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真正離別

作者:大鵝踏雪泥
高考完後,宋禾收拾東西準備去首都。

  這天晚上,窗外飄着雪,他們一家人在客廳中打火鍋喫。

  宋禾夾了一筷子牛肉到鍋裏,燙個十幾秒後夾出來滾一遍碗裏的沙茶醬。

  他們七個人裏,只有宋禾和陸清淮願意蘸沙茶醬,姑姑大娃幾人蘸一次後就再也不蘸這醬了,說是喫不來這味兒。

  宋禾有些無法理解,她尋思着這沙茶醬好像也沒啥奇怪的味道吧?

  他們是明兒的火車票,這次去首都,得把大娃和米寶也一塊兒帶去。

  鍋中沸騰,白霧瀰漫散開,在昏黃的燈光下,所有人的面容都朦朦朧朧的。

  宋寧玉嘆息:“我還記得你們剛來那會兒是啥樣的,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你們四姐弟都要上大學了。”

  想當年她剛生完石頭,纔出月子,幹活中途回家餵奶時,碰到了小禾她們姐弟四人。

  宋寧玉突然淚目,笑笑說:“小禾你自己恐怕都忘了,當年你們幾個瘦的跟個竹杆一樣,臉還黑黢黢,我大老遠地也不知爲啥就把你們給認出來了。”

  她聽到小禾喊那一聲“姑”,心頭莫名就酸得厲害,即使幾個小孩瘦得脫了相,髒得看不清人樣,她也一眼確定這就是她的侄子侄女們。

  那瞬間,感覺天都塌了。

  宋寧玉想到往事,心還是一抽一抽疼。

  宋禾不禁露出個笑,說實話,她還真忘了自己當年是個什麼樣,只是對那段逃荒經歷刻骨銘心。

  估摸着,自己當時就跟乞丐沒什麼差別。

  陸清淮又幫宋禾燙了牛肉,放她碗裏,有些心疼她。

  他小時候過得悲慘,可沒想到她過得更慘。自己在遇到俞老師後起碼能喫飽穿暖,即使是在那三年裏,他因爲有俞老師在,也沒受多大的罪。

  宋寧玉抹抹眼淚,靠在椅背上,側頭透過窗戶看向遠方。

  良久,她輕聲說:“要是你們幾個都能上大學,那爹孃哥嫂他們不曉得有多高興。”

  大娃突然鼻尖發酸,給姑姑碗裏夾了個魚丸,轉移話題說:“姑你快些喫,魚丸熟了。你喜歡喫魚丸我往後到沿海的城市給你買,聽說那兒的最正宗。”

  宋寧玉哎呦一聲,笑了出來:“可以,往後我就等着大娃你給我買魚丸。你們幾個裏在錢這方面上我是最不擔心大娃,他就是個錢褡子,保準是最會摟錢的那一個!”

  說着,她又問:“大娃是要報哪個學校?我聽人說有學校專門教人家怎麼掙錢的,這是什麼個說法?你們幾個剛剛不是、不是那啥估分了嗎?大娃能報哪所學校?”

  這話說完,所有人都盯着大娃看。

  宋禾也好奇,她和大娃米寶剛剛對了下答案,又讓陸清淮給改了一下,幫忙估個分。

  估分的結果就是大娃考得很不錯,絕對是超常中的超常發揮。

  大娃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態,紅着臉扭捏道:“我想考經濟學系……”

  他沒說要報哪個學校,估計是想報的學校自己心裏也沒什麼把握。

  宋禾猜他首選的肯定是首都大學的經濟學系,不過大娃這次雖然超常發揮了,可想要上這種頂尖的名校,分數還是有點危險的。

  她又瞧他今日喫火鍋都喫得心不在焉的,就曉得他心裏也在糾結着呢。

  其實她自己也有點糾結。

  這次,她還要上師範嗎?

