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大饑荒(下)

作者:真難得糊塗
前往冰城,單獨的一掛車廂內,剛剛升任東北總督的苗尹看着從各堡發來的統計數據,只覺眼下的問題十分棘手。鯨屏島(蝦夷島)、庫頁島、東北地區,三地共計96個堡站,近5萬人口需要緊急接濟,而且這個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本土果防部發來的消息,要求東北總督府做好長期應對災害的準備,這對總督府來講,又是場艱鉅的考驗。

  目前各地區的糧倉儲備還算充足,但坐喫山空也不是個辦法,況且南洋新米要避開夏秋季的颱風後才能運抵,在此期間,一旦發生什麼意外,各堡站系統隨時有出現崩潰的可能。

  對於此時投靠過來的土著部落,宋洲不可能拒之門外。幾十年來,東北總督府一直在爲土著的歸化做努力,現在將人趕走,等於將之前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

  苗尹苦笑着,喃喃自語:“這難道就是幸福的煩惱嗎?”

  這時,總督府辦公室主任連博容帶着一臉如沐春風般的笑容,走進車廂,說道:“苗總,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苗尹道:“連主任,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找你相商!”

  連博容打趣道:“哈哈,苗總你先別說,讓我猜猜,是不是糧食問題讓你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犯了難?”

  苗尹好奇道:“我的連大主任,都快火燒眉毛了,你還有心情與我開玩笑。怎麼,看你高興的樣子,難道是有人爲我們排憂解難來了?”

  “還真是如此!夷州剛剛發來的電報,瞭解到我們受災後,夷州緊急擠出了35000噸糧食(約47萬石),近期會擇機派船送來。”連博容道。

  苗尹激動道:“那可真太好了!等這批糧運到,我們的糧食壓力也能大大緩解!”

  連博容深思熟慮道:“光等着別人接濟並不是個好辦法,我們得想法子自救。我看得聯絡夷州趁着颱風未起,儘快多運些鹽來,同時讓鯨屏島、庫頁島加大海魚捕撈,擴大醃魚儲存。”

  苗尹道:“你想的和我差不多,真到了萬不得已時,飼養的鹿、牛、羊都可以宰殺醃製起來,還有那些充當飼料的豆粕也能拿來填肚子!”

  火車經一天一夜兼程,終於抵達了終點——冰城火車站。

  如今的冰城已是東北腹地最大的棱堡城市,聚集於此的人口超過了三萬。

  307團第一營第二騎兵連的士兵得知抵達了冰城,迅速背上收拾好的行囊,跳下車廂,趕往前車尋找自己的戰馬。

  一番有些混亂的集結後,騎兵連士兵紛紛跨馬,率先向目的地烏拉城出發。

  天色微亮,冰城早起的食攤已蒸好了香噴噴的肉包子,騎兵打馬經過,不少人咽起了口水。

  “都想喫嗎?”索爾果回馬,詢問。

  “想!”騎兵們答道。

  索爾果板着臉道:“都給我憋着!誰要是掉隊,回去等着挨罰。”

  爲了節省馬力,騎兵連基本是趕20里路,便休息半個小時。

  出了冰城80裏,衆人看到一片綿延數裏的營地,那是修建冰城至烏拉城(後世吉臨附近)鐵路李朝勞工的營房。

  騎兵連的突然出現引起了李朝勞工的一陣恐慌,好在護路隊士兵趕來確認,發現是自己人,誤會由此解除。於勞工營地吃了頓快接近十一點的早餐,騎兵連繼續趕路。

  翌日下午六點左右,騎兵連抵達了目的地,從海參崴趕到烏拉堡用了51個小時,這個行軍速度在畜力代步時代簡直難以想象。

  在索爾果率領連隊來到烏拉堡的第二天,一隊輝發部的女真人押着從哈達部與建州女真那裏搶來的人丁,前來烏拉城換取物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在索爾果率領連隊來到烏拉堡的第二天,一隊輝發部的女真人押着從哈達部與建州女真那裏搶來的人丁,前來烏拉城換取物資。

  “多爾滿,你們輝發部可真是沒骨氣,現在竟成了外來者的獵犬!”押解的俘虜中,一渾身是傷的漢子諷刺道。

  “少費口舌,你們哈發部也好不到哪裏去,如今還不是明廷的走狗!縱使是天空中的雄鷹海東青,亦要屈服於獵人,既然都是做狗,我們輝發部做大宋的狗,可要比你們強得多!”名叫多爾滿的輝發部勇士說完,得意得笑了笑,美滋滋灌了口剛換到手的烈酒。

  九州島,長崎。

  今日來宋洲商站拜見的訪客有些特殊,是位光頭的和尙。這和尙是受甲斐國武田氏所託,來此想在宋洲人手中購買糧食與火器。

  甲斐國四面環山,自然環境惡劣,釜無、笛吹兩條河流常年氾濫,水旱災害不斷,農業產量不高。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既威脅到了武田氏在戰國亂世的生存,也嚴重阻礙了武田氏稱雄的道路。

  武田信玄於天文十年(1541年)流放其父到駿河國,隨即奪取了家督之位。掌握大權後,武田信玄基於甲斐國的自身條件,一直謀求對外擴張,很快他就相中了與之相連的信濃地區。

  但看中信濃地區的不止有甲斐國武田氏,還有越後國上杉氏。歷史上,雙方圍繞信濃的領地問題,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即“川中島”)爲中心的區域,於1553年、1555年、1557年、1561年,以及1564年前後十二年間,分別發生了五次戰爭或對峙。

  眼下1557年,正是第三次川中島合戰的關鍵節骨眼。

  “火器好說,但糧食現在有些難辦,今年的新糧起碼要等到十月後才能送來。”商站站長面露爲難之色道。

  使者急忙說道:“我只需三十……不,十萬石糧食一解燃眉之急便可!”

  注:這裏的石指得是倭國石,約130公斤,與明朝的石是有區別的,明朝石只有約153.5斤(每斤594.6克)。另外多嘴提一句,後世爲人熟知的石高制是指把領內的用地按照上田一段=1.5石,中田一段=1.3石,下田一段=1.1石等等,這樣來換算的,不管種的是什麼、也不管有沒有種地,一律假裝是在種米,所以得出來的只能是個估數,因此也叫表高。

  商站站長心裏估算了一下數量,從濟州糧倉裏應該能擠得出,他報出每石的單價,詢問使者該如何支付。甲斐國雖然山多地少,但有金礦,買糧與火器的錢,想必還拿得出。

  一說到錢,使者支支吾吾道:“現在北方戰事正緊,果中百姓嗷嗷待哺,實在不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黃金,能不能分三年償還?”

  合着你在這給我空手套白狼呢!商站站長面露不豫之色,但迅速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說道:“在商言商,分三年償付是絕對不可能的,我這裏有一個建議,甲斐國可以用三十五歲以下婦人、五歲以下孩童抵扣,交換糧食與火器。”

  “這怎能……”使者大感驚訝。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