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爲讀書人找出路(一八年教師節特別章 )

作者:坤琳嬸
孔府的事情在輿論下暴曬了幾天,整個江南爆發了一場口水大戰。

  此戰的核心戰場就是新鮮出爐的《大明日報》。

  由於大明沒有禁止除官方以外的報紙創辦,東林的主力軍——復社,也迅速的創辦了屬於他們的報紙,並且在內部免費發行,並且取了一個非常具有這個時代特『色』的名稱《復興報》,主持人是復社大佬:張採。

  復社缺錢嗎?當然不缺。所以,除了《復興報》作爲主要輿論陣地之外,他們還花了大筆錢財,在《大明日報》不斷的發表文章。

  大明內部鬥爭的核心力量,一下子從隱藏在民間的狀態轉移到了檯面上來。

  所謂的黨爭,一直以來都存在朝堂之上,民間真正知道的並不多。而東林黨以及復社,也並非全都是壞人,如果非要說明朝是被東林禍害的,其實不如說是被內鬥搞垮的。

  歷史上的南明,大多數的復社成員在清兵南下時仍堅持武裝鬥爭,陳子龍、夏允彝在松江起兵,黃淳耀、侯歧曾領導嘉定軍民的抗清鬥爭,失敗後都不屈而死。明亡以後,一些着名的復社成員又遁跡山林,顧炎武、黃宗羲等總結明亡教訓,專心着述,楊廷樞,方以智、陳貞慧等則削髮爲僧,隱居不出。

  當然,更有一些最終投效了韃子的,例如吳偉業、侯方域等,但是他們也代表不了大多數人。

  黃道周忐忑的拿着最新一期的日報,遞到朱由檢的面前,現在的日報,除了報道一些必要的政務、政令之外,輿論方面已經全面被張採他們碾壓了。

  朱由檢看了一眼,神情沒有什麼波動,首先就問:“怎麼樣?報紙現在賺錢了嗎?”

  “每日少有盈餘。”黃道周本以爲朱由檢會發火的,結果什麼事都沒有。

  “保持下去。但是不要賺太多,作爲大明的官方主要報紙,不能以營利爲主要目的。但是也不能大量虧損。”這是朱由檢制定的基調。

  “可是,再這樣下去日報都快沒有內容可寫了。”黃道周有些糾結,之前的話題被壓的死死的,雖然造成了一些影響,可是暫時沒有看出一點有利的局面。

  “不要心急嘛,一篇文章是扳不倒一顆巨樹的,但是它可以讓巨樹鬆鬆土,咱們從土裏面挖點樹根出來。我先幫你想個話題。”

  要在江南真打一場輿論戰,朱由檢估計自己會虧死,而且還落得一個非常不好的名聲。既然如此,索『性』就不要貼錢進去找不自在。

  在言論自由的時代,官方報紙歷來都佔不到大便宜。朝廷對於那些人來說,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是過分。

  朱由檢總結過東林和復社的區別。如果說儒家的目的是控制皇權,想進一步的鞏固自己一家獨大甚至直接成爲國教的目的的話,那麼東林純粹就是儒教的一個急先鋒;

  復社不同之處是:復社屬於典型的年輕人的盲目崇拜。說到底,就是大明對讀書人太好,這幫子人整天喫飽喝足了沒出發泄,要找事做。

  江南富庶,這些人家境一般都不錯,中了舉,朝廷還每個月發錢養着。各種好處不斷,又不用幹活,整天也不想京城紈絝們那樣鬥蛐蛐、玩鳥什麼的,他們的任務就是泡妞以及八卦時政,以此顯得自己比別人聰明、高貴。

  “王承恩,去把黃宗羲請到這兒來。”

  黃道周站在一邊,正準備退下去,卻被朱由檢留住了。

  黃宗羲這幾個月過的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一點差錯。不過,太子對他的態度是越來越好。起初還覺得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後來發現這人一身的學問,尤其是兩個師傅,都是當朝的大學士,太子立刻就明白了朱由檢的用意。

