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全羅亂象(下)

作者:真難得糊塗
前軍正埋鍋造飯的申翌部,見倭軍從山谷間突襲,一騎白馬的倭人將領,戴着金色假面,率領幾十名士兵揮刀衝殺在前,有如閻羅。

  申翌於陣前遠遠望見此人,回馬便逃,所部隨即潰退。遠在十餘里外的李洸等人,得知前方軍隊潰散,不問緣由也開始逃跑,李朝軍隊就此全線崩潰。

  六萬李朝聯軍在李洸的迷之指揮下,被千餘倭兵輕易擊潰,讓李朝軍隊的士氣愈加低迷。

  權慄於亂兵之中,帶領殘兵退往光州,並組織當地百姓防守。

  小早川隆景得知龍仁大勝,當即派大軍進兵光州,倭軍攜大勝之威佔領錦山。羅、光兩州門戶洞開,全羅道治所不得不移往全州。

  就在這危機時刻,柳成龍帶着王世子李琿的命令文書,經宋洲戰艦護送,於全羅北道沿海登陸,趕往全州。

  此次隨柳成龍而來的,除了一干護衛,還有宋洲的一個參謀軍官團,以及從李琿身邊抽調的羽林衛精銳。一行人跋山涉水,有驚無險的抵達了全州,柳成龍當即接管了李洸的位置,全權處理全羅道事務。

  他下達的第一個任命就是升權慄爲全羅道防禦使,與助防將黃進等人進駐梨峙,阻擊倭軍,收復全羅道。隨後又命李舜臣主持全羅道海防,同時招募鄉勇,組建一支三千人的火器新軍,由羽林衛精銳統帶,宋洲參謀軍官團協助訓練。

  一道道命令下發,陷入混亂的全羅道局勢漸漸穩定下來。

  柳成龍還趁着“事急從權”的時機,給予抗擊倭軍的公私奴婢脫離賤籍的獎賞,一時之間,收到消息的義軍瘋涌。

  權慄得到命令,率軍前往全州的門戶——梨峙,以遏止倭軍兵鋒。此戰,權慄親自監陣,如有退卻,立斬無赦。助防將黃進身先士卒,被火銃擊中,依然奮勇殺敵。

  在衆將戮力同心之下,權慄戰勝了小早川隆景派出的偏師,並一舉收復了全羅道失地。

  另一邊,李舜臣取得玉浦大捷,其後越戰越勇。

  五月二十七日,倭國水軍向慶尚南道的泗川進攻。李舜臣得到情報,立即於五月二十九日率龜甲船隊23艘出發,迅速駛至泗川外海。當時海灣內共有32艘倭國樓船,但倭軍對上次的玉浦之戰失利猶有餘悸,因此當這些人見到李朝水師馳援,便迅速逃至陸上,在山上佈防。李舜命不下假裝撤退,以引誘倭國水軍登船追擊,結果倭軍果然中計。此時正好漲潮,大大有利於李朝水師的板屋船活動,因此當倭國水軍出動時,李舜臣旋即下令衆艦迎擊。很快,倭國水軍便被打敗。李舜臣在此戰中負傷,仍繼續指揮作戰,此戰取得擊沉倭國戰船12艘的戰果。

  六月初二,李舜臣傷勢尚未養好,倭國水軍的一支報復艦隊追至唐浦。兩軍混戰在一起,李舜臣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出擊機會,命李朝龜船猛攻倭軍主艦,結實龐大的龜船沿途撞毀了數艘倭國戰船。順天府使權俊拈弓搭箭,射殺倭軍將領得居通幸,李朝士兵隨後斬下其首級。倭國水軍大將龜井茲矩在家臣小川彌兵衛的掩護下,僥倖逃生。

  泗川大捷與唐浦大捷接連傳到柳成龍手中,其不得不爲李舜臣再次請封,李琿得知捷報,將李舜臣的官階升爲資憲大夫(正二品下)。

  (注:李舜臣1589年前還是個大頭兵,後被李洸提拔爲全羅道助防將,同年授全羅道井邑縣監,翌年轉任高沙裏、滿浦僉使,由於升遷太快,不得不留任。1592年,柳成龍推薦李舜臣升任全羅左水使,還是因爲升遷太快,這幾次報捷,王世子李琿只得採納司諫院升階不升職的建議。)

  李朝水師接連取勝,不光引起了李朝朝堂的注意,更震驚了豐臣秀吉。爲了保護海上糧道的安全,豐臣秀吉急命脅阪安治、九鬼嘉隆、加藤嘉明三大將糾集兵力,準備全力攻打李朝水師。……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李朝水師接連取勝,不光引起了李朝朝堂的注意,更震驚了豐臣秀吉。爲了保護海上糧道的安全,豐臣秀吉急命脅阪安治、九鬼嘉隆、加藤嘉明三大將糾集兵力,準備全力攻打李朝水師。

  在全羅道局勢好轉,平嚷防線穩固的背景下,一些李朝大臣又開始鼓動收復王京。李琿頂不住壓力,無奈頻頻向柳成龍來信詢問。

  柳成龍看到王世子信中的措詞越來越焦急,只得向宋洲試探接下來的謀劃。

  參謀軍官團裏的一位中校軍官聽得此問,說道:“倭國此次出動的兵力約有15萬,即使你們能收復漢城又如何,不過是空耗機動兵力罷了。眼下,柳大人最緊要的事還是穩固全羅道防線爲主,待我軍整頓好兵馬,下一步就是反攻開城。”

  “那不知大宋何時能出兵開城?”柳成龍急忙追問。

  中校軍官搖頭道:“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目前倭軍勢頭正盛,並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如果不是貴國讓倭人短短一個月內攻入漢城,此戰或可早些結束。近段時間,據我觀察,下面的士兵士氣還很低迷,見賊即逃者爲上勇,聞風而逃者爲中勇,聽信謠言而逃者爲下勇,遠不像諸位大人這般樂觀。”

  柳成龍聽到中校軍官的內涵之言,面上有些羞愧,急忙婉轉懇求道:“倭寇殘暴,嗜虐成性,我等朝廷命官不能及時救百姓於水火,心感罪責,還望大宋天兵能解百姓倒懸之急,我朝上下必感激涕零。”

  中校軍官心道“李朝百姓生死與我何干”,他心思忽然急轉,想起近些時日與同伴討論的一些事宜,便道:“軍人以履行命令爲天職,何時出兵,在哪出兵,我們都得聽總督府與果防部的命令。雖然我對貴果經歷的苦難深感同情,但也無能爲力,這一點還請柳大人見諒。不過……”

  說了一大堆客套話,柳成龍知道後面的纔是重點。

  “論果力,李朝遠不及倭國,即使這次能擊退倭軍,將來倭國再度來襲,李朝又該如何應對,柳大人可曾想過?”中校軍官意有所指道。

  “現在只有你我二人,將軍但說無妨。”柳成龍洗耳恭聽道。

  中校軍官笑道:“爲作長遠計,李朝只有引入像我大宋這樣的雄兵長久駐守,才能震懾倭國,不生它念。柳大人,你覺得如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