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效忠
畢竟只是商人傳來的消息,也稱不上有多詳細,但奧維爾知道這一年在歷史上是什麼情況。
史稱四帝之年,這一年羅馬皇帝連續換了四個人。
這個時空情況似乎更糟糕一點,加爾巴甚至都沒撐到新年來臨,11月份的時候就掛掉了。所以如果後續歷史偏差不大的話,這年就該叫三帝之年了,但一樣都是兩年連續更換五位皇帝,政治局勢極度不穩定,差點成爲羅馬帝國曆史的最後一年。
得知了這個重要消息後,幾人回到船上,開始商量怎麼辦。
蒂雅自然是決策者:“局勢變化這麼快,我也始料未及,但無論如何我們現在面臨重要的選擇,繼續這段旅程到羅馬宣誓效忠,還是就此打道回府再和父親他們商量。”
貝勒妮斯很有自知之明,只是傳話:“我弟弟讓我聽你們安排,我並不懂政治上的事情,所以就全憑你們做主,我弟弟還說希律王室服從維斯帕所作的決定。”
奧維爾地位不夠和蒂雅商量,只能提意見,現在壓力全在蒂雅身上。
奧維爾一開始也沒說話,只是平靜的看着對方,他在一路上閒來無事,已經在和蒂雅聊天的時候把該說的都說了。
他現在只是幕僚,痛陳利害就夠了,決定要讓蒂雅來下,他不會越界做事情。
蒂雅雖然爲人過於正直,但政治嗅覺和大局觀卻並不差,她比奧維爾還清楚現在的羅馬究竟會是什麼樣的混亂情況。
顯然奧托不可能坐穩王位,差別只在他們要到羅馬打探最新情報並參與羅馬政治,還是要到維斯帕那邊,號召衆人準備應對混亂狀況。
也難有優劣之分,所以蒂雅纔會頭疼,這個選擇不好下。
這時候,她想起來當時奧維爾與維斯帕的對話。
提圖斯.弗拉維烏斯.維斯帕西安,將成爲凱撒,成爲陸地、海洋和整個人類的主人。
他的父親當時並未否定,還讓自己“日後再說”。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日後了,現在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仔細想了想,蒂雅堅定的下了另一個決定:“轉頭往埃及開,到那邊要增援,相信他們會給的。”
這下搞得奧維爾反倒奇怪,見到奧維爾這微妙表情,蒂雅則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的話提醒了我,種小麥不如種葡萄和橄欖賺錢。所以我們只要最先控制住了糧倉,那一切就都好說了。”
奧維爾的表情迅速從茫然變成驚訝,蒂雅的領悟力比他想的還要強。
地中海世界中,埃及是毫無疑問的糧倉,這世界的歷史有點偏差,埃及和帕爾菲一樣是羅馬的附屬國而非行省,儘管羅馬人在埃及也有總督和不少軍隊,但埃及仍舊有自己的王室和自己的一套行政系統,每年不需負擔兵役,但需要上繳大量的糧食以供應羅馬人。
加上通過正常手段購買的更多糧食,可以說羅馬人的糧食供應很大程度上仰賴埃及這一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