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南泥灣
此刻已經輪到三號,在他們上場時,宋禾就組織小朋友們到一旁排隊。
當她看到好幾個記者在那拍照,甚至有個領導壓根沒認真聽,而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宋禾就懂了,她們就是一工具人。
好吧,沒關係,就當鍛鍊小孩。
宋禾心寬,況且這次的獎勵有些豐厚,大家就共贏唄。
三號幼兒園是縣城解放街道幼兒園,這個幼兒園的合唱整齊度明顯就比湖前公社的好得多。
程萍幾人聽了她們的心中就有些壓力,等看到領導旁邊,那兩個大大的保溫瓶後,壓力就更大了。
“小禾,你瞧見沒,保溫瓶!”
程萍很震驚,不可思議問:“這次的獎勵不會是保溫瓶吧?”
宋禾認真看兩眼,心中也饞:“不曉得,估計是,要不然擺兩個保溫瓶在這兒幹啥。”
保溫瓶後頭還有一個袋子,也不知道是啥東西,她猜測不是糖果就是餅乾。
縣城的人曉得廣場上有熱鬧看時都往這裏趕來,周圍圍觀羣衆越來越多,聲音也漸漸嘈雜。
直到工作人員叫了好幾次“安靜”後,人羣中的動靜才變小。
宋禾掏出水壺,讓每個小孩仰着頭喝了一口薄荷水。再往幾個臉蛋發熱的小孩臉上拍點冰涼的清水,等溫熱的風拂面吹來,臉上冰涼冰涼的,舒服極了。
“精神沒,待會兒可不準睡!”宋禾蹲下身小聲道。
“精神啦!”
小朋友們回答的聲音此起彼伏,引來記者關注。
“咔嚓!”
這個場景被定格。
照片中,一羣小孩在太陽光底下燦爛笑着。宋禾蹲在地上,給一個門牙掉了兩個,臉上眉眼彎彎的小姑娘整理頭髮。
她們頭頂上紅旗招展,隨着風猛烈飄動,在陽光底下彷彿散發着光芒。
這位記者定定看了好一會兒,感覺自己這張照片拍得棒極了!
隨着最後一句歌詞結束,解放街道幼兒園下臺,終於輪到河西公社幼兒園。
“河西公社幼兒園,合唱曲目《南泥灣》!”
話音剛落,下面傳來鼓掌聲。
小孩們懷揣着對推鐵環的嚮往,乖乖排隊站到臺上,成了目前爲止最先站齊的一對。
對於小孩而言,不管唱得如何,守規矩就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宋禾心臟砰砰跳,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臺上,生怕發生什麼意外。
隊伍排好後,宋禾選定的的領唱小雅走了出來,她禮貌鞠一躬,報曲名,然後開始唱歌。
宋禾看到這一幕心就驀地放鬆。
開頭的人沒垮就好。
訓練近一個半月,不說唱得怎麼樣,但是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跑調。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輕快的歌聲陣陣,稚嫩的童聲從廣場傳到周圍,原本有些躁動的心立刻恢復平靜。
“很不錯!”宋禾耳邊突然傳來說話聲,她轉頭一看,竟然是鄭奶奶。
鄭奶奶看着臺上誇讚道:“能唱成這樣就很不錯,足夠整齊,中間男女孩分唱的部分也很棒。”
宋禾十分驚喜:“鄭奶奶您來了。”她又看了看鄭奶奶後頭的姑娘,喜出望外道:“小花也在!小花報名完沒,學校要上課不?”
小花靦腆一笑,偷偷牽住宋禾的手:“報完名了。”
宋禾摸摸她辮子:“那就好。”
小花這兩根辮子養得烏黑亮麗,她如今是個十三歲的大姑娘。亭亭玉立眉清目秀,臉蛋還圓圓的,眼睛黑亮,是最符合當下審美的女孩子。
鄭奶奶把她教得非常好,幾年前就幫小花把名字改了,把“李小花”改成“李薇”。秀珍嬸子知道後強硬地讓村裏人不準再叫“小花”這個名兒,而是得叫“小薇”。
照秀珍嬸子說,以後她家小薇是得去文工團當兵的,怎麼還能留有小花這個“土名”?往後小薇一絲黑歷史都不能有!
不過宋禾叫慣了,經常會把原名脫口而出,小花本人看着也半點不嫌棄“小花”這個名字,甚至還挺喜歡的,不止一次說過以後就叫“小花”便好。
宋禾想了一下,好奇問:“小花是上初中了嗎?在哪個中學上的初中?”
小花說起這個有些開心:“在鐵道中學。”
宋禾驚訝,有心再想問問時,發現臺上的小孩們正唱到最後的合唱部分。
她立刻集中注意力聽着,旁邊的小花似乎比她更加認真。
小花沉浸在歌聲中,想起當年在幼兒園的那次合唱。
好像也是這個年紀,這個季節,可轉眼間,自己已經上了初中。
合唱結束,臺下立即傳來掌聲,遠比前幾次更加熱烈。宋禾幾位老師手都拍腫了,立刻跑上前去,引着小孩們下樓梯。
還沒離開場地,有些小孩就迫不及待問:“小禾老師,我們剛剛唱的咋樣?是不是很好聽,鐵環啥時候給我們呢!”