  就如同趙慈雲老師堅持認爲自己是一名幼師般,宋禾也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名幼師。

  可她要是報了師範院校,又去讀一遍幼師,然後等着學校分配工作,那對她來說豈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於是她就有點兒進退兩難了。

  宋禾心裏隱隱有個想法,她上輩子在上大學時就有一個夢想,那便是開一家完全屬於自己的幼兒園。

  上輩子的幼兒園就是園長開辦出來,用於呈現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育兒理念。

  在幼兒園中,不論是教學手段還是教學方法全由你自己掌控。

  宋禾這麼多年來,從事過一線教學,又在師範學院當了幾年的老師。也就是說她帶班經驗和研究經驗都很是充足,自己心中自然也產生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理念。

  當初師範學院旁的附屬幼兒園是公家的,再加上時代的限制,她也不能大刀闊斧地把自己理念搬進去。

  但那場大會馬上就要召開了,等會議結束後,整個社會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宋禾上個四年學,然後用積蓄建一家屬於自己的幼兒園,一傢俬人幼兒園。能夠有場地讓她施展自己的想法理念,那可真是太好不過了。

  她當年羨慕學姐有好幾套浦東的房子,能夠隨心所欲的生活,能夠毫無顧忌地幹自己想幹的事業,宋禾覺得她如今應該也可以。

  那她若是要開辦幼兒園,自己本身得具備什麼條件?

  首先是有錢。

  宋禾有自信在大學四年中賺到開辦幼兒園的錢。至於改革開放的這股東風過去,那也沒關係,到那時就是房價飛漲的時候了,剛巧她還有浦東的那麼多塊地。

  緊接着就是有能力。

  這畢竟是開辦一家幼兒園,幼兒園除了是學校外,本身也是企業。除了要有教學能力外,管理企業的能力也該有吧?

  而管理……

  宋禾心想難不成她要和大娃去讀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系?

  艹!

  宋禾嘴裏頭牛肉不香了,表情頓時十分複雜。

  ——

  喫過晚飯,快速洗了下澡,然後早早躲到房間中。

  沒一會兒,陸清淮拿着一個本子進來了。

  宋禾姐弟三人心中對自己的分數多少是有點兒數的,但大妞和石頭卻半點兒底都沒有。

  下午宋禾他們在估分時,這姐弟倆人就在房間中默寫試卷上的部分題目。

  遇到忘記的題目,宋禾姐弟三人就幫他們補起來。

  等補完題目了,他們再按照印象做一次,然後讓陸清淮完整改一次。

  這不,陸清淮就帶着兩人的分數進來了。

  門口陸清淮問:“姑姑,你們睡了嗎?”

  “沒呢沒呢,進來吧!”

  宋寧玉立刻起身,她心中萬分緊張。

  等陸清淮推門進來的那一刻,宋寧玉緊緊盯着他問:“大妞石頭兩人考得怎麼樣?”

  陸清淮面上有些爲難:“他們兩人算是正常發揮,上個專科是夠了,上本科是有點懸,到時候得看運氣。”

  話音剛落,宋寧玉便長舒一口氣。

  她一個沒站穩坐在牀上,拍着胸脯道:“能上專科已經是祖宗保佑,我就想着他們姐弟兩人能上大學能分配工作,不拘是專科還是本科,只要能分配工作一切都成!”

  如今李家村富裕雖富裕,但鄉下人還是覺得城裏的鐵飯碗是最好的。

  宋寧玉也這麼認爲,尤其是那種輕鬆坐在辦公室裏,不要下地幹活的鐵飯碗是最好的。

  陸清淮:“……”

  要求這麼低的嗎?

  他不禁看了一眼宋禾,宋禾聳聳肩。

  陸清淮想了想又說道:“姑,我覺得大妞和石頭兩人還是能拼一拼本科的。如果想要讀本科,那就儘量去報師範類院校、醫學類院校和農業院校,這幾類院校都是優先錄取,他們沒準還能上去。”

  宋寧玉認真聽着,不斷點頭記下。

  大妞和石頭也從對面房間走過來了,他們整個人似乎輕鬆許多。

  兩人一聽自己還有可能上本科,立刻又打起精神,表情帶着些許期待。

  等陸清淮說完,宋寧玉立刻好奇問:“師範院校是不是當老師的,就像咱們縣的師範學校一樣。”

  一旁正在泡腳的宋禾點點頭:“從師範院校出來後不一定是要當幼師,其他老師也可以。比方說初中老師或者高中老師,而且一般會分配到城裏。”

  如今各行各業人才短缺,第一屆大學生畢業後,必定會先滿足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

  宋寧玉又問了:“那醫學校出來就是當醫生?農學校出來就是種地?”

  宋禾撲哧笑:“其實,也可以這麼理解。”

  陸清淮“嘖”一聲:“姑您別聽小禾這麼講,只能當醫生,或者只能去種地都太過片面。學醫出來還能製藥,種地學的是科學種地……”

  宋寧玉皺眉,忍不住打斷他:“那就一個開藥,一個還是種地。”

  陸清淮:“……”

  “哈哈哈哈哈!”

