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衆人的驚豔 作者:未知 “大娘娘!”一衆人進來,就是行禮。 不管怎麼說,大娘娘算是這個朝代,地位最高的人了。即使是官家,也必須要對大娘娘,這個他名義上的母親行禮。 孝道,就是這個朝代的治國理念了。 大娘娘讓人都退下,只留下官家等人。 沉默了半晌,大家也都不敢打擾。 最後,大娘娘苦笑:“這孩子說的對,我再堅持下去,也不過是徒勞。再怎麼說,你們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如今也算是穩固了。” 喂,大娘娘,我是勸了您,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您這是要拆我的臺,讓我沒辦法立足啊! 大娘娘就好像沒看到沈煙菱的卡姿蘭大眼睛,自顧自的說道:“爲了趙家的天下,我也沒辦法做別的了。她說的對,我無論是做什麼,都是對於朝廷的損害。與其如此,還不如旁觀,看着你們改革。我知道了,接下來,我不會隨意的干涉你們,玉璽可以還給你們。你要稱皇考,我也不阻攔。只是希望你記得,先皇的恩典。” 這一下,大娘娘似乎也拋卻了什麼負擔,整個人也輕鬆了不少。 衆人都是奇怪,怎麼了?不是來要玉璽的麼? 怎麼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給解決了? 顧廷燁對着自己身邊的沈煙菱張了張嘴,想要問什麼。 沈煙菱笑笑,沒有多說。 大娘娘又道:“也是這個孩子想法多。雲蘭,你過來,再和我說說你剛纔提到的那些。” 沈煙菱無奈,只好走出來說道:“本來是打算讓我家二郎、我二哥哥和我舅舅分開提出來的。我畢竟是個女人,不好太活躍了。” 官家擺擺手:“巾幗不讓鬚眉。雲蘭雖是女子,但見識可不比男人要差。” 沈皇后也是讚歎:“何止是不差,簡直是在世諸葛了。” 見大娘娘疑惑,沈皇后又將之前說過的那些事情說了一遍。 又有些懊惱的說道:“也是我顧忌太多。這孩子的一片苦心,居然都被我給耽誤了。” 大娘娘也是讚歎,不過還是說道:“先說正事吧!” 沈煙菱點頭,出來說道:“以我朝的局面,若是再不改革,接下來,北方的耶律家,還有西北的蕭家……” 一篇長篇大論下來,都是沈煙菱根據後世的一些見解,直接說了出來。 在場的人,都是一片震撼。 沈煙菱道:“由此可見,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了。但改革,也不是隨便來的,改革也必須要放緩腳步。首先,田地的改革,就不能直接開始。說起來,要攤丁入畝,那纔是最爲正確的農稅政策。只是,這個政策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我們在場的這些人,還有朝堂的諸公。” “雲蘭!”顧廷燁着急的說道。 官家擺擺手:“今天大家都是暢所欲言,不必擔心。雲蘭還是我的女兒,我難道還會因爲我的女兒說幾句實話,還能生氣?” 顧廷燁纔想起來,沈煙菱還是郡主呢。 沈煙菱行了一禮,說道:“都是大娘娘和官家以及娘娘大度。要不然,我一個直腸子,向來都不顧忌別的。早就不知道被打到什麼地方去了。” 頓了頓,沈煙菱說道:“我這麼說,是事實就是如此。如今的農稅,是按照人丁來收的。可農戶家庭,人丁多,田地少。而勳爵貴族,人數只佔了人口的極少數,卻佔據了全國絕大部分的田地。再加上,我們還具備免稅的一些條款。大戶人家,士紳,世家,都隱瞞人口。如此一來,根本就收不到多少稅收。我甚至敢說,若是今日這裏要改革農稅的事情傳出去,明日就有大臣會上書,這個政策,怕是連這個皇城都走不出去!” 衆人雖然知道情況複雜,但被沈煙菱這麼說出來,還是有些嚇人了。 但仔細想想,也正是如此。 別人不說,他們還在禹州的時候,他們本身就是收稅最難的一部分。 鄒家也隱瞞了大量的人口,稅收很那收的。 屁股決定了想法,以前那都是要保住自己的銀子。 如今,卻想着從別人的口袋裏,用同樣的理由,拿出銀子來。 想來,別人也都是不同意的。 沈煙菱又道:“所以,我覺得,農稅可以暫緩。首先要來的,還是商稅!” “商稅?”官家疑惑的問道:“商稅還有什麼可以改革的?” 沈煙菱笑道:“商稅的改革,纔是大頭呢!若是做的好了,船運還有陸路做好了,甚至商稅要遠遠超過農稅纔是!” 衆人都是不信,沈煙菱就道:“那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又是故事? 大娘娘也很好奇,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 今天,她可不就是因爲幾個故事給說服的麼? 如今看到在這裏,和這個朝代最爲有權的幾人,都是侃侃而談的沈煙菱,真的覺得很奇妙。 這個女孩,真的太聰明瞭。 一個小官的庶女。居然在這個女子地位遠不如男子的時代,走到了這一步。 實在是驚奇! 沈煙菱可不知道大娘娘這麼想自己,若是知道,肯定會想,我這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沈煙菱道:“我就以嗯,一個叫小明的商人說起吧!” 小明啊,你終於開始禍害古代人了吧! 要是那些現代的學生知道,肯定也是感同身受了。 沈煙菱道:“就比如冬日快到了,九江道有一位叫小明的商人,以當地的桔子爲例。從農戶的手上,購買了二百斤的桔子。官家,可知道,這是多少財富?” 官家哪裏會知道那些,就看向桓王。 桓王也是不知,又看向顧廷燁。 顧廷燁雖然混跡市井,但對這些東西,也不太瞭解。 最後,還是看向了沈煙菱。 沈煙菱道:“九江道當地的桔子,怕是隻有一文錢一斤。也就是說,農戶用了一年的時間,費時費力的操勞,得了二百斤桔子。他的財富,就是二百斤,對嗎?” 官家點頭:“是的。” 可他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沈煙菱要說什麼。 沈煙菱又道:“這個叫小明的商人,買下了這二百斤的桔子,花了二百文。然後,他坐船,將桔子運到了東京城,此時東京城的桔子,甚至能賣到十文錢一斤。這二百斤的桔子,就變成了兩千文,那麼財富,又變成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