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黃金時代(9)

作者:真難得糊塗
渦河右岸。

  西路軍攻克南直隸宿州後,又揮師北上,準備度過渦河,經河南,返回河北,與東路軍在霸州匯合。

  正搶渡渦河之時,從南直隸方面包圍過來的明軍已纏上西路軍的尾巴。此時西路軍雖號稱擁兵二十萬,但實際真正能打的兵力只有兩部人馬,一是楊虎、劉惠(劉三)招募的響馬騎兵,二是胡彪族弟胡二郎招募訓練的胡家軍,共計萬人出頭。

  起義軍只有在運動戰中才能取得優勢,明軍將領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應對辦法,想將起義軍圍困於一地,沒有物質補給的起義軍,屆時只能活活餓死。

  此危急關頭,胡二郎主動請纓,率領胡家軍爲西路軍殿後。楊虎大受感動,另撥五千精兵受胡二郎節制,他與趙燧則緊鑼密鼓的組織人馬搶渡渦河。

  爲了穩住陣腳,不讓明軍猜出虛實,胡二郎每日在營中操練新兵,親率胡家軍出營與尾隨而至的明軍邀戰,還真的一時止住了明軍的追擊勢頭。

  見大部隊陸續過河,胡二郎立即與一衆親隨商議起殿後部隊的撤退之事。

  “要我說,想安全轉移,先得狠狠打痛明軍,再趁其不備,悄然撤退,不然若遭明軍半渡而擊,我們就毫無招架之力了。”一親隨提議。

  衆人聽言,紛紛點頭。

  胡二郎笑道:“我也知要狠狠打痛明軍這個道理,但又該如何去做?”

  “咱們來個日夜輪攻,虛虛實實,等到明軍忙於招架時,咱們再趁夜色轉移如何?”一頭目獻計道。

  “此計可行!”有人贊同道。

  ……

  聽了半天議論,沒人想出啥妙計,胡二郎只得宣佈散會,讓一衆親隨下去準備撤退之事。

  待親隨們離開後不久,胡氏子弟又悄悄返回營帳中。

  胡二郎見人都到齊,問道:“我們的人都確認身份了嗎?”

  “已經確認了,共有327人,他們還帶來了幾箱新式火器。”

  “太好了,他姥姥的,老子早就受夠了舞刀弄槍的氣,現在終於能好好打一場了。”

  “隊長,咱們接下來該走哪步棋?”

  “立即渡河,與西路軍大部匯合,我看那個趙燧還比較審時度勢,只要能說服他,咱們控制西路軍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至於楊虎與劉惠,他二人若不肯老實交權,我們只能動手清理了。”

  人倒起黴來,喝口涼水都塞牙。楊虎作爲一路首領,沒被明軍殺死,渡河時卻不幸落水溺亡,死得極其窩囊。只怕胡二郎也沒想到,他會如此輕易少去一個障礙。

  翌日天剛亮,起義殿後軍營中突然鼓聲大作,胡二郎親率先鋒隊殺出,在明軍寨前邀戰。明軍將領亦不是喫素的,旋即點齊人馬出寨迎敵。

  胡二郎佯裝不敵,帶領敗兵倉皇逃跑,一路還將搶來的金銀珠寶散落一地,那些苦哈哈的明軍士兵哪見過如此多的錢財,不顧將帥的阻攔喝止,紛紛埋頭去撿。

  早已埋伏的數百騎騎兵陡然衝出,趁此時機,胡二郎又率先鋒隊殺了個回馬槍,一時將明軍砍得人仰馬翻,狼奔豕突。

  僥倖逃回寨中的明軍瞬間學乖,無論胡二郎在寨前如何耀武揚威,都堅守不出。

  胡二郎沒再糾纏,返回營地,即刻命令殿後軍天黑後搶渡渦河。

  七月的江淮大地燥熱難耐,難得一見的東南風吹得塵土飛揚,連天際都是一片灰濛濛的。好不容易入夜,惱人的蚊蠅還在騷擾人的清夢。

  一隊人馬趁夜色摸索前進,這些人個個揹着一個長木箱,看起來十分古怪。

  來到明軍寨前,所有人快速卸下長木箱,在地上架好,隨着一聲令下,衆人點燃引火,快步躲到一旁。

  “嗚”的一聲鳥鳴,一道道火焰劃破夜空,飛向明軍寨內,散落的火星片刻功夫就點燃了營帳、柵欄、草料,等一切能燃燒的物品。

  遭受襲擊的明軍營寨頃刻間燃起大火,幾裏之外的胡二郎也看到了天邊的“紅霞”。

  “抓緊時間,趕快渡河!”胡二郎催促一衆親隨。

  “胡帥,你也趕緊乘船過河吧!”一忠心下屬勸道。

  胡二郎擺手:“急什麼,我要等縱火的勇士全都回來,再一道乘船離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胡二郎擺手:“急什麼,我要等縱火的勇士全都回來,再一道乘船離開。”

  經此突襲,西路軍暫時安全擺脫了明軍的糾纏,胡二郎心情暢快了不少。當他渡過渦河,來到扶溝,與大部匯合時,瞧見的卻是全軍縞素。

  “小胡帥到!”大宅中,有人喊。

  胡二郎帶着幾名親隨,走到楊虎靈柩前,上了一炷香。

  主持祭奠的趙燧說道:“多虧二郎殿後,我西路軍才能平安脫險。”

  “都是份內之事,有何可稱道的。趙帥,如今楊帥不幸罹難,這西路軍不可一日無主,還需早日確定統帥人選。”胡二郎有些焦急道。

  “不知二郎可有心目人選?”趙燧詢問。

  胡二郎借坡下驢道:“我自然是力推趙帥您做這個西路軍統帥。”

  趙燧急忙擺手:“我不過一介書生如何能做上這西路軍統帥之位,軍中不少將士推薦劉(惠)帥接任,二郎你意下如何?”

  胡二郎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趙帥,你覺得這明朝是否氣數將盡?”

  趙燧沉思片刻,點點頭,又搖了搖頭,無奈道:“事在人爲!”

  胡二郎慢條斯理,用一副旁觀者的角度分析道:“依我看,起義軍有兩大劣勢,已註定其結局。一爲戰略不明,趙帥曾進言先取河北、河南,擴充兵馬,再佔金陵,重建新朝的方略,奈何起義軍將領多爲北人,他們不願遠離家鄉,幻想攻入京城,做那天子。而明廷命遼東巡撫彭澤、總兵仇鉞緊急調動延綏、榆林邊鎮精兵前來助陣,接下來起義軍要面對的是比京營兵更難對付的邊鎮精兵。”

  “二爲起義軍堅持流動作戰,雖佔了靈活多變的優勢,但劣勢同樣明顯。糧草補給困難一直是起義軍的心頭大患,一旦明軍形成四面合圍,起義軍又遇作戰不利,糧草無法得到補充,剩下只有坐困愁城一條死路。”

  趙燧頷首道:“二郎既然看得透徹,可有解困之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