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稱帝
誰都要下注,他們選擇了支持維斯帕。
藉着這個機會,維斯帕也履行諾言,先是讓某個總督給了他羅馬公民身份,然後馬上就辦了一場收養儀式,按照羅馬人的禮儀來。
貴族收養孩子都必須有大祭司的許可,而且大祭司只要一經任命終身有效,由於羅馬沒有專職的神職人員,所有神職都是在公務員系統之內選擇的,正好來此的一位總督就擔任過大祭司一職,當場給維斯帕發佈了許可,從此以後奧維爾就得管維斯帕叫爹了。
他的名字也對應有所更改,叫做奧維爾.弗拉維烏斯.維斯帕西安努斯,還挺正經的羅馬姓氏,就是名字不倫不類。
他也可以選擇保留提利昂這個姓氏,但他對姓氏沒有留戀,也就沒選擇保留,從今天開始他就算是弗拉維烏斯家族的一員。
這個決定讓所有知情者都很驚訝,開始暗地裏琢磨維斯帕究竟是何打算,但最喫驚的估計還是蒂雅,自己莫名其妙就多出來了一個弟弟。
等了差不多兩週,主要軍隊在凱撒利亞集結完畢,重要的軍官也基本到場,大軍主力開往埃及,準備在那邊租用船隻,登陸意大利直取羅馬城。
其實如果只想要皇帝位置的話,在埃及靜坐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掌握了天下糧倉,很快羅馬那邊就會餓得不得不派兵過來討伐,他們有絕對的主場優勢,但維斯帕想要的不只是皇帝位置,他現在急切的想要恢復秩序。
如果這場戰爭曠日持久,那羅馬在各個行省的統治就會開始鬆動,現在小亞細亞和高盧那邊就都傳來了不太樂觀的消息,再拖一會兒他們真的會付諸行動,而在國境線之外還有別的強鄰虎視眈眈。
單獨對上任何一個勢力,當地總督都有能力周旋一二,但現在強力總督的軍事力量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戰爭之中,邊境線上的防禦其實很空虛。
現在看上去風平浪靜,只是因爲所有人都在觀望,一旦內戰曠日持久,等待羅馬的絕對會是一場圍毆,在中央不穩定的情況下這非常危險,用六百多年時間才終於確立的羅馬霸權隨時都有解體的風險。
所以維斯帕才一反常態決定稱帝,還準備渡海作戰打遠征,奧維爾的話只是一小部分,他心裏算計的很明白。不管是誰,快速終結混亂的局勢才能保證羅馬的統治繼續存在,既然他最合適,那就由他來做。
經過幾位軍團長之間激烈的討論,最後決定繼續這場帕爾菲戰爭,繼續在這裏維持強大的軍事存在。
去掉在埃及的三個軍團和在敘利亞戍邊的兩個精銳軍團,現在維斯帕能動用的有七個軍團還有不少零散大隊,是由各地小總督派過來的。
考慮良久之後,維斯帕決定帶走五個軍團,留下兩個完整軍團並原地整編這些大隊,將他們整合成數個完整的軍團,以此爲基本盤繼續這場戰爭,如果敘利亞那邊有異動的話還能北上支援邊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