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海軍出擊
傷員營帳內,一片哀嚎。
李舜臣在前不久的釜山浦海戰中同樣受了輕傷,但還是忍着傷痛,前來看望自己手下的兵士。
鹿島萬戶鄭運在此戰中表現得極爲英勇,渾身上下負傷八處,至今仍昏迷不醒,若不是有宋洲的神藥醫治,只怕他現在早已小命不保。
“李將軍有傷在身,現在不宜走動,還是靜養爲好!”
“原來是林少尉,我身上的小傷並不礙事。”
李舜臣看着眼前這個說着一口夾生李朝話的宋洲軍官,心裏五味雜陳。
對於進攻釜山浦,宋洲軍官早就表達了不看好,李舜臣也從鄭運口中聽到宋洲軍官對這場戰事的預估。結果與其估計的差不多,倭軍的確早有防備,此次出兵可謂損失慘重。
見李舜臣一臉頹然,宋洲軍官出言安撫道:“李將軍,忘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在我大宋的幫助下,宋李聯軍已經收復了中都開城!”
“此事爲真?”聽到開城收復,李舜臣一掃心裏的陰霾,情緒激動道。
宋洲軍官笑道:“自然是真,想必用不了多久,將軍就能收到全州方面的消息。”
聽此,李舜臣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彷彿趕走倭軍就在眼前,心中又旋即謀劃起接下來對倭軍的戰事。
“李將軍,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少尉但說無妨!”
“將軍認爲打敗倭國,需要多久?”
“這……或許還需個一年半載!”
宋洲軍官搖了搖頭:“若將軍是這樣認爲,只怕接下來的戰事還有的打。”
“莫非林少尉認爲我的估計有誤?”李舜臣有些不忿道。
“將軍可知倭國已歷經戰事近百年,其兵士不說能征善戰,也稱得上久經戰陣。而李朝承平日久,武備鬆弛,想瞬間扭轉頹勢,非一朝一夕之功。若李朝將領都如將軍這般輕敵的話,李朝憑藉自身實力,趕走倭軍,只怕希望渺茫。”
宋洲軍官的一番話實在有些扎心,李舜臣卻無力反駁,客套一番,他便怏怏不快的告辭離開。
因開城的收復,極大提振了李朝水師的信心,李舜臣傷勢尚未痊癒,又開始計劃對長門浦附近海域發動攻勢。
就在李舜臣下令整軍備戰時,全州方面加緊送來了一封書信,柳成龍在信中要求全羅道左右水營不得輕舉妄動,需全力配合宋洲海軍的行動。
九州,名護屋,倭軍的後方大本營。
前田利家站在一處高坡上,注視着今日趕來的預備隊兵馬。
整整3萬兵馬非是旦夕就能集結完成,爲此,前田利家已下令將預備隊分三批。第一批8000人整頓完畢,正由運兵船運往對馬島嚴原港清水山城,再由清水山城運去釜山浦。
前田利家1538年出生於尾張海東郡荒子城,是尾張荒子城主前田利昌的四子。
荒子城是個彈丸小城,而前田利昌共有利久、利玄、安勝、利家、良之、秀繼六個兒子,家產完全不夠分。除長子利久能繼承家業外,其他兒子只能以家臣身份服侍大哥利久,或者另謀出路。
1551年,14歲的前田利家明白了生活的艱辛,只得投靠織田家乞食,成爲了尾張大傻瓜織田信長的小姓(即侍童),沒想到這一次選擇徹底改變了前田利家的命運。
本能寺之變後,前田利家在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之間做選擇,很明智得選擇了前者,爲自己與前田家選擇了一條飛煌騰達的道路,進入了豐臣正權的中心,建立起獨霸北陸的基礎。……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本能寺之變後,前田利家在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之間做選擇,很明智得選擇了前者,爲自己與前田家選擇了一條飛煌騰達的道路,進入了豐臣正權的中心,建立起獨霸北陸的基礎。
前田利家除了作戰勇猛外,形勢判斷的本事也很強,其一生始終與出乎意料的機遇爲伴,凡遭遇影響時代的重大事件,他都能準確判斷形勢,正確站隊並化險爲夷因禍得福。豐臣秀吉將前田利家選爲援軍統帥,似乎也是看中了他“福將”的光環。
正當前田利家盤算着預備隊援軍的出征日期時,一家臣驚慌失措的跑來,向其稟報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對馬島嚴原港遭遇宋洲戰船襲擊,港中船隻幾乎盡毀。
前田利家聽此消息,不禁大驚失色,急忙返回名護屋,與手下諸將商議對策。
這邊對策還沒想出,對馬島北部豐崎港、壹岐島、平戶等地接連遭到了宋洲艦船的炮擊;島津氏更是發來求援,種子島已被宋洲攻佔。此次突襲,宋洲出動的戰艦不下百艘,火力兇猛,遠勝所見過的葡萄牙船,打得倭國水軍不敢出港。
面對戰情急轉,前田利家縱是“幸運”光環疊滿,亦是無可奈何,只得向豐臣秀吉彙報情況。一旦後勤被長期切斷,別說困在對馬島嚴原港清水山城那八千預備隊援軍,就連陷在李朝的十多萬人馬同樣會陷入孤立無援、坐困愁城的境地。
對馬島嚴原港。
大火纔剛剛被撲滅,瞭望兵又發出警報,有懸掛着宋洲旗幟的戰艦再次出現。
灰頭土臉的來島通総只得下令手下武士棄船,回城防守。
清水山城有兵馬近萬,料想宋洲戰船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划到岸上與自己這些人較量。這番自我安慰的心思一閃而過,來島通総很快想到,宋洲只要封鎖海峽,切斷與名護屋的聯繫,島上這些人豈不得活活餓死?想到此,來島通総的臉色瞬間慘白。
逐漸逼近港口的宋洲艦隊旗艦上,湯少旺舉着望遠鏡,密切觀察着港中的情況。
“舊港艦隊的那幫人下手還真快,一點都沒有給我們補刀的機會。”
“副司令,現在就剩一個唐津港沒有被我們染指,是不是……”
“急什麼,煮熟的鴨子難道還能飛了不成!”湯少旺放下望遠鏡,對左右笑道,“我現在十分期待倭國對我們的舉動會做出什麼反應。”
“一定會惱羞成怒,說不定有可能集結大軍,與我們來一場正面的海上交鋒。”有副官揣測道。
湯少旺頷首道:“如果真是那樣,倒也省卻了貓捉老鼠的麻煩。走吧,我們返回城山港休整,靜待事情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