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破浪號的探險之旅(4)
“破浪號的突然到訪,其影響不亞於另一個時空,1853年米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裏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
宋洲的艦船扣響了愚昧落後的腳盆國門,爲腳盆人民帶去了價廉物美的現代工業品,同時貫通了腳盆金銀流向宋洲的運河……”
以上文字,見於史永仁呈給中樞的彙報。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破浪號由於噸位太大,無法在攝津國尼崎城靠岸停泊,只能像等蹲位的便祕患者一樣,在海灣裏焦急徘徊。
城中商人們見此一幕,紛紛走到岸旁圍觀,高聲議論此船爲何能造得如此巨大,究竟來自何處,船上有何貨物。
就在喫瓜羣衆聊得起勁時,一羣武士護着一位相貌俊朗的中年人走到了碼頭邊。
中年人乃攝津國的守護代,名叫藥師寺長忠,是細川氏本家京兆家的家臣。藥師寺長忠、藥師寺元一、安富元家等一干人,是家督細川政元執政的核心力量。
細川政元出生於1466年。西元1473年5月,其父細川勝元暴亡,年僅8歲的細川政元繼承家督和丹波國、攝津國、土佐國守護之位。1478年7月,細川政元元服(行冠禮),開始親政。
藥師寺長忠向手下足輕命令道:“趕緊派人去詢問此船來意。”
“嗨咦。”足輕領命,急忙找船去。
用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巡察的小船返回碼頭。這時,從小船中走下一個皮膚黝黑,身材健壯的陌生武士。
藥師寺長忠一臉詫異,不知這武士是何來路,卻見武士下跪行禮道:“在下宮本雄二,見過守護代大人。”
緊接着,武士簡明扼要的講了自己如何在海上遇難,又如何漂泊至占城的經歷。
藥師寺長忠像是聽傳奇一般,聽完了宮本雄二的講述。他將信將疑地扶起宮本雄二,連忙問道:“海灣中的巨船從何而來,所謂何事?”
宮本雄二急忙答道:“此船從南洋而來,目的是爲了和家督大人建立貿易聯繫。”
藥師寺長忠道:“若是如此,快去請貴客上岸一敘。”
待宮本雄二馬不停蹄地前往破浪號通傳,藥師寺長忠暗自向一足輕頭交代,命其調查宮本雄二的來歷是否屬實。
尼崎城歷史悠久,1394年至1428年便開始築城。
眼下的尼崎城還不像後世那般繁華,除港口地段有些店鋪外,周圍一圈都是低矮的庶民屋。
與尼崎一河相隔的區域,爲後世有名的大阪。1542年,第10代法主證如在石山建成石山本願寺,而後寺下町逐漸形成大阪城前身。
尼崎城裏的百姓對史永仁一行人的到來,既感到恐慌,又感到好奇。他們很少見到身材高大,服飾迥異的外邦人,今日也算開了眼。
在藥師寺長忠的授意下,史永仁一行人住進了特意空出來的一處官舍,由宮本雄二告知,攝津國守護代會在第二天上午與其面談。
宋洲想與細川氏建立良好的貿易聯繫,光憑空口白牙自然不成,還需幾樣夠分量的敲門磚。
史永仁這次帶來的敲門磚有三樣:一樣爲火繩槍,一樣爲板甲,最後一樣爲提煉金銀的技法——改良版的吹灰法。前兩樣是爲喜歡打生打死的武士準備,算投其所好,最後一樣纔是別有用心。
從官舍中出來,宮本雄二在城中有意打聽來自有馬郡的消息,可一路問詢都未遇見同鄉的商人。
史永仁已允諾,在忙完貿易之事後,會讓宮本雄二返鄉尋找親人。宮本雄二也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便來到一家酒屋喝酒解悶。
“今年也就如此了,不知明年的稅會收幾成。”
“這幾年無戰事,商稅想必不會再加吧。”
“若是再打,我們生意難做,農民更加活不下去。”
“你們有沒有聽說,有馬郡發生了土一揆。”
幾個商人模樣的男子圍坐在一張小桌前,長吁短嘆。
耳朵十分敏銳的宮本雄二聽到了關鍵詞,湊到商人們面前,說道:“諸位,不知能否叨擾?”
“閣下是?”一商人瞧着宮本雄二的相貌,雖是一身常服,卻透着武者的氣質。
“在下不過是個在外走海的商人。”宮本雄二解釋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在下不過是個在外走海的商人。”宮本雄二解釋道。
“原來是做大買賣的商人。”
“這買賣如何有大小之說?”
“閣下想必在外日久,不知其中的門道。這堺商中,做行腳商的屬於最低一階,其次就是坐地商,最高一階就是如閣下這般的走海商人。”猴臉商人如數家珍道。
宮本雄二裝作一副受教的表情,恭維了猴臉商人幾句。隨後旁敲側擊,問了問關於有馬郡土一揆的事,特別是三田盯的情況。
猴臉商人說得盡興,就將土一揆的事一五一十的詳說了一番。
土一揆指腳盆室町時代中後期的一揆民變,參入主體是受不了苛捐雜稅的農民或小商人。
室町時代中期商品經濟得到發展,但貧困農民也隨貨幣經濟發展而增多,經營高利貸的富商以抵押土地和動產爲條件實行高利貸,造成大量農民和小商人傾家蕩產,矛盾逐漸激化,活不下去的農民爲了讓幕府頒佈取消高利貸的德政令而發動了一揆。
有馬郡土一揆的事很簡單。打仗的這些年,農民在大名土地上的勞作收成幾乎全交,爲了養家餬口,農民偷偷開墾了一點零碎地,種糧食。如今沒有戰爭,大名的田稅不曾減少,還有富商們的高利貸壓榨,今年有馬郡又運到天災,農民們爲了活命,只能鬧一揆了。
聽到不是三田盯發生土一揆,這讓宮本雄二心中鬆了一口氣。得知這些年來,攝津國的田稅絲毫未減,這令宮本雄二不由得咋舌。
宮本雄二知道在金蘭港,新到的漢人移民口糧由宋洲全包,百姓只用在國營農場出力,就能在食堂喫飽。
宋洲與腳盆兩相對比,讓宮本雄二心底突然升起了一股失落感。連他自己都未察覺,他這個曾經領“民脂民膏”的武士,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也關心起百姓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