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沙場點兵意指江山

作者:坤琳嬸
李定國終於來到了洛陽,偌大的洛陽城只留留了兩個團的守軍。

  一個堂堂的川渝鄂戰役總指揮,實際身邊連一支像樣的部隊都沒有,可以說吳三桂這一次着實打中了大明的軟肋。

  第一件事當然是趕緊組建指揮系統,而且還不是李定國之前的班底。從朱由檢給的賬面上看,李定國足足擁有近四十萬大軍可以調動。

  然而這些部隊卻需要防禦四個省,而且過於分散,部隊都沒有集結到位。尤其是湖廣和南直隸調集的四個軍,還在趕往河南的路上。

  以上都是李定國面臨的劣勢,但是李定國的優勢也很明顯,吳三桂的戰略部署已經被天地會泄露給明軍了。

  這是一場明仗,是一場跟時間賽跑的仗。不過,再明的棋局也需要一個好旗手,一個能把兵力發揮到極致的好旗手。

  “十萬騎,難啊!”李定國揉着自己的太陽穴,盯着掛在牆上的地圖就是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明軍的主力騎兵全在北方,南方的步兵去抗衡赫赫有名的關寧鐵騎,除非是有有效的手段,否則就是在開玩笑。

  步兵打騎兵,還是在遼闊的平原上,歷朝歷代怕是隻有兩宋有跡可循,難道要重新玩步人甲?

  吳三桂不是後金韃子,想把他們圍起來用康格里夫火箭轟是不現實的,火箭其實打得也是固定目標,韃子騎兵的覆滅鐵定引起周軍的重視了。

  而且李定國當然也想得到十萬鐵騎出武關的戰略意圖是什麼,吳三桂壓根就不會跟明軍爭一池一地之長短的。

  就算明軍有步人甲,也跟不上騎兵的節奏。這事還得從另外的地方想辦法。

  “傳令曾英部兵分三路,一路出隴南,攻佔天水;一路出漢中攻擊鳳翔府(古陳倉,現寶雞);第三路順漢水而下,攻佔商州。”

  這是既定好的步驟,曾英部二十萬人本身就是爲攻佔關中做準備的。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從漢中攻佔關中沒那麼容易,道路艱險,仗很難打。

  要不然諸葛亮北伐那麼多次最終徒勞?想想只有韓信這種兵仙才搞得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高招。

  調曾英部趕到湖廣是來不及的,讓他們攻擊漢中倒是可以給吳三桂的後方造成一定的壓力。李定國認爲,吳三桂函谷關部署一定的兵力,又抽走了最精銳的騎兵,他能調動的兵力肯定不多。

  如果這個時候明軍攻擊鳳翔,吳三桂一定把最後的兵力全壓到鳳翔和藍田等地的防守上。

  曾英部的作用只能是起到這個作用,最好的戰果是收復關中。但是吳三桂十萬騎兵是需要另外想辦法的。

  不得不說十五軍的戰力讓李定國刮目相看,雖然看起來挑起戰事的函谷關已經落入周軍之手,但是鄧之榮對戰場的部署非常有利明軍。

  十五軍既沒有死守函谷關,又沒有放棄關隘要地,反而主動出擊佔據了有利於自己的地形。

  後世有一個觀點,就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敵人一定是被碾壓式消滅的。

  如果常看穿越歷史小說會發現一個現象,大部分戰鬥情節都是偏重武器碾壓,然後戰鬥過程沒有謀略,基本上照搬一些所謂的戰陣,然後敵人就直接被幹死了。

  任何戰爭的確是跟武器裝備有關,但是也跟人有關。單靠武器真的能一路無障礙的碾壓嗎?那米帝直接統一全球算了,他們幹嘛還費力地玩各種政治手段。

  從當前的形勢看,鄧之榮部自身就可以應付函谷關的戰事,十五軍的戰力遠在周軍之上,而十五軍的指揮也沒問題。李定國決定讓鄧之榮繼續堅守陣地,跟周軍打持久戰,以一個軍的兵力牽制吳三桂一個戰略方向,這事划算。

  該怎麼搞定吳三桂的十萬騎兵呢?

  李定國一邊想辦法一邊讓四個軍的援軍繼續向洛陽進發,這個事情暫時是不能變得,否則就會打草驚蛇。

  另外,打敗吳三桂的主力,還是需要從這四個軍身上想注意。如果兵力不夠,那就繼續跟皇上要。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圍剿吳三桂各軍的主官全是原來明軍的將領。

  遼東戰役朱由檢使用的是大西軍的幾位主將,收復京津用的是原闖軍的主將。但是輪到對付吳三桂,恰恰主官全是原大明官兵的幾位主將。

  四川的曾英、十五軍的鄧之榮、另外還有樊一衢、範文光、劉道貞、袁韜、武大定,甚至連楊展都從遼東調任山西了。

  當然,總指揮一職是李定國,曾英是獨立的副總指揮。

  ……

  吳三桂的面前堆着一摞關於函谷關的戰報,但是他連看都懶得看。

  以吳三桂的經驗,他很容易分析出函谷關的局勢,在鄧之榮佔領青龍山建立防線之後,吳三桂就徹底地放棄了從北線出關的想法了。

  函谷關爲什麼後來被潼關取代,不是沒有原因的。天下關隘中,真正能和山海關齊名的就是潼關,只能說鄧之榮佔的地利太好了,已經把函谷關隘給破了。

  吳三桂現在只關心湖廣的明軍過了襄南陽沒有。只要明軍一過南陽,他就可以親自帶領着大軍用三天時間奔出武關,繞過襄陽殺入江漢。

  因爲他們是騎兵。

  爲了這次作戰,吳三桂把他的幾員心腹最能打的心腹大將全都召集到了西安。王屏藩、王輔臣、馬寶、高得節、胡國柱五大總兵,全數到齊。

  說實話,如果這個陣容是在二十年後,怕是大明這一邊必須得派出更強的實力纔可以抵禦。但是奈何這一仗提前暴發二十多年。吳三桂手下真正的大將例如夏國相、馬寶、郭壯圖等年輕一輩的才俊都沒有成長起來。同時明軍這邊的曾英、楊展等大明原有的將軍們又領兵多年,這完全是在經驗上佔了優勢的。

  以中年大叔組團吊打小鮮肉們,有點欺負人的味道。

  只有李定國這種妖孽屬於例外。二十年,對一個人的經驗成長太重要了。

  周軍中最有才能的當屬夏國相和郭壯圖這兩個吳三桂的女婿,最能打的當屬王輔臣和馬寶。王輔臣外號西北“馬鷂子”。本是姜鑲部署,敢單槍匹馬闖八旗軍陣,是一個武力值不亞於吳三桂的猛將。

  至於馬寶,正史中是闖軍的小將,最後跟了李定國,又跟吳三桂。和無數這個時代的將領一樣,典型的三姓家奴。

  吳三桂爲什麼器重這二人,完全是因爲他們和吳三桂都是一類人,而且都是勇將,吳三桂太瞭解這二人的性格,自詡爲能掌控得住。

  “啓稟皇上,明軍湖廣主力已經過了襄陽了。”吳三桂心裏默默地盤算着,一個他期盼了多日的好消息終於到來。

  “告訴馬寶,以他一營兵爲先鋒,準備出擊。”吳三桂容光煥發,以孔武有力的身姿站立在一個高臺之上,彷彿天下盡握手中。

  他非常喜歡耍所謂的“王者氣度”,加上本身那風流倜儻的面容,當真是一副好皮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