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雙十計劃(續一)

作者:真難得糊塗
船隊北上途中,在富貴島停靠休整。

  作爲宋洲最早開發的一批島嶼,如今的富貴島發展依然緩慢,島上人口不到三千,只設有一個鄉。當初大力修建的港口、海關,因維護不善已有些老舊。

  當年規劃,富貴島的作用只是一處移民中轉島,其發展與宋洲的移民運輸緊密相連,可近幾十年,宋洲並未在明朝有大的移民行動,而商船越造越大,特別是蒸汽船的出現,又使獅城直航金蘭港愈加便利,富貴島的中轉島地位亦隨之雞肋起來。

  像富貴島、安不納島這樣的小島嶼,發展潛力有限,後世還能靠旅遊業另闢蹊徑,本時空旅遊業是不做指望,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小島嶼只會慢慢沉寂。

  邵康耀下船,在由閒置海關辦公房改造的學校中逛了一圈,令人感到意外的事,學校裏上學讀書的孩子有很多。

  經瞭解才知曉,從這座不到三千人的小島中走出過數位海軍軍官,古語云“學好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喫份體面的軍糧,總強過種地打魚,正是在這些榜樣的帶動下,小島上的百姓讓子女求學的意識竟比本土一些地區還要強。

  “不知老先生祖籍何地?”邵康耀與坐在學校大門前,喝茶看報的老夫子攀談道。

  “老朽祖籍湖廣黃州府,新宋歷72年出海,來到的金蘭,後來又被分配到這富貴島給鄉長做一文書,承蒙鄉長器重,五年前讓老朽做了一校之長。”老夫子年近七十,頭腦依舊清醒。

  “富貴島學風興盛,老先生可謂功不可沒!”邵康耀誇讚道。

  “不敢不敢,都是朝廷治理有方,老朽怎敢居功。富貴島不是什麼富庶之地,如果不是每年朝廷撥款扶持,這學校也辦不起來。”老夫子擺手,謙虛了一番,話匣子逐漸打開,隨即向邵康耀吐糟起明朝的腐朽,提及自己年輕時考上廩膳生,本每月有食米六鬥優待,可因官員貪墨,這補貼從未領到。

  聽老夫子講述了明朝的種種黑暗,邵康耀越發覺得自己的“雙十計劃”意義重大,必須儘快提出。

  翌日,船隊啓程,於兩天後抵達了金蘭港。

  駐守金蘭港的中南艦隊此時正在商討一個重大的議題——艦隊面臨拆分,有部分艦船需調往呂宋玳瑁港駐紮,維護玳瑁港至夷州、玳瑁港至飛龍國飛龍城(比科爾半島)兩條航線的安全。邵康耀作爲果防部參謀處的高級參謀,被邀請去旁聽。

  “聯合艦隊倒是打得好主意,呂宋總督府該夷州管,卻要我們派艦隊駐紮護航!”

  “艦隊拆分簡單,可連帶着官兵家眷都要跟着搬遷,這說服工作並不是簡單事!”

  有軍官當着邵康耀的面抱怨,似乎是故意說給他聽。

  玳瑁港至夷州這條航線比較安全,宋洲與八重山一直在聯合剿滅海盜,一般的小魚小蝦並不敢造次。而玳瑁港至飛龍國飛龍城這條航線就比較複雜了,中間有葡萄牙人的曼努埃爾堡(後世馬尼拉),南面還有一個蘇祿國。葡萄牙人強則爲海盜,弱則爲商船,道德底線靈活。蘇祿國就是靠海盜出名的,據抓捕的海盜小嘍囉供述,葡萄牙已派人暗中與蘇祿海盜聯絡,將針對宋洲船隻持續襲擾。

  對於飛龍國這枚棋子,宋洲還需持續輸血,讓其在比科爾半島落地生根,因此,兩邊的來往不會斷絕,這就不得不提防葡萄牙與蘇祿國在背後搞小動作。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今日叫你們聚在一起商討,不是來聽你們抱怨的。”中南艦隊司令李瀾嚴肅道。

  聽李司令發言,一些人沒敢再陰陽怪氣地說些怪話,會議商討到最後爲誰去誰留進行了激烈的“博弈”,一時半會還拿不出個可行方案。……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聽李司令發言,一些人沒敢再陰陽怪氣地說些怪話,會議商討到最後爲誰去誰留進行了激烈的“博弈”,一時半會還拿不出個可行方案。

  散會後,李瀾領邵康耀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兩人一邊吞雲吐霧,一邊談論着中南艦隊眼下面臨的局面。

  “邵處,果防部對我們中南艦隊到底是個什麼看法?”李瀾開門見山的問。

  邵康耀如實說道:“李司令,有些話我沒必要向你賣關子。上面的意見,中南艦隊需要暫時壓縮規模,果防部沒有多餘的資金四面開花,現階段必然會有個發展側重。”

  “所以中南艦隊就成了犧牲品?”李瀾語氣中既有些苦澀,又有些無奈。

  邵康耀安撫道:“不止是中南艦隊,還有本土北岸艦隊與舊港艦隊本部,皆是如此。”

  李瀾長長嘆了口氣,自己這個艦隊司令不光沒本事討到錢,還得精簡艦隊規模,估計不少人會在暗地裏腹誹自己。

  眼下金蘭港中南艦隊“怨氣頗大”,邵康耀很自覺沒在當地久留,立即搭乘前往夷州的最近班次出海。

  太平洋海運公司的運輸船出港後,並沒有徑直往東北方向航行,而是筆直向北,邵康耀心中疑惑,找到船主問道:“你這船轉向朝北,難道要去安南?”

  “邵參謀長,船上有一批貨物要送往瓊州島,所以要暫時耽擱一下行程。”船主客氣答道。

  “原來如此!”邵康耀心中瞭然。

  瓊州島黎人在嘉萊王國沒有臣服宋洲前,一直是山地兵的主要兵源,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山地兵是夷州對付高山獵頭族的尖刀,若不然,哪會有現在臺南郡的安寧。

  宋洲在瓊州島持續招募黎人,間接避免了原本歷史上的黎/漢衝突,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朝還得感謝宋洲。可惜崖州知縣對此卻不自知,中間人送來的銀子,他從不推辭。

  榆林灣周邊一塊地被宋洲以本地中間人名義全部買下,建設了簡易碼頭與棧橋,成爲了宋洲從広府與瓊州招募移民的中轉落腳地。

  崖州官衙對宋洲在此做什麼,漠不關心,雙方保持着默契,只要宋洲不明目張膽惹事就行。再說,宋洲在此經營數十年,許多當地鄉紳都與宋洲有生意往來,宋洲貨物被他們名下的字號賣到整個瓊州府,甚至是海峽對面的雷州,說一句宋洲是鄉紳們的衣食父母都不爲過。

  聽船主介紹完情況,當運輸船抵達榆林港,看到有當地人翹首以盼、望穿秋水的場景,邵康耀便沒覺得有多麼奇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