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重返來路

作者:大鵝踏雪泥
之前說了,唐局長是個特別有原則的人。但凡他做下什麼決定,就不會輕易更改。

  梁慧想要再過一個學期定下園長,去找江祕書說了好多次,可依舊更改不了唐局長的決定。

  放假的前一天,唐局長就讓江祕書去通知了這件事。

  梁慧雖已做好心理準備,可心中依舊心中喪氣。

  相反的是宋禾,她心裏也有了底,但當聽到江祕書的話後,還是有些激動興奮。

  不論是誰工作能力在被肯定後,都是會很開心的。

  幼兒園放假了,不過縣裏還有許多工廠春節時都不放假。

  前些年突然來了一個革春節的命,這就把春節的假期都給取消了。有的工廠食堂還組織喫年夜飯,但是這個年夜飯可不是傳統意義上大魚大肉的年夜飯。

  宋禾頭次聽說這種飯時都直接驚呆,年夜飯桌上只有一道食物,那就是用樹根,野菜,地瓜,玉米糊糊等等食物熬成的粥。

  說是這樣能夠憶苦思甜。

  宋禾就很慶幸自己工作單位是幼兒園。因爲無論如何,幼兒園中的孩子們總是要放假的。

  孩子們一放假,她們這些老師也跟着放假。

  回到家裏,宋禾便開始急匆匆趕去收拾東西。

  小妹在給自己縫衣服,瞧見宋禾進房間,就擡頭道:“姐姐你的衣服我都幫你收拾好了,除了衣服外還要帶啥你自己收拾。”

  三個小孩自從得知今年得回去給爹孃爺奶遷墳後,好似都有些沉默。

  宋禾能看得出來他們不是不想去,而是有些不敢去。

  因爲當初那段經歷帶給他們的印象實在深刻,看着一個個親人倒在自己的眼前,從原先的撕心裂肺,到最後心好似都有點麻木了。

  大娃和米寶沒有小妹這種優越的記憶力,他們把小時候很多事兒都給忘了,甚至把當初在李家村生活的一些事兒都給忘了,可卻怎麼也無法忘懷這段逃荒經歷。

  這麼多年來,宋禾沒去問過他們想不想爹孃,甚至很少在他們面前提到以前的親人。

  一是因爲宋禾本人沒有繼承到荷花的感情,這就導致了她想起原生家人的次數不多。

  二是怕引起三個小孩的傷心,而三個小孩傷心時她又無法共情。

  他們姐弟四人,彷彿刻意迴避了這段記憶一般。若是有人問起爹媽的事兒,三個小孩也能很客氣的說聲爹媽不在了,是姐姐拉扯他們長大的。

  可如今要重新回到河省,到往那噩夢一般的地方,心裏頭血淋淋的傷疤便被重新掀開。

  宋禾連續兩個晚上都聽到小妹在半夜喊着“姐姐”,喊着喊着還能哭出聲來。

  等第二天早上,宋禾問她夢到啥事兒了,小妹就說夢到姐姐在那條路上去世了。

  宋禾:“……”

  說實話,這個夢做得還真沒錯。

  總之呢,宋禾總覺得大娃幾個如今心中就是充滿着“近鄉情更怯”的複雜情感。

  隨着時間一天天臨近,到了要走的那天,他們整個人彷彿都是緊繃着的。

  清晨,宋禾自然醒來。

  小妹昨晚很晚才睡着,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心底像是藏着什麼大事兒。

  宋禾倒是因爲前幾天幼兒園的事兒累得慌,精力被透支個乾淨,所以昨晚倒是入睡得早。她比小妹還晚半個小時躺上牀,在小妹的影響之下,卻不到十分鐘就睡着了。

  她也不知道小妹熬到幾點,不過看小妹這會兒還在睡,恐怕這姑娘得到凌晨一兩點才睡過去。

  今天又下雪了,她一從被窩裏出來,背上便涼嗖嗖的,那冰冷的空氣能瞬間把背部溫度冷卻下來。

  宋禾趕緊哆嗦着身子把牀尾的衣服給自己套上,又拿出一雙嶄新的棉鞋穿上。

  這個棉鞋是姑姑給她做的,大娃三個孩子也有一雙。

  鞋子就像後世的雪地靴一樣,直接把腳踝上一分米的地方都給牢牢包住,暖和極了。

  宋禾穿戴整齊後就把小妹給搖醒,然後推開門,一股冰冷的空氣就撲面而來。

  廚房裏傳來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原來是大娃和米寶都起牀了。

  宋禾早晨半睡半醒時就聽到了外頭有動靜,像是有人在廚房裏頭忙活,如今一看果然是這哥倆兒。

  這哥倆兒估計也睡不着,宋禾總覺得5點多時就聽到了他們開門的聲音。

  “你們這是在做啥呢?”宋禾探個頭好奇問,鼻子嗅了嗅,聞着真的香得很。

  大娃身上繫着一個圍裙,那手凍得紅通通的,還在揉着麪糰。

  “做蔥餅呢。”米寶說道。

  大娃在揉麪團,米寶就在調餡料。

  幾個孩子前段時間不知道從哪裏搞了一個爐子,這個爐子既可以烤火,又可以烤餅,

  蔥餅是宋禾愛喫的一種餅,外皮酥脆,裏頭是蔥和小粒的肥肉,甜香甜香的,極爲好喫。除了製作過程比較麻煩外沒啥缺點。

  宋禾叮囑:“多做一些,咱們坐班車去得大半天的時間。”