  可是不管太子對黃宗羲多好,他自己心裏始終有些糾葛,尤其是他的兩個老師,卻有點在漸漸疏遠他,這讓他有些不解。

  “黃宗羲,朕想創辦一批學校,你看此事可行不?”朱由檢笑嘻嘻的看着黃宗羲。

  黃宗羲納悶了,皇上想創辦學校,不應該問內閣嗎?最次也應該找大學士們問啊,畢竟所謂的大學士,不就是皇上的高級幕僚嘛,幹嘛問到他這裏來了。

  “皇上,臣...臣不知。”黃宗羲吞吞吐吐的,最後還是老實的什麼都不說。

  朱由檢看了黃宗羲一眼,有些瞭然,心想:還是年輕了點。

  “嗯,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黃宗羲一頭霧水,皇帝大老遠把他叫過來,就問了這一句話?

  “黃道周,你怎麼看?”朱由檢當着黃道周的面問了黃宗羲一個模棱兩可的話,黃宗羲沒有聽出意思,可是黃道周這個五十歲的老狐狸當然是聽懂了的。

  “皇上,臣馬上就下去準備明日的報紙去。”

  “知道寫什麼了嗎?”

  “臣知道。皇上之前誇孔聖,就是想提高老師的地位。現在想辦學,正當其時。”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事情,搓着手看看黃道周,然後笑着說:“賞你一輛最新出產的四輪馬車,不過,報紙上要替馬車吹一吹。”

  “皇上,一千兩銀子一輛啊,光車伕每個月就要五兩工錢,我可坐不起。”黃道周心裏一樂,看來自己是猜對了。

  黃宗羲背後站着的人是誰,朱由檢是一清二楚。對黃宗羲說辦學的事,不過就是在告訴他背後的人,這個事情有利你我,不要跟我作對。

  “我這一輛車的造價是二百兩,你現在可是南京城裏的熱門人物,你不坐,別人就不會比着買,那我送你的馬車不是白送了?你怎麼着也要讓我收回本吧。”

  “噗嗤!”站在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不爭氣的笑出聲了。

  “皇上,您以前可是說過,在報紙上寫文章吹捧物件叫做廣告,這是要收廣告費的。”

  “你可以用尺子量一下所佔報紙的版面大小,按實際大小收費,直接跟高邢氏去要。”

  “叩謝皇恩!”黃道周一聽,趕緊叩首,起身一溜煙就跑了,他準備跟邢夫人哪開一個高價。

  “揚州的事情,確定幕後主使了嗎?”朱由檢臉一下子陰沉了下來,對王承恩問道。

  “已經確定是汪汝謙(汪然明)使人所爲,《復興報》也是他出資資助的。”

  “是他一人還是有新安賈人大量參與?”朱由檢肯定要弄清楚整個江南的利益結構,否則就是瞎子『摸』象。

  作爲一個穿越者,如果你連自己治下有哪些利益階層,各個階層的核心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想着能改造社會,憑藉着超越幾百年的科技嗎?朱由檢只能表示呵呵了。

  所謂“新安賈人”其實就是徽州商人,揚州的徽州鹽商,纔是江南最有錢的階層。

  大明的利益階層其實也並不複雜,有勳貴、仕林、鄉紳、皇族以及商賈。其中最大的三個是仕林,商賈以及皇族。

  在整個北方被打爛了之後,南方的勳貴其實不足慮。兵權以及軍閥化,整個北方的勳貴等於是集體破產了,原本留在南方的勳貴本來就不多。

  而鄉紳階層大多依附在官僚身上,這些人在江南不顯得多麼重要,倒是在其他地方比較棘手。

  江南仕林的核心盟友是鹽商,既所謂的徽州商人。而皇族在大明是完全獨立的一個階層,他們跟其他人根本沒有機會牽扯上。

  “先盯着,再找機會。”朱由檢肯定不會現在動鹽商,他們的根子太深,靠山又硬。不一點點挖,容易“塌方”。

  而挖仕林的根子,不是向打仗一樣來硬的,對一個階層的改造,需要先想好怎麼安置這些人。吏員只是安置一部分讀書人的一條途徑。

  大明的教育本身就是落後的,老師這個神聖的職業,是讀書人比較好的一條出路。

  老師,您們辛苦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