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西北的情況
霍雲嶽聞言就道:“國公爺,您還是邊關的主帥,末將……”
莫國公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霍將軍,你也明白,邊關遲早是交給霍家軍鎮守的。”
“可……”
霍雲嶽還想說什麼,莫國公擡手打斷了他的話。
“不必再說,想來撤軍的聖旨應該也到了,到時還要交接部署,實在麻煩,不如省點事!”
對於此事莫國公一早就做好打算了,他率領三軍是來和匈奴打仗的。如今匈奴臣服,自然他要率領大軍回京。霍家軍是常駐邊關,遲早要離開何必自討沒趣。
霍雲嶽見莫國公如此,也知道他心意已決。而且正如莫國公所言,聖旨應該也到了。到時撤軍時,他再撤換邊關的部署,確實麻煩。
“那就按國公爺的意思了,末將這就去安排!”霍雲嶽抱拳道。
“接下來,就辛苦霍將軍了!”莫國公神色坦然。
“末將告辭!”霍雲嶽見國公爺點頭,隨即就轉身離開。
莫國公看着霍雲嶽的背影,神色未明。
霍家軍怕是也不能在此地久留了,或許霍家軍可以存在,但,霍雲嶽一系的人,怕是也要回京了。
陛下是不會允許,邊關的軍隊一家獨大的。
此事與他沒什麼關係,莫國公也不再想這些,現在重要的是清點傷員,將撫卹的銀兩下發下去。
……
西寧府,府衙
“大人,顧大人來信!”趙師爺呈上一封信。
“快,拿來給本官!”孫潤平催促道。
“是。”
孫潤平打開信封看完裏頭的內容,他的神色一下鬆弛不少,隱隱帶出幾分喜色。
趙師爺一下子就有了判斷,看來顧大人信中,所寫的內容是喜事了!
“好!”孫潤平眼神明亮,一掌拍在桌上。
等大人看完後,趙師爺見此就問道:“大人,顧大人來信說了些什麼,讓您如此歡喜?”
“好事,自然歡喜!趙師爺,匈奴投降了!”孫潤平此刻心情很好。
趙師爺明知道,那羣匈奴使臣進京就是爲了此事,如今確切的消息傳來,也是情不自禁的歡喜。
“太好了,那咱們也能過太平日子了!”趙師爺也忍不住雀躍。
要知道當初幷州城被奪,得知州府的大人殉城的消息,西寧府也面臨嚴重的威脅。
知府大人可是已經準備好了,與匈奴拼死一戰,幸好莫國公帶了大軍前來,纔將匈奴抵擋出去。
但是面對匈奴強盛的軍隊,就是莫國公的大軍,想要從匈奴手中,奪回幷州城和西峪門,也是難上加難。
雙方打仗,一直是有輸有贏,並且大周的傷亡很厲害。莫國公能征善戰,也對匈奴的重騎兵,也是一籌莫展。
直到三年後,依靠京城提供火器,纔將幷州城以及西峪門成功奪了回來!
趙師爺看到那些熟悉的火器,內心也有猜測應該是顧公子研製出來的,想到朝廷當年審問的,後面又覺得他想太多了。
一個爵位,可比中狀元來的值錢。要是他能成爲一品大員,自然不會繼續參加科舉。
顧公子之前也解釋過了,大人還是他的師兄,總不能看着師兄遇到危險。
顧行晉是完全沒想到,霍家軍憑藉着地利的優勢,有了他的支援,還能被打的節節敗退,支撐不到朝廷援軍的到來。
要知道霍雲嶽可是一直引以爲傲,霍家軍將士們很強悍。霍雲嶽可是很是排斥顧行晉,就因爲當初城門處發生的事,對顧行晉一直都沒正眼瞧過。
而且,他搜刮了全城的材料,做出來的手雷,怕霍雲嶽不要,都讓師兄轉交了。
霍家軍不能抵擋的住匈奴的強勢進攻,還真的怪不了他。
孫潤平隨即安排下去,“趙師爺,三日後,匈奴使臣和匈奴單于會抵達西北行省,你通知下去,讓他們全都警惕一點,別讓匈奴人有機可趁。”
“大人,這都投降了,還要這樣嚴防死守嗎?”趙師爺有些猶豫。
“自然,對待匈奴不能掉以輕心,全力以赴!”孫潤平對匈奴內心有着深沉的防備。
聽着知府大人這麼說,趙師爺也覺得非常對,確實不能對狼子野心的匈奴人掉以輕心。
“是,大人!學生,這就去辦!”
書房內只剩下他一人時,孫潤平繼續看信中的內容。
是師弟問他的,想不想回京,他有辦法讓他這個師兄回京。
孫潤平自然不想回京的,當年是他自己謀的外放,他不喜京城的氛圍,不過師弟說的也對,邊關確實危險,爲了家人考慮他也要換個地方了。
……
三日後
一隊五百人軍隊,護衛着匈奴使臣抵達幷州城。
得到消息的霍雲嶽,立刻派人將消息稟報給莫國公。
“霍將軍,國公爺說了,邊關一應事務,全權由您處置即可。國公爺,此刻看望傷員,怕是不能前來。”魏辰將軍轉達了國公爺的意思。
作爲國公爺的副將,魏辰自然清楚國公爺的想法。
他們能得陛下看重,也是因爲他們識趣,所以,國公爺下令,讓他們配合霍家軍掌控邊關。雖然有人有些抱怨,但知道他們將回京,也理解國公爺的做法。
“原來如此,多謝魏將軍!”霍雲嶽也明白了莫國公,真的對幷州城沒什麼想法。
“霍將軍,那末將告辭!”
霍雲嶽當即吩咐,“曹副將,你帶領將士,值守好幷州城,記住別掉以輕心了!”
“是,將軍!”曹羅一臉嚴肅的應道。
曹羅也下去準備,喫過一次大虧的霍家軍,對待匈奴的態度也是嚴陣以待。
半個時辰後
一路上僅休息停留,就沒任停頓的匈奴使團抵達了西北行省。
看着城門處滿身盔甲的將士,匈奴使團對此是一點都不奇怪。
阿雷木不屑的看了他們一眼,一羣烏合之衆,要不是大周的工部搞出來的火器,這些人全是他們匈奴的軍功章。
守門的將士們,自然也注意到了這裏的情況,一看情況立刻去稟報城門守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