  大娃和米寶除了做餅外,又蒸了一籠的包子,砂鍋中還熬着白米粥。

  等宋寧玉和強子姑父來了後,六人就把白米粥與包子分了喫,喫完後便提着行李往汽車站走去。

  強子姑父手上還拿着最後一個大包子,他剛剛對大娃的手藝連聲稱讚,甚至覺得大娃的廚藝已經比得上國營飯店的廚師了。

  他長長嘆聲氣:“哎,也就是現在這個世道不能做買賣,要不像大娃這種手藝,支個攤子都能養活一家老小。”

  大娃被姑父誇得心情都好了許多,只是強子姑父嘴巴念念叨叨的,一旁有些心煩意亂的宋寧玉恨不得給他一個大嘴巴子。

  要說大娃幾人近鄉情更切,其實宋寧玉更是這樣。

  她都多少年沒回去了,如今還真有點不敢踏上回家的班車。

  回到宋家莊,總共得轉三次班車。

  一次是從平和縣到達安省與河省的交匯處,也就是當初宋禾他們四人逃荒時路過的石門縣。

  宋禾坐在班車上,透過窗戶往外看去,不禁想起石門縣那個小小的後山村。

  十幾年過去了,後山村的人在最困難的時期給了他們隊伍裏的人幾塊紅薯一條活路,又盡最大力去招待他們,這事兒宋禾記得很緊。

  班車十分擁擠,宋禾她們幾個人多,又有強子姑父在前頭開路,她們這才能搶到位置,雖然這個位置在最後一排。

  然而最後一排五個位置足足坐了九個人!

  小妹基本上都是坐在宋禾腿上,還有一個小男孩是坐在強子姑父腿上。小男孩的爹就坐在一旁,他爹腿上坐着他媽。

  那對夫妻十分不好意思,連忙跟強子道歉。

  強子笑着掂量了這男孩子兩下,擺擺手道:“不礙事,都沒我兒子重。我們鄉下人,幹慣了農活這點重量真不算啥。”

  旁邊有幾個同樣來自鄉下的人就和強子姑父聊了起來。

  有人就問:“大兄弟你這是一大家子人?”

  強子姑父也大聲道:“可不是嗎,這些都是我侄子侄女,帶我媳婦和幾個侄子侄女回孃家一趟。”

  他這麼一說,周圍人就曉得了,這是內侄子和內侄女呢。

  也是奇了怪了,內侄兒咋會在姑姑家待着?而且這還三四個呢!

  這種事兒一聽就有隱情,不過也是人家的家事,一般人都不會去問,萬一戳到人家的傷心事咋辦?

  於是旁邊人話題一拐,又開始問強子姑父一行人來自哪個公社,公社裏情況咋樣,地裏頭莊稼產量咋樣。

  一聽說是河西公社的,車子上不少人便開始向強子姑父打聽河西公社的竹蓀。

  不少人唉聲嘆氣地發出感慨與羨慕:“河西公社好啊。別說平和縣,就是咱們整個源陽市境內能比得上河西公社的公社都沒幾個。”

  他們這些人或多或少也聽說過河西公社的名頭。聽聞一年下來,光是隊裏分到的錢就能比得上城裏的工人。

  城裏還有許多工人得一家四五口住在一個單間裏呢,可鄉下院子大,住起來又寬敞又舒服。而且還能養雞養鴨自個兒種菜,又比城裏省錢。

  所以說綜合比較一下,河西公社社員們的生活水平,竟然還高於城裏的工人!

  半車子的人就這麼聊了起來。

  有說自家公社今年年都過不好,不少人在地裏莊稼都收上來之後,還得去地裏翻翻那些沒人要的紅薯。

  有說自己鄰居好幾年都沒買衣服了的。說他鄰居家裏頭四五個孩子只有一條冬褲,那褲子的易磨處,都磨得快剩一層布料了都!

  當下不僅缺糧食,這些布匹之類的生活必需品也匱乏得很。

  小妹從上車後就皺着一個眉頭,似乎難以忍受車裏的環境。可這會兒聽着這些人的話,眉頭漸漸鬆開來。

  她難以想象,兄弟姐妹四五個就一條冬棉褲是個什麼樣的場景。

  同鄉人哀嘆道:“今天老大穿着褲子出門,明天就輪老二出門了唄。只有一條褲子那能咋辦?有些人家連一條褲子都沒有,一整個冬天都得躲在被窩裏。”

  車上這會兒人擠人,正搖搖晃晃的往石門縣上行駛而去。

  不少乘客聽到這番話都沉默了。

  小妹悄悄伏在宋禾耳邊,輕聲問:“姐姐,真的有人家是這樣的嗎?”

  宋禾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咱們宋家莊以前也是這樣的。”

  記憶裏,宋家莊真有這種現象。

  她這話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旁邊的大娃和米寶都聽到了。

  三個孩子不禁看向宋寧玉。

  宋寧玉透過窗戶,遙望遠處青山,似乎在回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她輕輕點頭:“我記得是好久之前了,有戶人家裏生個八個娃。過年的幾天,今天給這個孩子碗裏舀了米湯,明天就給他舀一些米粒。喫得最多的還是地瓜,那地瓜和咱們現在的地瓜可不一樣,再叫你們幾個喫,應該都喫不下去。”

  她在河西公社的待久了,猛地回想起從前的事兒,都像是恍如隔世一般。

  大娃三人有些觸動,原來河西公社之外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