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東巡(5)
“陛下萬里奔波,實在是辛苦!”
“諸位在此殫精竭慮,爲果操勞,纔是辛苦,我這點舟車勞頓算得了什麼!”
客套寒暄一番,由都督湯毅遠領路,一行人檢Y了儀仗連隊的威武軍容。
周志寅隨後在碼頭,面對等待許久的百姓與各報社駐此地的記者,做了一番簡短演講。
演講的內部包含“艱苦奮鬥”、“團結融合”等關鍵詞,由此不難看出,周志寅對廊峽都督府與中原總督府寄予的厚望。
周志寅的想法,其實也是元老院的想法。在衆元老心中如果各地區按重要性排序,本土排第一,那南美就當之無愧的排第二,這也是幾十年來中樞大力扶持南美的主要原因。
本土與南美有很強的互補性。後世有研究,如果拉普拉塔大平原得到完全開發,能養活十四億人口。假如將來有朝一日,海外各府要分家單過,中樞只要掌握了本土與南美兩地,仍是首屈一指的強果。
聽着君主慷慨激昂的演說,從明朝轉移來的百姓與本地歸化的土著眼神中都有些茫然,而從本土遷來的三代四代果民、在學校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學生卻是一臉憧憬。
知識能改變人的見識,年輕一輩更能理解,也更會相信中樞想要建設的新世界,並不是海市蜃樓。
演講完,在士兵的護送下,周志寅一行人隨即乘坐馬車離開。
馬車上,杜文華感慨道:“自新宋歷36年批准成立廊峽都督區以來,這還是頭一次有皇室來此。”
周志寅解釋道:“姑姑其實很早就有東巡的計劃,只是她身體不佳,外巡之事一直沒有成行罷了。”
去往招待所的一路,杜文華爲周志寅介紹起廊峽都督府的發展情況。
目前廊峽都督府圍繞着四個中心在進行建設,即以友誼港爲海港中心,以玉泉堡(後世基爾普埃)爲工業中心,以玉門堡(後世洛斯安第斯)爲鐵路中心,以新長安城(後世聖地亞哥)爲行正中心。
“友誼港的擴建計劃,我已提交中樞,前不久剛剛得到了批覆,商業銀行等6家銀行會爲我們提供貸款,將來友誼港會是南美西岸最大的港口(烏瑪都港(後世利馬)後來居上,其繁忙程度一直與友誼港不相伯仲)。
玉泉堡是都督府的工業中心,目前已建成一家鋼鐵廠,以及與之配套的煉焦廠、軋鋼廠等,此外還有兩家金屬冶煉廠、一家武器製造廠與機械設備製造廠。都督府準備三年內再投資200萬銀圓,從本土引進新技術,對這些工廠進行全面改造升級。
玉門堡現已建成至玉泉堡,至新長安城,至中原總督府新安堡(後世門多薩)的三條鐵路,都督府計劃再修一條至西北方向到沿海的鐵路,將北方河谷地帶的移民安置地串聯起來。
新長安城是都督府的行正中心,同時也是教育、醫療、文化中心,爲了解決聚集而來的人口就業問題,我已派人回本土拉企業前來投資。說實話,隨着廊峽都督府的人口越來越多,本地經濟活力並不差,商機還是挺多的。”
周志寅打包票道:“如果拉企業投資遇到了什麼難題,和我說一聲,我這邊會聯繫其他元老,組團派人前來考察,屆時,在新長安城辦個食品廠、罐頭廠應該不成問題。”
杜文華笑道:“有陛下這句話,我們心裏也就吃了顆定心丸。”
前往招待所的路程有些遠,沿途是成片修得極爲漂亮的木質獨棟房屋,房屋間的間距要比迎日城還大。之所以這般規定,完全是本地防震防火的需要,如此一來,整個城市就顯得比較鬆散,百姓的出行極爲不便,好在都督府早有考慮,道路上來往的有各種規格的馬車,以供百姓代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前往招待所的路程有些遠,沿途是成片修得極爲漂亮的木質獨棟房屋,房屋間的間距要比迎日城還大。之所以這般規定,完全是本地防震防火的需要,如此一來,整個城市就顯得比較鬆散,百姓的出行極爲不便,好在都督府早有考慮,道路上來往的有各種規格的馬車,以供百姓代步。
行了大約二十來分鐘,終於來到下榻的招待所。
周志寅走下車,注意到馬路對面有一棟掛着太陽神面具的奇怪建築。
“那棟建築是用來做什麼的?”
“應我們的邀請,印加修在此地的一處辦事點,他們的使館就設在新長安城。”
如今印加國王阿帕蒂六十有八,已垂垂老矣,印加王國在他的帶領下,正經歷着一場劇變。王國雖沒有向封建王朝完全轉變,但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無論是人口,還是糧食產量,印加王國比從前都邁進了數個臺階。
當然,在這場劇變中也不是沒有反對的力量,比如頑固派就蠱惑阿帕蒂的長子起兵反對其父王的“暴政”。
這場動盪很快被平定,阿帕蒂爲了表明自己變革的決心,揮淚下令處死了自己的長子,以及那些蠱惑的頑固派貴族。
臨到老,這位有爲君主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意志”無人繼承。阿帕蒂共有六子三女,除長子被處死外,二子、四子英年早逝,五子沉迷於酒色,子輩中只剩三子與六子可選,但三子性格太過溫和,六子暗中與反對變革的貴族走得很近,阿帕蒂對這兩人都不滿意。
孫輩中,長子的獨子蒂圖最受阿帕蒂器重,但由於其父的關係,阿帕蒂對傳位給長子長孫十分猶豫。
就在去年,阿帕蒂派蒂圖領兵鎮守北方重地卡哈馬卡,防禦基多王國(阿塔瓦爾帕的子嗣)的偷襲,他在宮中自導自演了一出“病危”的把戲。
六子收到宮內密保,信以爲真,急不可耐地領着護衛衝入王宮,準備搶班奪權。半途碰巧與進宮探望的三子撞見,於是“兄友弟恭”的一幕發生,六子帶兵追着三子砍殺,若不是阿帕蒂派兵及時平亂,三子只怕性命不保。
藉着這次機會,阿帕蒂將六子打入死牢,五子圈在府邸,三子送到馬丘比丘永遠守衛神殿。
蒂圖收到都城動亂的消息,手下將領多次鼓動其“帶兵勤王”,都被他堅決拒絕。後來,阿帕蒂“突然康復”,命令其孤身速度返回都城,手下將領又言這其中有詐,讓其帶兵前往,蒂圖依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經過多番考驗,阿帕蒂纔對這個長子長孫放心,現在其雖未退位,但果中政務已慢慢移交給蒂圖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