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他記得書上記載,自家太子因爲一次騎馬摔到了腿,這才變成了瘸子。
也正是因爲變成了瘸子,才導致的性格大變,從而走上了造反的路。
當然這個途中也有自己過於偏愛青雀,從而讓高明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穩。
再加上自己又變成了瘸子,在這雙重壓力之下,最終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李世民終於開始重視了起來了。
好在現在這一切還沒有發生,還有挽救的機會。
現在的太子李承乾在他眼裏還算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楊旭,你說導致他變成那樣,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
楊旭聽到李世民的話。
開始回憶起來,過了一會,他想到了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篇猜測言論。
“有沒有我不清楚,不過我當時看到過這樣的一篇猜測。”
“說導致他從馬上摔下來,是有人做了手腳,還有這事與你家老四以及後面支持的人有所牽連。”
“至於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這只是一篇猜測文章而已,更別說還是我那個時候的。”
李世民聽到楊旭的回答,臉色變得陰沉了起來。
因爲楊旭口中這篇文章的猜測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因爲從書上面記載,青雀也是在世家的支持下,才造的反。
與世家勾結殘害自己的兄長,從而奪得皇位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畢竟他李世民自己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而且他李世民又處處打壓世家。
世家如果不反抗,那就不是世家了。
既然他李世民不聽話,那就換一個聽話的當皇帝,這是世家一貫的作風。
前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看來不只是高明那裏需要清洗一番,青雀的王府也要清洗一番纔行。”
李世民臉色陰沉的說道。
楊旭聽到他的話,攤了攤手道:“這就是你的事了,跟我可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我還是提醒你一句,你要是真想繼續讓這小子當太子,當大唐未來的接班人,該放手的就要放手。”
“不要給其他的幾個感覺他們也可以爭一爭這個位置的可能。”
李世民聽到楊旭的提醒,微微點了點頭道:“朕知道了,朕會做出安排。”
“如果是你,不知道你打算支持誰?”
楊旭聽到李世民的回答,沉思了一會,又看了一眼眼前還正常的李承乾。
“如果這小子以後沒有長歪的話,我還是比較看好這小子。”
“這小子只要好好培養,不說開疆擴土,但是守江山綽綽有餘。”
“要是你這個當爹的給力,直接一統整個藍星,那他可以無憂無慮的當一個守家子。”
李世民聽到楊旭的回答,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麼。
楊旭的回答已經足夠了。
顯然是隻要李承乾沒有長歪,不亂來,老老實實的等他退位。
楊旭就支持李承乾繼承這皇位。
一旁的李承乾聽到自己父皇和這位陌生的王叔之間的對話,變得更加的莫名其妙了。
很多話他都沒有弄明白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但是有一點他是聽明白了,那就是這位突然冒出來的王叔好像是支持他的。
知道這點他就夠了,畢竟從兩人的對話當中他不難看出,這位王叔非常受自己父皇的重視。
“對了,這小子現在的老師是不是李綱。”
楊旭這話一出,李世民還沒有反應過來,直播間的玩家先瘋了。
【媽媽我想喫烤山藥:臥槽!李綱,傳說當中的太子殺手。】
【一個能熬的都沒有:臥槽!破案了,如果是這位當李承乾的老師,難怪李承乾無法當上皇帝,這位可是太子殺手啊。】
【舔帝沸羊羊:那可不,這位可是送走了三位太子,包扣李承乾的伯伯李建成。】
直播間的消息楊旭自然看到了,不過他並沒有說什麼。
“對啊,太子少師就是李綱,有什麼問題嗎?”
聽到確實是李綱,楊旭臉上古怪了起來。
“還有什麼問題,雖然這個說不清,不過我覺得還是給他換了吧。”
“要知道算上這小子,三位太子都沒有在他手裏落得一個好下場。”
“楊勇就不用說了吧,還有你那好大哥,按照原來的軌跡,算上這小子,那就是三位太子。”
李世民聽到楊旭這話,瞬間臉色一變。
雖然這個說不清,但是玄學這玩意誰又說的清楚呢。
“李綱不能繼續爲太子少師,必須要換。”
李世民立即果斷的打算將李綱給換了。
經過楊旭這麼一描述,這位簡直就是太子殺手啊。
李承乾聽到自己的少師終於要被換了,整個人瞬間高興了起來。
當然他只是心裏高興,不敢表現出來。
但是那嘴角翹的比AK還難壓。
說實在的,他對於自己現在這個老師真的非常的不滿意。
動不動就對他進行各種說教,而且還經常拿自己的父皇威脅他。
經常喜歡跟自己的父皇告狀。
但是對方又是自己父皇欽點的,他又不好說什麼。
忤逆父皇,他李承乾還沒有這個膽子。
此刻的李承乾對楊旭的好感直線上升。
不但表態支持他當太子,還直接給他解決了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麻煩。
此時的李承乾感覺眼前這位突然冒出來的王叔簡直就是上天派來解救他的。
“楊旭,那你覺得誰合適當高明的老師?”
“你確定要我說?”
“讓你說就說,那麼多廢話幹嘛?”
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楊旭對着李世民翻了一個白眼,然後一臉嚴肅的說道:“如果讓我來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如果真要說誰適合當他的老師,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你,一個是他爺爺。”
“你指望一個沒有當過皇帝的人去教一個將來要當皇帝的人,他有當皇帝的經驗嗎?”
“他教導時所站在的角度一定是以臣子的角度去進行教導。”
“他們又沒有當過皇帝,怎麼知道爲君之道,又怎麼會知道什麼叫做帝皇權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