  宋禾笑得躺到牀上錘牀:“姑,反正您就記着,學醫出來,大概率就是去醫院工作。學農業出來,一般來說就和幾年前來咱們村指導種竹蓀的那羣人一樣。”

  宋寧玉一拍大腿:“小禾,你要這麼說我就懂了!”然後看着大妞姐弟倆人,“你們現在說說,到底想上哪種大學?”

  石頭這次難得搶答:“農業!”

  宋禾微微點頭,心中覺得像石頭這種性格,確實該去搞農業。

  他憨厚老實,能喫苦能堅持,從小在農村長大,跟着強子姑父田裏地裏、山上河中到處亂逛,學農業再合適不過。

  不過這種時候宋禾不出聲,畢竟選擇專業是件大事,還得由石頭和姑姑兩人決定。

  她本以爲姑姑應該會不同意的,哪知姑姑思考幾分鐘後,突然“嗯”了一聲。

  宋禾:“!!!”

  她忍不住撐着手坐直身體,驚訝看着對面的姑姑。

  陸清淮也沒說話,他默默走到宋禾身前,宋禾十分自然地將腿從水桶中擡起來,然後陸清淮就拎着桶走了出去。

  宋禾有些想不通,姑姑是農民,她的願望就是讓兩個孩子當工人當幹部,喫輕鬆飯。那現在,她怎麼又答應了石頭想報農業專業的想法?

  石頭說完,大妞就接着說:“我學醫,我不當老師。”

  宋禾又忍不住看大妞一眼。

  按她思考,學師範應該是最好的,這姑娘怎麼會想學醫呢,學醫多累呀。

  大妞:“我實在不能當老師,我要是當老師了,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往小孩屁股上甩巴掌。”

  叔叔家的小堂弟就很鬧騰,老師三天兩頭上門找叔叔嬸子家訪,大妞看着都覺得害怕。

  宋禾這下子實在忍不住了:“學醫也得應對病人的,這可不比應對學生輕鬆。”

  大妞驚訝:“咋,病人也很鬧騰嗎?我手上有針,病人不得怕我?”

  她去醫院時就賊怕醫生,醫生說啥她都聽的。

  宋禾艱難地扯出一抹笑,依稀記起她學醫的發小每天晚上對她抱怨學醫的生活。

  說着說着,她發小還在電話那頭大聲嚎哭了,簡直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這是她發小經常說的一句話,她說當初就腦子進水聽了家裏親戚的建議學了醫,如今感覺自己的人生都黯淡了呢。

  宋禾想了想,還是說:“你考慮清楚就好,主要還是看你對哪個專業感興趣。”

  大妞興奮道:“那我就學醫了,我覺得那身白大褂特好看!”

  宋禾靜默,等陸清淮又從鍋裏打了一桶熱水來時,她把腳伸回桶中,重新躺在牀上。

  對於學醫宋寧玉倒是沒有意見,反而很高興很支持。

  宋寧玉興高采烈道:“學醫成,學醫好!往後咱家人生了病,都不要去醫院了,直接找咱們大妞!”

  大妞笑得燦爛:“可以!”

  宋禾兩夫妻:“……”

  晚上,雪花紛飛,把院子裏脆弱的樹枝給壓折,發出輕輕的“咔嚓”聲。

  這讓宋禾想起在李家村的雪夜。

  那是她們姐弟幾個在李家村過的第一個冬天,那年冬天極其寒冷。

  她們姐弟四人躺在一張牀上,每天睡覺前說着悄悄話,睡覺後全部人擠成一團。你的腳放在我身上,我的手放在你身上,被子不厚,被窩暖的很。

  大雪也將窗外的竹枝給壓斷了,驚得宋禾半夜甦醒,心臟狂跳地趴在窗前,生怕是自己院子裏進了人。

  今年冬天的雪,似乎和那年一樣大。

  宋寧玉母女倆在燈光下說着話,時間漸漸進入深夜。

  準備睡覺時,宋寧玉脫了衣服朝着了宋禾走了過來。她今天不和大妞睡,反而要和宋禾一塊兒睡。

  宋寧玉和宋禾靠在一起,不停地念叨着讓宋禾去了首都後,一定要給自己買一套房子。

  她知曉侄女不想生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就得有一套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房子。

  她側着頭,悄聲說:“剛剛小陸在,許多事兒姑不好說。姑也不是讓你防着他……這咋說呢,就跟我當年嫁到李家村來,你大爺爺給姑塞錢,讓姑別把錢交給你姑父一樣。”

