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育幫扶
這兩日她和陳教授早出晚歸,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學校中喫的。
“啪嗒!”
她將電燈開關打開,房間瞬間亮堂。
隔壁的兩個男生應該是聽到宋禾她們的動靜,所以急忙推門出來。
這兩人又是幫忙打水又是幫忙倒水的,這讓陳教授十分樂呵。
宋禾洗完澡後坐牀上,因爲用腦過度和太過疲勞,所以這會兒整個人像死機了一般,眼神呆呆木木的,也不曉得在想些什麼。
今天晚上還算好的,昨天晚上她們回來時,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昨天一天的時間中,大家提出問題,提出意見。難解決的問題經過整理後,放到今天來集中討論。
而今天一整天,就是一場頭腦風暴。
米寶用大白兔奶糖泡了一杯熱牛奶,然後端到宋禾面前。
大娃手勁大,給宋禾捏了幾下肩膀後,她整個人都鬆快許多。
米寶嘆聲氣:“還好咱們的火車票是上午九點多的,要不姐姐你保準得起不來。”
在海市待了四天,他們倆也玩了四天。說實話,還不太想回去。
這裏多舒服啊,每天睡得飽飽的起來,到樓下國營飯店喫個飯,然後到處去玩。
大娃和米寶昨天就坐了一天的公交車,看了一路的海市風景。
這次一走,下回還不曉得啥時候能再來。
宋禾哎一聲靠在枕頭上:“別捨不得,咱們還有一座房子在這裏呢。”
這兩天她爲啥能堅持下來,就是因爲每到疲倦睏乏之時,她就想一想浦東的那套大房子。想想房子拆遷後,想想房子回遷後,想想她有一沓浦東陸家嘴房產證後……
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妙生活啊!
她這人思想境界比不過共同開會的其他人,其他人情緒高昂,一整天的會下來根本看不到任何疲憊的感覺。
宋禾不行,她得有個東西提着神,要不腦子都要直接宕機罷工了。
房子……
房子……
她現在滿腦子都是房子。
米寶又給宋禾倒了一杯溫水,坐在牀邊椅子上道:“說起房子,我們今兒碰到謝昭慶了,拜託他這兩年幫忙看一下房子。”
宋禾閉着的眼睛突然睜開:“你們又去浦東了?”
米寶點點頭:“我們偷偷跑去看那家人遷走了沒,結果還沒遷走,我們就沒能進去看。”
只是今天沒走,過兩天也得走了。
當時他們看到這家人的行李擺滿院子,正忙前忙後地整理東西。
米寶想起那家人興高采烈的模樣,忍不住望着窗外嘀咕說:“浦東的房子,以後真的會漲嗎?”
跟米寶有同樣問題的還有謝昭慶。
黑暗的夜晚中,隔壁院子卻燈火通明。
笑聲說話聲不時穿到他們家來,聽得人心裏其實有點兒煩躁。
如今浦東的人,誰不想去浦西啊。
他爹媽回來後得知他用那份工作換了房子,又用房子換了十多張紙,氣得好懸沒有暈過去。
謝昭慶解釋了好幾個小時,保證明年能賺到買浦西房子的錢後,他們才勉強定下心。
可他自己心中也忐忑不安,不曉得自己這個工作換得值不值。
但這麼一出事兒,倒是讓他改變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等搬到浦西后,浦東的房子也不賣了。
不知道爲什麼,他想起宋禾寧願虧錢都想要房子的操作,就莫名其妙地想學她。
第二日,清晨。
宋禾還在睡夢中時,兩個小孩已經起牀整理行李。
等到八點鐘時,一行人出發去火車站,九點準時登上火車,熟悉的“哐當”聲又在耳邊響起。
他們來時一身輕鬆,回家的時候臥鋪車廂一側堆滿了他們的行李。
陳教授看了都不禁咂舌:“你們這是買了多少東西,居然還有兩大袋的棉花!”
宋禾笑笑:“我家小妹今年得去外地上學,想着給她做一牀新棉被去。”
她們家的棉被睡了有幾年,保暖性差了許多。宋禾記得自己有年去常沙旅遊時就碰到了下雪天,那真叫一個冷。
她們家到了冬天會點火爐,晚上時被窩還有暖手瓶放着。
可出門在外,肯定沒有這種條件。小妹又是個怕冷怕得不得了的。在沒有暖氣的地方,棉被要是還不厚,那可怎麼過冬啊?
陳教授聽完倒是點了點頭:“確實,要是不給她準備好,到時候太冷了,小姑娘都不曉得上哪兒買棉被。”
接着她又看了看一包包的布料,好奇問:“你這不會也要把新被套給小妹做一牀帶去吧?”
