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當家難

作者:真難得糊塗
新世界69年,西元1548年,七月。

  明朝京城,西苑舊宮。

  天空烏雲壓城,一場雷雨便要將至。

  朱厚熜單獨召嚴嵩入宮,商議起遼東的應對之策。

  “陛下!癬疥之疾不足慮,心腹之患不可留,微臣以爲而今的心腹之患是韃靼!”嚴嵩道。

  “惟中,你也想勸朕與俺答汗議和?”朱厚熜裹緊身上的薄毯,說道。

  眼下,宣府、遼東皆傳來烽火,剛剛走馬上任的嚴嵩亦沒想出什麼好辦法,依舊老生常談,不禁讓朱厚熜有些失望。

  倘若不下獄夏言,他是否能想出好的應對之策,朱厚熜心裏這般想到。

  就在今年三月,夏言因遭嚴嵩誣害,鋃鐺入獄,被打入死牢。

  夏言與嚴嵩的權力爭鬥由來已久。夏言自視甚高,反對朱厚熜沉迷道J,漸漸不爲朱厚熜所喜。嚴嵩抓住機會,一邊進諂言媚語逢迎朱厚熜,一邊暗中與方士陶仲文合謀,中傷夏言。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月,朱厚熜寫敕書給禮部,歷數夏言的罪過。夏言惶恐不安,上書認錯,並乞求告老還鄉,這是他第三次被罷官。

  後來,朱厚熜覺得身邊缺少一個辦事得力之臣,又將夏言召回朝。夏言一回來,就凌駕在嚴嵩之上,批示公文一概不徵求嚴嵩的意見,並大肆罷斥、放逐嚴嵩提拔任用之人。嚴嵩不敢直接與他作對,但對他恨之入骨。

  恰巧此時,俺答因求貢不得,數年接連發兵襲擊明朝延綏、大同和宣府等地,使明軍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朱厚熜是個頑固的主戰派,朝中多數大臣也因華夷之辨、遊牧與農耕的衝突,贊成對韃靼用兵。

  時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軍務的曾銑上《請復河套疏》,建議修築大同西路、宣府東路邊牆,主動出擊河套,俘敵千計,拒絕俺答汗求和。

  面對曾銑的上疏,朱厚熜對收復河套信心不足,夏言及時站出來,支持曾銑,再上《重論復河套疏》。

  嚴嵩抓住這個機會,向朱厚熜進言收復河套會“輕啓邊釁”,對河套之議,夏言獨斷專行,其實並無勝算把握。

  朱厚熜聽信此言,再次罷免夏言,並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一月,將曾銑逮回京師受審,三法司不敢以律論斷,揣摩朱厚熜意圖,以交結近侍律斬,曾銑的妻與子也被判流放二千里。

  曾銑一案是明代的大冤案。史稱“銑廉,既歿,家無餘資。”他自任山東巡撫至後爲三邊總督,復套之念由來已久。其人不光能文能武,還是個武器發明大師,發明了“慢炮”火器(如後世的手榴彈),以及弄出了原始版本的地雷。當時人稱“聞其所制火車地炮等攻具數萬,皆可用”,“規畫措置,種種次第,公非寡謀而輕發者也”。這樣一代名將最終成爲了殘酷正治鬥爭的犧牲品,不免讓人唏噓。

  曾銑被逮回京師時,心灰意冷的夏言陛辭,正準備登船離京。

  嚴嵩擔心其東山再起,先是利用傳言,使朱厚熜“得知”夏言臨走時埋怨、誣衊聖上。接着串通被曾銑彈劾下獄的敗將仇鸞,誣告曾銑掩敗不奏,克軍餉鉅萬,賄賂夏言,意求加官進爵。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夏言被逮捕,抵達通州,聽說了曾銑的罪名,大驚失色。急忙上書訴說自己的冤屈,歷數嚴嵩夥同京山侯崔元誣害自己的七大奸謀,並通過時間線論證了所謂仇鸞的奏疏是嚴嵩僞造。此外,夏言還揭發了嚴嵩貪贓枉法的罪行,指斥他言行不一、奸詐弄權、心懷不軌,希望朱厚熜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朱厚熜收到他的辯疏後,並未就此饒恕。

  嚴嵩由此獲得了這場權力爭鬥的最終勝利。

  如果說夏言是個主戰派,那嚴嵩就是個堅定的主和派,這從歷史上的“庚戌之變”就能看出。

  聽朱厚熜如此問,嚴嵩悉數道:“打仗無非打的是錢糧。今年鞏昌、漢中糧食歉收已定,需要賑濟;黃河、運河河道泥沙淤積已久,亦需要工部安排清淤;再加上邊鎮軍餉……”

  朱厚熜忽然打斷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大明的家,朕看是最難當的!”

  嚴嵩道:“陛下當的是家,做臣子的,當的卻是柴米油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嚴嵩道:“陛下當的是家,做臣子的,當的卻是柴米油鹽。”

  “遼東之事,你們再議議,儘快拿出對策,朕有些倦了!”朱厚熜說完,擺了擺手。

  聽言,嚴嵩連忙躬身告退。

  走出宮殿,屋外的雷雨,傾盆而下。

  嚴嵩冒雨,邁下一級臺階,便被人叫住。

  “嚴閣老!”

  “原來是秦公公,這傘……”

  嚴嵩口中的秦公公便是朱厚熜信任的兩大太監之一秦福。

  秦福,広州三水人,1498年出生,幼時入宮,正德時期(1517年)升爲乾清宮近侍。與另一位太監黃錦相比,秦福並非藩邸太監,但靠着大禮議中的出色表現,朱厚熜提拔其爲正四品御馬監太監。御馬監掌握皇宮禁軍中的騰驤四衛,握有一定兵權,非皇帝親信不可任。秦福直到1543年才離開御馬監,能掌握禁軍兵權近20年,可見朱厚熜對他的信任。

  同樣是1548年,嚴嵩再次登上首輔之位,秦福也升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併兼任提督東廠,到達了一個太監地位的頂峯,兩人之間有沒有勾連,不言而喻。

  “陛下特意命我送的。”

  “有勞秦公公了!”

  “遼東之事,嚴閣老可有應對之策?”

  “眼下不宜在遼東再起兵戈,應當以堅壁清野,控守要隘爲主。”

  “嚴閣老什麼時候對遼東用兵,還望知會一聲,我那幾個不成器的乾兒子,還等着建功呢。”

  “此事,老朽定會放在心上,還請秦公公放心。”

  “對了,明日照例要建齋醮,嚴閣老記得早做準備。”

  “多謝秦公公提醒,歲月不饒人,老朽這記性也大不如前了!”

  簡單閒談了幾句,嚴嵩隨後撐傘離開。

  出了西苑舊宮,坐上轎子,不知行到何處,嚴嵩忽然聽到有人再講曾經流傳於金陵城的貪官《黃世郎傳》,他心裏沒來由的一陣後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