝倒是想看看,他到底要說什麼,“如果說的不對,朕可要治你的罪!”
顧行晉內心都要罵人了,皇帝這種生物,果然就是喜歡翻臉不認人,又不是他要說的,還是皇帝逼着他說的。
“那微臣就沒辦法了,畢竟微臣沒借國庫的銀子,一時半會可沒法子,請陛下治罪!”
沒錯他不幹了!要他出主意,還威脅他,算什麼東西!
宣德帝聞言一滯,沒想到這年輕人,倒是不按常理出牌。
“好了,朕不治你的罪了!說的有用,朕有賞!”
顧行晉見好就收,何況他這個法子確實不錯。
“陛下,娘娘出宮省親,乃是皇恩浩蕩,全了一家子骨肉親情。而爲了表達感謝皇恩,自然後宮娘娘的家人們,要專門建一個行宮接待娘娘。”
宣德帝這下來興致了,“嗯,你說的有理,繼續。”
“這要建行宮,不就是要花銀子,還要購買珍奇的石木,和各種珍貴的植物。陛下,您可以讓皇商先收購這些,到時再准許嬪妃出宮省親。就是一根普通木頭,到時奇貨可居,也能輕易賣出幾百兩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