要不怎麼會買這麼多布料,難怪宋禾先前和她換了好多布票。
“哎,別說,我還真沒想起這事兒!”
宋禾突然起身,點數一下布料:“我原本是想把這幾年的布料都一口氣買好的,但是把新被套給忘了。”
她家的被套都睡了好多年,再加上勤換洗,所以被套看着十分老舊。
但是,讓小妹帶去學校的被套還真得新一點兒。
小姑娘嘛,你拿一套新被套給她,肯定比拿一套打滿補丁的被套給她會更加開心。
窗外景色不斷變化,火車“哐當哐當”地往前開着。
這一次,大娃和米寶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第二天時,臥鋪車廂就又來了兩個人,他們兄弟倆就得回到自己的硬座上去。
次日中午,火車到達平和縣。
即使宋禾三人多麼捨不得海市,多麼想再玩幾天,可當踏上平和縣土地的那一刻,他們心裏卻驟然安定了。
有些奇怪,總感覺平和縣能讓人安心。
回到家中還沒坐一會兒,宋禾就帶着這次的會議報告找到唐主任,跟他說了要擴大招聘和招生的問題。
招聘是招學校的老師,招生則是招學校的學生。
宋禾剛進入辦公室時,唐局長拿着一張報紙,臉上難得露出這麼燦爛的笑容。
他親自拉開一張椅子,又親手倒了一杯茶水,和藹可親道:“小禾回來了,快坐快坐,真是辛苦你了!”
宋禾一激靈:“局長您有事兒就說,您這樣我都不敢坐下了。”
領導大多都是這樣,有什麼棘手的、工作之外的事兒要找你之時,臉上總是會露出八百年難得一見的笑容。
宋禾心想她這次剛從海市回來,一場大會還沒讓自己徹底緩過神來呢,有什麼麻煩事兒她肯定是不接的。
唐局長笑眯眯地把報紙推到她面前:“你瞧瞧,這報紙上是什麼?”
宋禾一愣,趕緊拿起報紙。
唐局長喝口熱茶,忍不住誇讚道:“你咋就那麼能呢,這麼多人拍照都能擠到中間去。你看看這密密麻麻的人裏,是不是就你腦袋最大最顯眼!”
宋禾:“……”
唐局長這話是在夸人,但是她聽着怎麼這麼不對勁呢?
什麼叫她腦袋大?
只見這張報紙的最中央印着一張照片,照片上密密麻麻的很多人。這些人整齊站在海市師範學校中,每個人臉上都帶着笑容。
但要說最顯眼的,除了站在c位的趙慈雲外,那就是站在她旁邊,笑容無比燦爛的宋禾了。
宋禾很驚訝,驚訝的是這照片竟然這麼快就登了全國報紙。
這是她們開會的第一天照的,這纔過去幾天呢。
唐局長指着報紙上一行字道:“你看看,這裏寫的是‘來自源陽市平和縣的宋禾’,直接點到縣了!小禾你是不是跟人家記者認識,要不他怎麼還特意用了一大段話寫你提起的這個什麼、什麼給幼兒園老教師們進修學習的機會……”
宋禾無語:“我可壓根就不認識人家記者,這分明是我提的建議好,人家記者纔會報道的。”
說完,她又低頭繼續看文章。
文章很長,把這場會議總結得十分到位。裏頭不但具體提了她,提得更多的還是來自蓮花鄉的那位李老師。
而且報紙背面的一篇文章就是趙慈雲寫的,她在文章裏也提了宋禾,提了河西公社幼兒園的科學課程,但主要說明的還是蓮花鄉。
一張報紙驚起千層浪。
在會議結束後,在報紙出來後,蓮花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更多的,和蓮花鄉一樣的地方也被人注意到。
唐局長笑着笑着就不由得嘆聲氣:“並非所有地方都跟咱們平和縣一樣。在喫不飽,穿不暖的地方,接受教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他不是平和縣本地人,老家在一個窮困的地方。讀書沒得讀,上學沒得上。
後來機緣巧合被選入部隊中當了兵,自己的命運,甚至全家的命運這才發生改變。
宋禾心頭突然一動,問道:“咱們平和縣算是挺富裕的吧?”
唐局長意外看了她一眼:“那可不,要說全國的富裕縣,咱們平和縣肯定能排到前百!”
宋禾震驚:“才前百?”
“什麼叫‘才前百’?”唐局長放下杯子,掰起手指好好給宋禾說道說道,“首先咱們這個省這個市就不算個富裕省富裕市,你也去過源陽市,前兩天又去了海市,兩者的差距大吧?”
宋禾點點頭。
“可就算如此,咱們平和縣老百姓生活狀況,得比那些富裕省市的縣城好上不少!”唐局長又說。
平和縣爲何能在短短十多年裏發展迅速?
