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再臨朝堂
兩人結束了這小聲的交談,將目光看向了李世民。
看看李世民會怎麼解決此事。
“去將衡州王請來!”
“是,陛下!”
楊旭這邊,正在看着現場報名的楊旭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騎着馬匹向着他們這邊快速的跑來。
“王爺,陛下請你去朝堂一趟。”
李君羨沒有絲毫廢話,直接跟楊旭說明了來意。
楊旭聽到李君羨話一愣。
“好!”
“你們四個完成以後,該幹嘛幹嘛去,我去宮裏一趟。”
“好的,王叔!”
李泰回答道。
楊旭也不再廢話,直接翻身上馬。
隨後快速的往皇宮方向駛去。
“李君羨,到底出了什麼事,怎麼還着急忙慌的讓我宮裏。”
李君羨聽到楊旭的詢問,連忙將剛剛發生在朝堂上的事跟他說了一遍。
楊旭聽完以後,鬆了一口氣。
如果是這種小事,那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東宮外。
楊旭也不廢話,直接就走了進去。
“見過陛下,不知陛下喚本王前來何事?”
“免禮!”
“劉御史,衡州王現在已經來了,你要詢問什麼,就問吧。”
楊旭聽到李世民的話,將目光看向一旁的老頭。
“劉御史,不知有什麼要詢問本王的,那就問吧,本王一定如實回答。”
被李世民叫做劉御史的言官聽到李世民和楊旭的話也給愣住了。
他沒想到李世民居然讓他親自詢問楊旭。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啊。
不過現在他不想也沒有辦法了。
只能硬着頭皮說道。
“見過衡州王。”
“下官最近聽到坊間傳聞,衡州王在一月前與涇陽縣的一位普通百姓家的公子發生的爭執,事後這家幾位家丁不見蹤影,就連與王爺您發生衝突的公子也被涇陽縣令給打入大牢。”
“坊間傳聞此事乃是王爺您指使。”
“這是其一,其二坊間傳聞王爺您將涇陽縣一個名爲疙瘩村的所有村民給囚禁在村子裏面,還不允許這些村民出村子,甚至還用仙法變出了圍牆,並且還派了侍衛看守,不知此事是否爲真?”
楊旭聽完這位御史大夫的描述。
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你聽聞的沒錯,確實都是本王乾的,但是並非全都如你所聽聞的這樣,我不知道你從哪裏聽聞來的。”
“畢竟本王這段時間也一直在長安城,並且還每日在長安城到處溜達,本王怎麼就沒有聽到過這些傳聞呢。”
“看來劉御史的消息來源要比本王廣泛不少啊。”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想必在場的諸位都想知道這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麼樣的。”
“但是本王比較懶,也不想說親口訴說這事情的經過。”
“諸位還是自己看吧。”
“麻煩將大殿的大門關一下,這樣大家看的更加清晰一些。”
“將大門關上!”
門口的守衛聽到李世民的命令,將大殿的大門給關上。
這大門一關,整個大殿瞬間陰暗了不少。
楊旭也在廢話,直接掏出一塊投影幕布給架好。
接着又掏出一個投影儀,然後將當時與柳元正從見面到最後被他派人跟蹤自己,並且要殺了自己的整個過程給進行播放。
楊旭慶幸自己當時進行了直播,而且自己的這個系統也夠牛逼,只要是直播過的畫面都可以找出來。
“諸位,自己慢慢看吧,看完以後就明白了。”
楊旭說完就開始進行播放。
隨着畫面開始播放,只見一開始是楊旭進入酒樓點菜的畫面。
接着就是吵鬧聲,然後就是大門被推開,接着就是柳元正進入包間內的畫面。
然後就是柳元正盛氣凌人的一幕,以及一貫錢讓楊旭將包間給讓出來的一幕。
過了二十分鐘左右,整個視頻畫面結束,最後停留的畫面就是楊旭和村長以及王大錘挖坑埋屍體的畫面。
“好了,請問劉御史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請問本王這樣做什麼問題嗎,本王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仁慈了吧。”
“冒犯仙人弟子,我都沒有將他整個家族給滅了,已經算是好脾氣了。”
“至於你說的指示涇陽縣令將這柳元正打入大牢,本王還真沒有指示,畢竟我犯不着,螻蟻而已,我又何必需要這位幫忙。”
“可能是這位聽到楊某被陛下封王,想巴結本王,擅自做主將這柳元正打入大牢。”
“諸位還有什麼要問的嗎,如果不信可以去詢問當時在場的掌櫃和小二。”
“劉御史還有什麼要詢問的嗎?”
楊旭一臉笑意的對着他說道。
劉御史聽到楊旭的話,心臟猛地跳動了一下。
頭皮都發麻,他現在都有點後悔了。
“沒有,是下官不夠嚴謹,冤枉了王爺,還請王爺恕罪,但是在下是言官,聽聞奏事是下官的職責。”
楊旭聽到他的回答,撇了撇嘴。
說實話他挺不理解李世民的,幹嘛要給言官這樣的一個權利。
“這事諸位看來是沒有什麼疑問了吧。”
楊旭又將目光環視現場的所有人。
現場的衆人感受到他的目光,紛紛搖頭。
畢竟這位都將整個過程給放出來了,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看到衆人搖頭,楊旭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
隨後繼續說道:“既然這件事大家沒有什麼疑問了,那麼本王再跟劉御史好好說說所謂的囚禁這疙瘩村百姓一事。”
“諸位應該知道,在一個月前,整個關中地區因爲乾旱和糧荒,導致到處是流民。”
“整個關中地區都不太安定,百姓之間更是易子而食。”
“本王在剛剛得到仙人傳承後不久,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疙瘩村。”
“因爲乾旱的原因,疙瘩村的百姓也面臨着糧食不足的問題。”
“本王因爲報答疙瘩村村民是收留之恩。”
“就用糧食作爲報酬,讓這些村民修建這城牆。”
“一來村民們可以獲得糧食,二來也能保證村子的安全,不受匪患襲擾。”
“要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