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準備往西里尼亞移民!
“難怪去年政府會對地主階層動手,原來是因爲……這下子就全都說得通了,原來如此!”
當法國與布吉尼亞簽署協議後,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都能看明白——
利阿亞從此以後,就是布吉尼亞的了。
這對利阿亞國內大部分勢力來說,不亞於天塌了!
好好的資本主義國家。
怎麼突然就變成紅色主義國家了?
布吉尼亞是怎麼對待國內那些反動勢力的,利阿亞國內的這些勢力也是有所耳聞的。
“這勾八地方是我們能待的?”
許多心裏有鬼的人,連夜收拾行囊,通過各種方式,踏上了離開利阿亞的路途。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願意低頭。
“利阿亞是我們利阿亞人的利阿亞,憑什麼讓你們布吉尼亞人來做主?邪惡的殖民主義者滾出利阿亞去!”
這些人剛剛把上面這些話說出口。
就遭到了來自利阿亞人民的鐵拳——
“他奶奶的,誰對我們好,誰對我們不好,我們他媽的還能不知道?該滾的應該是你們纔對!”
由於與布吉尼亞接壤,所以布吉尼亞這些年的變化,利阿亞絕大多數普通人也都有聽聞,甚至是親眼所見。
畢竟雙方還是有不少貿易往來的。
這就是爲什麼,當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站出來,準備蠱惑利阿亞人民鬧事時,卻遭到了利阿亞人民反對的原因。
“我們他媽的巴不得成爲布吉尼亞人,這利阿亞人愛誰當誰當!我們又不是他媽的腦癱,非要給你們當牛馬!
那個什麼布旺達不就是舉行全民公投,然後加入了布吉尼亞嗎?我們也可以整一個,我們也可以加入布吉尼亞!”
在非洲這片土地。
由於某些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大部分人都沒有太深的國家和民族概念。
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並不是很高。
或者說,他們大多數人在潛意識裏,依舊認爲自己是神州後裔,是朱家王朝後裔。
幾百年前都是一家人。
相互間的文化認同感,讓他們對自己到底是哪國人並無所謂——
“是利阿亞人也好,是布吉尼亞人也罷,有什麼區別嗎?反正都是做牛馬……不對!好像還真他媽的有區別!”
在利阿亞他們是當牛馬。
在布吉尼亞他們是主人!
也正因爲這些別有用心的人搞事,利阿亞人民才知道,原來現在的政府高層全是布吉尼亞人——
“我就說嘛!政府高層怎麼就跟被奪舍了似的,開始當起人來了,原來是因爲他們本來就是人啊!
那這下子政府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爲,就全部都能說得通了,而且這不正說明了布吉尼亞掌控我們利阿亞的好處嗎?”
這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僅沒有讓利阿亞人民對布吉尼亞心生厭惡,反倒還幫布吉尼亞進一步穩固了人心。
治大國如烹小鮮。
對桑卡拉來說,整合吞併利阿亞需要徐徐圖之。
畢竟利阿亞的國土面積幾乎是布吉尼亞的三倍,雖說有相當一部分是沙漠,但那也是國土面積。
人口也差不多有布吉尼亞的一半。
“如果貿然吞併利阿亞的話,很有可能會把我們給撐到,撐到不怕,就怕被撐死!
所以利阿亞的事不急,先通過各種合作將他們徹底與我們布吉尼亞捆綁在一起就好。”
桑卡拉成立了許多組織,但自從布旺達被整合後,這些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現在,這些組織又可以重新發揮他們本來的作用了!
在西里尼亞內戰結束後沒過幾天。
桑卡拉在布吉尼亞首都,就與所謂的利阿亞代表團和西里尼亞代表團簽署了一系列的協議。
從經濟、政治、軍事等方方面面,把三個國家給捆綁到了一起。
三個國家的面積加在一起。
有差不多400萬平方公里。
雖說大部分都是沙漠,但是已經讓布吉尼亞有了成爲一個強國的基礎了!