  宋禾點頭:“我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對!就是這樣。”宋寧玉發出輕笑,“不過呢,夫妻之間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你們現在都應該互相扶持。我總見你吩咐人家小陸做事兒,做飯洗碗、燒水端水,剛剛連洗腳水都是人小陸給你倒的……”

  宋禾:“我考完試,特累。”

  “哎,咋能這麼說,小陸這幾天纔是累得夠嗆,整天給你們講題目,下着大雪又出門等你,我都感覺他嗓子啞了。你明天泡些金銀花茶帶上火車,曬乾的金銀花也帶到首都去。哦還有蜂蜜!對了我那天來的時候帶了五斤野蜂蜜來,你明兒也帶上,以後可以泡來喝。”

  宋寧玉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從如何做個好妻子,說到身體哪裏不舒服了得喝什麼草藥,又讓宋禾保養好身體,不能太拼命。

  最後,宋禾實在受不了了,轉移話題先發制人問:“姑,你怎麼會捨得讓石頭去學農業啦?”

  宋寧玉沉默一會兒,深深嘆氣。

  她說:“石頭這孩子從小就沒見他對什麼東西很喜歡,除了種地外,也沒見他在哪一方面很厲害。”

  小禾喜歡和小孩兒玩,喜歡在幼兒園裏教書,她自己也有這個本事,在還沒考上大學時,就一步一步走到了中專校長這個位置。

  要她說,小禾就是天生喫這碗飯的。

  一樣的人,還有大娃小妹和米寶。

  大娃會做生意,即使現在國家不讓私人做生意,大娃也能幫着公社做。

  聽公爹說,大娃那張嘴皮子在做生意時很靈活,從他帶隊去銷售後,次次訂單都能超額談成,公社的練主任都誇過好幾次大娃。

  小妹就更不必說了,宋寧玉尋思着,小妹或許是家裏幾個小孩中最不需要人擔心的。

  她腦袋瓜子聰明,明明比大妞還小一歲,可她大學都要畢業嘍!

  小妹這滿肚子的知識,聽說是專門給國家做研究的,她端的不是鐵飯碗,而是金飯碗。

  最後一個就是米寶。

  說實話,宋寧玉一直就覺得米寶很像個大孩子,比一般的孩子要成熟很多。除了成績不錯外,看不出來他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

  但公爹幾乎每天都要誇米寶。

  是每天!

  只要公爹帶着米寶出一趟門,回來後就把米寶誇個不停。

  他說米寶這孩子絕對有大出息,宋寧玉挺好奇的,好奇米寶到底有什麼出息。

  李家村裏這一輩的孩子都不錯,石頭在其中顯得就有些平庸。

  要非說石頭喜歡啥,那就跟他爹一樣,喜歡種地。

  宋寧玉萬萬想不到,如今大學裏都有教人種地了嘿!

  石頭學就學吧,他這種性格,宋寧玉反而還很害怕把他留在城市裏頭。

  宋寧玉把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宋禾有些驚訝:“沒準人家畢業後會被分配到農業局去呢?”

  “哎,這是政府的崗位,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也曉得這種崗位一般人進不去。石頭這麼一個不會說話,腦袋瓜子又很簡單的人,哪有本事能拿到這麼好的崗位呢?”宋寧玉說道。

  宋禾心想那倒不一定。

  不過她也沒多說,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然後慢慢進入夢鄉。

  第二天早上八點,宋禾準時起牀。

  吃了個早飯後,他們把行李收拾好,等到早上十點,一行人提着行李往火車站走去。

  宋寧玉三人站在家門口揮手,眼睛一刻不眨地望着宋禾他們的背影。

  “路上千萬要注意安全,小陸你們幾個得照顧好小禾!”宋寧玉大喊,“小禾,我會幫你把房子收拾好的!”

  “曉得了!”

  宋禾身體裹得嚴嚴實實,圍巾帽子手套都戴了起來,轉身衝着姑姑三人揮手。

  她是1960年來到平和縣的,如今1977年,她要離開了。

  他們踏上開往首都的火車,心中對首都生活期待的情緒,和對平和縣不捨的情緒在不停交雜着,讓人心中又開心又失落。

  這大概就是離別,是真正的離別。

  因爲他們此次離開平和縣後,往後再回來,便是探親和小住。

  宋禾把平和縣當成第二故鄉,對大娃和米寶來說,平和縣亦是第二故鄉。

  和故鄉的離別,總是讓人無比惆悵。

  因爲平和縣是養育他們的地方,是他們成長的地方,這裏有着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