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們要是有自己的核武器就好了
阿爾吉市作爲利阿亞的首都,天空已經透亮;位於布吉尼亞最西邊的阿克拉市,天空纔剛剛泛白。
“咯咯咯——”
公雞的打鳴聲,在白雲間迴盪,很是響亮。
“哪裏來的雞鳴聲?”
剛剛起牀,來到餐廳的亞倫。
正在與克羅夫和克萊恩一起享用早餐。
當他準備把夾在筷子上的小籠包一口喫掉時,耳邊突然傳來了一聲雞鳴,讓他猛地擡頭看向了四周。
“???”
克羅夫和克萊恩一臉困惑。
他們倆先後開口問道:
“雞鳴聲?我怎麼沒聽到?”
“亞倫同志,你不會是還沒睡醒吧?”
“呃……應該是我幻聽了。”
亞倫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
克羅夫笑着道:“近鄉情怯,亞倫同志你估計是太想家了,所以才產生了幻聽。”
克萊恩也開口道:“別人在你這個年齡,估計都還在讀書呢。哪像你,18歲時就已經是中校。等這次回去,我就該稱呼你爲上校同志了。”
在布吉尼亞的軍隊體系內。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等亞倫留學歸來後,立刻就會被國防部晉升爲上校。
年僅20歲的上校!
當然,克羅夫和克萊恩兩人,他們的軍銜也會分別從少將和上校,晉升爲中將和准將。
“我倒是想讀書,但是我們國家前幾年的情況,哪裏有現在這麼好?我除了當兵別無選擇。
而且我完全是運氣好,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是國家和人民選擇了我,造就了我。”
亞倫從不認爲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是一件值得炫耀或者誇讚的事情。
別人怎麼說亞倫管不了。
但是亞倫希望自己能夠認清自己,永遠在國家和人民面前保持謙卑。
“時勢造英雄啊……”克羅夫看着亞倫年輕的面容,忍不住地繼續感慨道:“如果不出意外,亞倫你將是我們布吉尼亞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18歲的中校和20歲的上校了。”
只有在特別混亂的情況下。
纔有可能會出現像亞倫這樣的,年輕到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高級軍官。
一旦布吉尼亞建立起完善的體系。
除非布吉尼亞發生類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那種規模的戰爭。
否則,絕對不會再出現第二個亞倫。
那麼會出現這種規模的戰爭嗎?
克羅夫不知道,亞倫不知道,克萊恩不知道……誰都不知道。
甚至就連桑卡拉也不敢保證什麼。
“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盡我們,將我們布吉尼亞人民武裝部隊建設成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亞倫當然明白克羅夫想要表達的意思。
打鐵還需自身硬。
亞倫相信,不論以後發生什麼,哪怕是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只要布吉尼亞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那麼都能把屁股牢牢地釘在餐桌旁的椅子上。
成爲一名享用佳餚的食客。
而不是被別人當作菜品寫在菜單上,然後任由那些坐在餐桌上的食客分食。
亞倫把話說到這裏。
克萊恩嚥下嘴裏的食物,開口道:“我們布吉尼亞要是也能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研發出來的核武器,以及洲際彈道導彈就好了。
到時候,我們布吉尼亞在聯合國上,甚至是安理會上,說話也能硬氣幾分。”
克萊恩特意強調了“獨立自主研發”。
這是因爲,那些從沙漠裏面長出來的核武器,雖然是抱在你的懷裏,但是歸根結底是別人家的。
而且還沒有把核武器發射出去的能力。
頂多當成一顆特大號的炸彈,在敵人打到你老家時,跟敵人的軍隊同歸於盡。
說句不好聽的。
別人在給家裏進行大掃除的時候,不小心按下了一個莫名的按鈕,你的家直接就變成了一朵蘑菇雲。
有核武器並不能讓你跟五常拍桌子。
只有能夠獨立自主地研發出核武器,而且能夠把核武器發射出去,讓核武器能夠落到全球任何一個位置。
那麼你纔是真的有資格,跟五大常任理事國坐在同一張桌子上。
甚至是指着他們的鼻子罵。
也不用擔心被五常當場開除人籍,然後人間蒸發。
“核武器?核武器要是有這麼容易被搞出來,至於到現在還只有五個國家擁有核武器嗎?
還有洲際彈道導彈,這玩意兒甚至比核武器都還要困難。以我們布吉尼亞共和國現在的科研能力,只能說夢裏啥都有。”
對於自家的科研能力,亞倫是不抱有任何信心的。
特別是這兩年在蘇聯留學,更是讓亞倫認識到了布吉尼亞與世界超級大國,在科研能力間的差距。
都已經不是雲泥之別了。
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在地球上,一個已經飛到了月球上面。
布吉尼亞只能站在地上仰望!
主要還是歷史遺留問題。
布吉尼亞以前從來就沒有認真投資和建設過教育,根本就沒有幾個科研人才。
雖說在桑卡拉總統上臺後。
布吉尼亞幾乎是舉國建設教育,但時間終究還是太短了。
最直接能夠表明這點的就是——
布吉尼亞上個月纔剛剛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這個月他們纔剛到學校上學,現在估計還在進行軍訓!
前人留下的坑。
需要現在的人付出千倍,萬倍的努力去填補。
不同於亞倫的消極態度。
在科研方面,克羅夫對於布吉尼亞的未來,還是很看好的。
他開口說道:“我們的任務是建設好軍隊,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軍隊都會忠誠於國家和人民,都敢於向敵人亮劍。
至於研發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這不關我們的事情,這是桑卡拉總統需要考慮的問題。
至於我們國家以後究竟能不能研發出我們自己的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
我相信,只要堅持桑卡拉總統的領導,我們布吉尼亞遲早是能跟五常坐到同一張桌子上的。”
不僅是克羅夫,在布吉尼亞國內,有太多太多的人對桑卡拉有一種近乎盲目的信心。
即便桑卡拉說十年後會帶領布吉尼亞登上月球。
這些人當中的絕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是選擇相信,而不是認爲桑卡拉在吹牛,或者是在欺騙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