“利阿亞可以慢慢來,但是西里尼亞慢不得!我們得儘快將西里尼亞整合,讓西里尼亞在實質上成爲我們布吉尼亞的一部分。”
桑卡拉下達了一系列儘快整合西里尼亞的命令。
與利阿亞不同。
西里尼亞的國土面積雖然也比布吉尼亞大,但是他們的人口卻只有480多萬……不對!
經過兩年的戰爭摧殘。
西里尼亞的人口已經不足400萬了!
布吉尼亞以1億人口的體量來吞併西里尼亞,不僅不會撐到,反而還能緩解布吉尼亞人多地少的問題。
也就是說。
整合西里尼亞,給布吉尼亞帶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好處,沒有多少壞處!
但是怎麼整合,卻有很大的說法。
前布旺達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布旺達州,是布吉尼亞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也正是因爲人口太多。
導致布旺達州這個本該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種植,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的農業產區,到現在還需要依靠人力來完成絕大多數工作。
因此,布吉尼亞很快就出臺了各種政策,鼓勵布旺達地區的人移民到西里尼亞。
“不僅給錢?還給房子?還給工作?”
看到這一項項好到讓人流口水的福利,布旺達州的人心動了,甚至可以說有些瘋狂。
沒過多久。
在布旺達州,就有將近20萬人報名,想要移民到西里尼亞去。
是的!
將近20萬人!
神州後裔本應該是有鄉土情懷的,不過都從神州跑到北非來了,就算再怎麼有鄉土情懷,只怕也沒剩多少了。
布吉尼亞政府大喜過望。
立刻便開始一步步地安排這些人,分批前往西里尼亞。
等第一批移民到了西里尼亞後。
他們有些無語地發現,他們到西里尼亞的第一件事情,或者說工作——
就是給他們自己造房子!
西里尼亞絕大多數建築,已經在兩年的內戰中,被打得只剩下廢墟了。
根本不可能容納得了太多的移民。
也不可能爲移民提供別的什麼工作。
所以,第一批到西里尼亞的移民,包括西里尼亞本國人在內,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重建!
爲後續的大規模移民做好準備!
……
非洲是一個富饒的大陸。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句話可能有些誇張,但也僅限於有些。
否則,也不會讓“懶惰”這個詞,融入非洲人的基因中。
更是差點只用幾百年的時間,就徹底同化了前來殖民的神州後裔。
讓他們也成爲懶惰的代名詞。
要知道,喫苦耐勞可是刻在神州後裔骨子裏的。
然而!
“富饒”這個詞,卻不太適用於非洲北部。
或者說,不適用於發現石油前的非洲北部。
撒哈拉沙漠!
這個巨大的自然奇觀,爲周圍的所有國家,都帶來了幾個共同的問題——
土壤沙化,以及乾旱少雨!
西里尼亞爲什麼國土面積高達百萬平方公里,卻只有400多萬的人口?
除去人爲因素外。
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西里尼亞有將近2/3的國土是沙漠。
僅剩的1/3,也處於嚴重沙漠化。
種不出多少糧食,自然也就養不活多少人口。
根據布吉尼亞官方部門的估計,600萬到700萬人口,可能就是這片土地的極限了。
即便這片土地的面積高達百萬平方公里!
如果想要養活更多的人口,讓這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至於被浪費掉。
那麼唯一的方法就只有——
阻止沙漠的繼續侵蝕,讓正在沙化的土地停止沙化,重新變回適宜耕種的農田。
桑卡拉很早就制定了相關的國策。
在布吉尼亞國內,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正在布吉尼亞東部與撒哈拉沙漠做鬥爭。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叫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現在,我們與人差不多鬥完了,該繼續與天鬥、與地鬥了!”
在桑卡拉的指示下。
移民到西里尼亞地區的人,不僅要負責重建,還要負責治理土地荒漠化。
治理土地荒漠化看起來簡單。
但是其中包含的專業知識,一點也不少!
