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讓布吉尼亞人民的餐桌豐富起來
幾乎佔據整個北非!
但是,這是在地球的數據。
藍星雖然跟地球很像,但終究不是地球。
在藍星,撒哈拉沙漠的面積縮小了許多,僅有630萬平方公里,僅有地球的67.7%。
北非的氣候也與地球不同。
不再是被熱帶沙漠氣候給整個覆蓋!
不知道是因爲氣候的變化,導致了撒哈拉沙漠的縮小;還是撒哈拉沙漠的縮小,導致了氣候的變化。
但是多半是因爲前者。
布吉尼亞位於北緯30°左右。
由於氣候類型的變化,導致布吉尼亞土壤較爲肥沃,水資源相對充足,日照時間也很充沛,所以布吉尼亞的水稻大多一年兩熟。
早稻3月底到4月初播種,7月下旬收割。
緊接着搶種晚稻,10月下旬到11月收割。
(PS:以上僅爲書中設定,義父們請勿代入現實!)
……
布吉尼亞共和國。
阿克拉。
在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後。
阿克拉反而因爲布吉尼亞的政策扶持和全國工業化,在港口吞吐量方面逐漸超越圖馬克,成爲了布吉尼亞第一大港口。
同時,也成爲了布吉尼亞新的經濟中心。
GDP佔全國5.7%!
就GDP來說,遠超作爲首都的杜加古。
不過這也是桑卡拉希望見到的。
因爲如果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在一起的話,將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如果可以的話。
最好是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都分開在不同的城市。
而那些人均年工資全國排名第一的本地人,看着越來越好的生活,更是笑得臉都要爛了。
由於加納爾共和國才被吞併不到兩年,絕大多數人都在加納爾共和國時期生活過,甚至是度過了大半生。
所以,他們時常會拿現在的布吉尼亞,與以前的加納爾進行對比。
“以前我們過的那叫什麼日子?豬狗不如,每天累死累活,全他媽的都是在給官僚和資本家打工!
現在我們過的這才叫生活!
雖然現在每天上班還是很累,但是累得值,因爲我們是在給自己打工,能看到生活在變好,也能看到未來!”
除去陰溝裏的臭蟲,99.9%的前加納爾共和國公民,都不再認爲自己是加納爾人。
他們都以自己是布吉尼亞公民而自豪,更以自己國家的總統是桑卡拉而驕傲!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桑卡拉的畫像。
幾乎每個城市的廣場,都能看到桑卡拉的雕像和大畫像,這全是人民自發爲桑卡拉樹立的。
雖然桑卡拉多次強調,甚至是三令五申不要搞這些東西,但還是止不住人民對他的喜愛和崇拜。
“在我們布吉尼亞,有9300萬個桑卡拉,你們就這麼讓我一個人天天站在外風吹日曬,我可太辛苦了!”
這是桑卡拉在今年的國民議會大會議上說的話。
然而!
人民的回答卻是:“總統您怕風吹日曬?早說啊!我們這就給你加上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亭子。”
桑卡拉:“……”
現在,在不少城市,是真的能看到立在一座亭子裏的桑卡拉雕像。
最有創意的當屬位於阿克拉的雕像。
或許是因爲經濟比較發達的緣故,所以藝術細胞也要更好一些。
阿克拉市民們在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上,重新樹立了兩座桑卡拉的雕像。
一座雕像是桑卡拉高高站立,強而有力的右手撐着一把由刀劍鑄成的特殊雨傘。
雨傘下是無數勞苦大衆的雕像,他們緊緊地貼在桑卡拉的四周,桑卡拉的左手也沒有閒着,而是緊緊地摟着勞苦大衆的雕像。
另一座雕像是無數勞苦大衆的雕像站立在四周,他們向中間伸出自己的雙手,用他們粗糙的手也組成了一把雨傘。
在這把特殊的雨傘下,在勞苦大衆的雕像的正中間,是因爲日夜操勞而逐漸消瘦的桑卡拉的雕像。
這兩座雕像都沒有名字。
只是在雕像前的說明牌上有一段話——
“您爲人民遮風擋雨,人民也會您撐傘”
……
阿克拉港。
作爲目前的國內第一大港。
每天都有大量的工業設備和物資運抵港口。
也有大量的物資運離港口,其中主要是各類礦物和由各類礦物粗加工成的初級產品。
但是今天卻有一些不同!
“真沒想到我們布吉尼亞,居然也有成爲糧食出口國的一天?”
一名海關官員站在窗前,眺望着那艘滿載糧食,慢慢駛離港口的貨輪,很是感慨。
旁邊有一位海關官員也忍不住地附和道:“如果以前有人跟我說我們布吉尼亞有一天會向外出口糧食,那麼我肯定會以爲他瘋了!”
根據農業部的數據。
在吞併加納爾和布旺達後。
再加上這兩年的開荒墾荒。
布吉尼亞的耕地面積從最初的4500萬畝,變成了現在的1.36億畝!
其中有9520萬畝耕地種植了主要糧食。
在今年,由於國家沒有發生什麼動盪,所以稻子也都是按時播種的。
如果把晚稻也算上。
那麼每畝年產量預計爲610斤。
因此,今年的主要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恐怖的2903.6萬噸。
即便是按照每人每年消耗400斤主要糧食來算。
今年的糧食產量,都能養活1.45億人!
如果按照200斤來算……當然,以前是因爲糧食嚴重匱乏,所以被迫只能按照200斤來算。
現在自然不可能再這麼算了!
布吉尼亞全國人口都還不足1億,所以根本不可能消耗得了這麼多糧食。
因此,爲了避免國內主要糧食價格大跌。
布吉尼亞政府在收購了一部分主要糧食作爲戰略儲備糧食後。
剩下的相當一部分。
布吉尼亞政府都高價出口給了扶桑人民民主共和國換取外匯,這算是桑卡拉從東方某國身上,薅到的爲數不多的羊毛。
但是!
主要糧食產量的暴漲,並非沒有代價,這是以犧牲其他農作物的產量換來的。
在布吉尼亞人民的餐桌上。
除去米飯外,其他菜餚簡直少得可憐。
“不過與以前連飯都喫不飽比起來,現在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
布吉尼亞人民並沒有抱怨,反而很是滿足。
不過人民滿足了,桑卡拉卻遠遠沒有滿足。
因此。
布吉尼亞農業部的接下來的任務。
就是讓布吉尼亞人民的餐桌豐富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