一是因爲地理位置極好。
這裏的地理位置指好幾個方面,比如說每個公社都擁有大片農田,除了農田外還有寶貴的山林資源。
農田多,水源充足,這就代表着他們這個地方的糧食肯定不少。沒有特殊狀況,老百姓還真不會捱餓。
而那延綿不絕的山呢?則是提供了另外一種賺錢途徑。河西公社不就是那樣嗎,每年靠着竹蓀,賺了多少錢啊?
聽說他們的竹蓀如今不但銷往大城市,去年時更是銷往港城,狂攬好大一筆錢。
嘖嘖,如今河西公社不但要修建初高中學校,還又要修路了。
那馬路修的又齊整又寬敞,比縣城裏的路都要好。
河西公社有竹蓀,其他靠着竹林的公社也有樣學樣,也去種竹蓀。沒有竹林的呢,就種其他農副廠品,總之過得都不錯。
以前沒調查不知道,去年年末縣裏調查時可是嚇了一大跳。
就平和縣下屬的幾個公社中,全部社員都清了賬。
也就是說,這幾個公社中,沒有一戶人家欠了公社的錢、欠了隊裏的錢。甚至家家戶戶年底都有錢分,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個結果市裏的人還不太相信,特意派了調查員下鄉,調查過一遍後不服都不行。
河西公社的更是誇張,人均收入竟然比縣裏的老百姓還高!
要知道他們縣城老百姓已經算是富裕的了,這裏就要說到第二個地理條件。
他們平和縣是兩條鐵路的交匯之處,得益於鐵路的建立,他們整個平和縣就直接被盤活。
唐局長就覺得自己無比幸運,底下幾個公社建幼兒園的建幼兒園,建小學的建小學。
如今縣裏又有一所中專學校,附近幾個縣哪裏有這麼多學校?
這是人在家中坐,政績天上來!
好幾個月了,他睡覺時睡着睡着都能笑出聲。
唐局長話中時而流露出來的嘚瑟,宋禾當然能聽得出來。
該說不說,唐局長這人確實是幸運。他剛上位,就恰好碰上平和縣經濟騰飛。僅僅只是附近公社新建的小學中學數量,都能讓他在全省的幹部中脫穎而出。
想必過不了多久,他就得高升了。
也正是因爲平和縣財政寬裕,宋禾心中才起了這麼一個念頭。
她猶豫再三,還是說道:“局長,我說一個提議,就是不成熟的一個提議。”
唐局長揮揮手:“你說吧,你這人能把不成熟的提議說出來?肯定心裏琢磨過好幾回了吧。”
“還真不是,我是剛剛纔起的念頭!”
宋禾看了眼門口,然後小聲道:“您說咱們平和縣這麼富裕,那能不能和蓮花鄉這種地方形成對點幫扶?”
說着她趕緊解釋:“我也不是指經濟,我說的是教育!”
唐局長愕然,隨後若有所思,傾耳道:“你繼續說!”
宋禾看他這副模樣,就曉得他有了興趣,而且還能接受自己的提議。
於是,她乾脆大膽一點兒,直接道:“我說的教育幫扶不僅僅是送些書本給蓮花鄉這種地方,更得設立幾個名額,接納那裏的學生來咱們這兒上學。比如說咱們的幼師學校,可以適當性對她們放低一點要求,更得承包了這些人的生活費。”
唐局長聽了久久未說話,瞪着眼看着桌上報紙,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大約幾分鐘過去了,他突然喃喃道:“對點幫扶,是個好辦法啊。”
一個月後。
不曉得唐局長是怎麼操作的,他們平和縣幼師學校突然加了二十個名額,其中十個給蓮花鄉,另外十個給同樣貧困的江水鄉。
這事兒還上了報紙,源陽日報上重點報道了平和縣的這個政策,並且加以鼓勵。
除了名額外,更送了許多書本、鉛筆本子給蓮花鄉和江水鄉的學校。
縣裏大約是被教育幫扶的想法給點通了,在不久之後,還提出一個經濟幫扶。
不但派人去其他貧困縣進行友好交流,還讓這些縣的人來平和縣學習他們這裏的發展模式。
這段時間平和縣很熱鬧,是上報紙的那種熱鬧。
百姓們都對平和縣上報紙的頻率感到麻木了,前三次還很驚喜,後邊幾次就再沒什麼觸動。
但平時聊天說話時,還是會驕傲提起這件事兒。
時間快進到八月底,宋禾沒有參與這份熱鬧,而是在家中幫小妹收拾行李。
小妹昨兒終於從興隆縣回來了,再過幾天,她就得開學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