因此,布吉尼亞政府還調配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到西里尼亞地區來。
……
西里尼亞,北部。
十幾輛印有布吉尼亞國旗的大巴車,在六輛軍用裝甲車的前後護送下,行駛在一條几乎完全被沙子所覆蓋的公路上。
貝德利望着窗外,“看到這一眼望不到邊的沙漠,我算是明白,爲什麼西里尼亞人口只有400多萬了。
這麼多土地只能擺在這裏看,卻不能拿來種糧食,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們藍星怎麼會存在沙漠這種東西呢?”
作爲成功通過公務員考試,隨後被分配到黎巴爾負責主持治沙防沙工作的貝德利。
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裏。
就從普通的基層公務員,晉升爲了縣處級副職幹部。
用坐火箭般的速度,走完了別人可能要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作爲跟貝德利一同被分配到黎巴爾的莎琳娜,晉升速度同樣不慢,甚至比貝德利都還要快。
因爲莎琳娜已經是縣處級正職幹部了!
聽到貝德利的感嘆,坐在貝德利旁邊的莎琳娜開口道:“我們這次主動申請調到西里尼亞地區,不就是爲了讓這些土地能夠拿來種糧食嗎?
不過你最後這句話我就不太贊同了,沙漠不是生命禁區,沙漠也是環境多樣化,物種多樣化的一個關鍵環節!
沙漠多了確實不是什麼好事,但同樣的,沒有了沙漠,對於我們藍星的自然環境來說,同樣也不是什麼好事!
我們這次來西里尼亞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沙漠繼續侵蝕,然後讓那些正在沙化的土地重新變成農田,而不是讓所有沙漠都變成農田。”
貝德利轉過頭來,笑着看了莎琳娜一眼。
隨後,他伸手摟住莎琳娜的肩膀,重新把目光看向了窗外的沙漠。
貝德利開口道:“我當然知道你說的這些,我只是覺得有些可惜罷了!六七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都能拿來種糧食,也不知道能養活多少人!”
“那你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可能,沒了這六七十萬平方公里的沙漠,會對藍星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到時候的連鎖反應,又會導致多少人死去?”
“這我倒沒有想過。”
貝德利搖了搖頭。
就在貝德利與莎琳娜輕聲閒聊時,在更後排,也有幾個年輕人在小聲地交談着。
“我算是明白爲什麼中央組織部一定要讓我們坐車到西里尼亞首都,而不是直接坐更加快捷方便的輪船了。”
“我也知道了!中央組織部估計就是想要我們親眼看一看這無邊無際的沙漠,讓我們有更加切身地感受。”
“這與其說是公路,不如說是人走多了自然形成的路,然後隨便鋪上了一些石頭水泥。”
“確實,我看現在這種情況,可能再有個幾年時間,這條所謂的公路,只怕是要被沙漠給徹底吞噬了。”
“如果可以的話,其實修建一條鐵路可能要更好一些,更方便,更快速,也更安全。”
“修鐵路?你瘋了吧?這工程難度得有多大啊?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哪個國家修建了貫穿整個沙漠的鐵路。”
“我這不就是隨口一提嘛!你怎麼還當真了呢?不過說真的,如果可以的話,修鐵路可能確實要更好一些。”
“那這就不歸我們管了。我們的職責是治沙防沙,能不能修鐵路,怎麼修鐵路,那是其他工程師的事情。”
……
用了幾乎半個月的時間。
貝德利和莎琳娜等人乘坐的大巴,纔在軍方的護送下,抵達了西里尼亞的首都瓦克特。
“這是首都?”
貝德利看着到處廢墟的城市,眼神中充滿了震驚。
聽到貝德利的話,旁邊一個軍官走到貝德利的身旁,開口回道:“這確實是西里尼亞的首都,以前說不上有多繁華,但是也不算太差,只能說或許這就是戰爭吧!
持續兩年的戰爭,把即便是首都的瓦克特,也打成了一片廢墟,大量的西里尼亞人流離失所。
不過現在戰爭已經結束,大量的重建資金正在涌入西里尼亞,相信要不了多久,瓦克特只會變得更加繁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