宋禾護着小孩們到陰涼的地方:“咱們回去再說好不好,鐵環遲早會有的,先給下面一個隊伍讓讓路。”
小孩兒們心心念唸的就是鐵環,得到宋禾確定的話後便心滿意足,乖乖坐在地上。
合唱進行的十分之快,宋禾估摸着才過半個小時,他們就已經唱完。
十二隻隊伍唱下來,估計也就一個半小時,再加上零零碎碎的事兒,例如頒獎之類的,恐怕兩個小時就能用完成。
果然是走流程,恐怕組織這場活動的領導也不想多浪費時間。
宋禾覺得接下來沒什麼看頭,拉着小花到一旁說悄悄話去。
她接着話題道:“鐵道學校聽說是很好的中學,每天上高中的人數可比其他中學多。”
小花開心地露出兩個酒窩:“奶奶也是這麼說的,她說不要着急去當兵。現在好些文藝團大規模裁人,可是不出兩年,肯定又得招人,要不然就青黃不接啦。”
宋禾點點頭,這話倒是。
因爲這場運動的影響,文藝團好多人都轉業,可等到六九年和七零年,將會大規模招生。
等到那時,像小花這種讀了初中的姑娘將會很有優勢,學歷這東西總是越高越好的。
宋禾又問:“那鄭奶奶有說讓你去哪個部隊嗎?”
小花搖了搖頭:“奶奶說會再幫我看看,也會寫信找人幫我問,現在還不能確定。”
宋禾表情頓時有些複雜。傻孩子,估計是鄭奶奶想把你送到大軍區的文工團裏去呢!
當下各個部隊的文工團也是不同的,分爲業餘和專業。甚至每個省份的文工團更是不同的,有的省條件好些,有的省就稍弱一些。
比方說各大軍區、各個兵種等等的文工團算是一檔。
而省軍區,軍分區等等又算是一檔。
鄭奶奶要想把小花送到省軍區或者軍分區中去,那非常容易。她人脈頗多,加上小花自身能力又強,只要等到時間到了,有部隊來招,那便可以順利進入。
可鄭奶奶至今還在爲這件事奔波忙活,那必定是想把小花送大軍區的文工團中。
小鄉村的女孩想進入首都等地的大文工團,恐怕不大容易,單單就是有無資格參加招生這一項就很懸。
宋禾真心爲小花感到慶幸,慶幸有個鄭奶奶爲她無私付出。
打從上小學起,她就在鄭奶奶家住着,秀珍嬸子給的糧食肯定不夠小花每週的開銷。
單看小花臉上那圓乎乎的肉,就知道不是每週的幾斤糧食能吃出來的。
估計小花平日是肉蛋不缺,這才能養出這麼健康的身體。
人生的機遇這事兒,是真的奇怪。
多年以前的小花,想不到她會遇到鄭奶奶。現在的小花恐怕也想不到,往後她或許會站在大軍區的大舞臺上,進入頂級的歌舞團。
宋禾心中感慨似的嘆口氣,倒是想看着小花能走到哪一步。
周圍人圍觀的人慢慢變少,大合唱也慢慢走向尾聲。
宋禾看慣了後世的合唱,覺得今天的有些無聊。
可其他人卻不這麼覺得,程萍幾人看得十分投入,就連小朋友們都站起身墊腳觀望。
終於,最後一支隊伍唱完了,宋禾心神一震,立刻站起身望着遠方的領導。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領導席上有一個人站起身,左顧右盼後,匆匆往宋禾他們方向走了過來。
宋禾心中一緊,她對名次不太在意,可不代表着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就對名次不大在意。
小朋友們花費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排練,如果能得個頭名,那一定是能大大鼓勵他們的。
最關鍵的是那兩個保溫瓶啊!
這保溫瓶可實用的很,大夏天看不出來。可大冬天要是有一對保溫瓶,別說幼兒園的孩子,就是她們老師都會輕鬆不少。
只見走過來那人急忙問:“是河西公社的宋禾嗎?你們河西公社幼兒園是冠軍,你現在快些帶着同學過去拍個照片。”
他說完,還不等宋禾問話,就又匆匆忙忙轉身走了。
然後宋禾就眼見着他向領導席奔跑而去,飛快站到席中角落,眼睛緊緊盯着前方的相機。
宋禾:“……”
“同學們,排好隊拍照去。”
不拍白不拍,雖然縣裏有些領導騷操作很多,可歸根結底也會給她們帶來好處。
就像這次,領導們想上一回報紙。可必定也會帶着她們河西公社幼兒園上一回報紙呀。
“來大家站好隊,123,茄子!”
“咔嚓!”
“小禾老師,剛纔爲啥要說茄子?”
“爲什麼不說南瓜呢,黃瓜也行,我愛喫黃瓜。”
宋禾抱着一個個小孩坐上馬車:“因爲說茄子露牙齒呀,不信你們多試試。”
“哎,真噠!”
四輛馬車齊齊朝着河西公社方向而去,“茄子”聲此起彼伏,從縣城響到了公社。
縣城中。
熱鬧過後,留下一地瓜子殼。
廣場中又恢復了往常的安靜,唯有幾個老人拿着大掃帚,發出簌簌的掃地聲。
大樹下,宋禾生無可戀的站着。
她自行車都騎到縣城口了,突然記起來陸清淮還沒從醫院回來呢。
她就說自己怎麼總感覺忘了什麼?
原來是忘了一個人!
也是奇怪,拿個藥怎麼要拿久,大熱天宋禾等得有些不耐煩。
終於,快十二點,宋禾都快眯起眼睛半睡過去時,遠方終於出現熟悉的人影。
宋禾一個激靈地站直身體,剛想發牢騷,就連遠處的陸清淮一瘸一拐地往她這邊走來。
嗯?
她瞪大眼睛,這是咋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