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文官們:假的,全是假的!

作者:遠明不漸
京城。

  這座有上百萬人口的城市,這幾天終於從惶恐不安的氛圍裏走出。

  各地的勤王大軍終於陸續到了。

  後金韃虜的劫掠活動,也受到有力的遏制,不敢再分兵搶掠了。

  前幾天更是突然開始後撤,離開了房山,有沿原路返回遼東的跡象,這讓朝堂上下都鬆了口氣,最大的危機也已解除。

  京城的四方城門也都打開了,商業活動允許進行,人流物流都恢復了通暢。

  但這並不是一件值得多麼高興的事情。

  因爲沒人了。

  京城周邊許多的村莊集鎮,化爲了廢墟灰燼,變爲了鬼域,倖存者發出的悲傷嚎哭日夜不停。

  便是京城之內,也有不少家庭失去了親友,掛上了白幡,哀慟哭泣全城可聞,白事法事每天都會舉辦上千起。

  如同又回到了崇禎二年,但這次京畿百姓的損失更加慘重。

  悲嚎傷心過後。

  隨即就是怨言,百姓們對朝廷鋪天蓋地的怨言:

  “這個朝廷到底有何用?”

  “韃子肆虐,我們的文武官員在幹什麼?我們的軍隊在做什麼?我們的陛下又在做什麼?”

  “土狗尚且守家,我們每年交的那些錢糧,究竟養了些什麼東西?在他們的心裏,有我們這些百姓麼?”

  “爲什麼死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爲何受害的永遠是我等小民?”

  “京畿之地都難以生存,這天下之大,何處是我們的樂土?”

  “既然這個朝廷什麼都做不了,我們爲何要交出錢糧,去養那些毫無用處的廢物?”

  “……”

  民間的輿論洶洶,怨氣沖天,不僅文人官員們能聽得見。

  通過錦衣衛等耳目,皇宮中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也略有耳聞,哪怕錦衣衛專門挑了些溫和委婉的言論,朱由檢也感到十分的難受和扎心,感到羞燥不堪。

  甚至不敢直面某些質問。

  而最近的這一兩天,輿論的風向又發生了變化。

  多了不少吹噓誇讚許家莊的話語。

  因爲許家莊也出兵了。

  八千人的許家軍剛到通州,就打了一個通州大捷,殲滅五千韃子騎兵。

  然後開始掃蕩周邊,消滅了無數的在京畿之地屠殺劫掠的建奴小股部隊,不知救出了多少的青壯百姓,並打的韃虜不敢分散,停止劫掠,不得不抱團對付許家軍,這又間接避免了更多的百姓受害。

  可以說,這一次是許家軍救下了深陷苦難中的百姓,是許家軍成了無數人的大救星,發揮出了朝廷都發揮不了的作用,且對於受害的廣大百姓,天下通銀行也宣佈提供低息救助貸款,願意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渡過最艱難的時期。

  故而這一次的建奴入關肆虐中,許家莊和許家軍,成了那一束的救世之光、希望之光。

  最近民間便流行起了諸如此類的輿論:

  “聽說了麼?許家莊這次派兵過來幫忙,不是爲了勤王,也不是爲了拯救什麼百姓,主要是爲了保護北方的市場。”

  “保護市場?此話怎解?”

  “因爲許家莊有大量的商貨,是賣到了北方,讓許家莊獲益不少,如果韃子經常肆虐,北方市場陷入戰亂,許家莊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爲了保護這塊市場,必須派出精銳大軍前來。”

  “你的意思是說,許家莊是爲了保證自己能賺到錢,才這麼積極的出兵馳援?”

  “沒錯,主要還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哎,連許家莊這樣的商人,爲了能長期賺到錢,都願派出大軍與韃子血拼,我們的朝廷呢?連一介商人都不如!”

  “呃……是這個道理。”

  朱由檢瞭解到這些輿論後,馬上就坐不住了。

  朝廷連個商人都不如!

  這句話的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太強了,不光是崇禎,朝堂百官們也都接受不了,有種被打臉火辣辣的感覺。

  當即就有文官表示:這些流言蜚語,定是有幕後黑手製造出來的,必須嚴打嚴查,揪出幾個妖言惑衆之輩,重重懲罰!纔可制止人們對朝廷的污衊誹謗。

  但朱由檢沒有采納這個官員的建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這是上古之人都明白的道理,他怎麼可能去學那個周厲王。

  十月三日後。

  前線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

  先是由許家軍牽頭,組建了一個什麼‘滅金聯軍’,要專門對付後金軍,並自封盟主,宣佈允許任何願意抗金的軍隊加入,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一個商人勢力,也敢跳出來當什麼盟主,還想指揮朝廷軍隊,不知天高地厚!

  但緊接着就有一連串的捷報送人京城,令人目不暇接:

  “報!通州大捷,許家軍前來援助,陣斬後金騎兵五千!”

  “報!大興莊大捷,滅金聯軍陣斬蒙古騎兵五千,斬首八旗本部精銳一萬八千,我方大勝!後金軍如被打斷脊骨。”

  “報!昌平大捷,我滅金聯軍攻破後金物資營地,斬殺蒙古騎兵七千,歸附漢軍五千,降服四萬三千人,我方損失輕微。”

  “報!居庸關大捷,我滅金聯軍,僅用一日便攻破雄關居庸關,斬殺後金八旗精銳三千,斬首歸附漢軍兩萬!”

  “報!盧象昇天雄軍收復延慶州,斬殺後金韃虜八百,解救青壯百姓兩萬,奪回牲畜五千頭,糧食七萬餘石,金銀萬兩。”

  “報!盧象升收復了龍門口,斬殺後金韃虜三百,解救青壯百姓五千,奪回牲畜三千頭,糧食三萬餘石,其他財物無數。”

  “報!盧象昇天雄軍在塞外草原與後金韃虜爆發血戰,斬殺八旗精銳三千,自身折損兩千,無力再戰,正在返回,但後金軍已被驅逐出大明境內,總兵力損失超過十萬,此番大戰過後,至少十年內,建奴再無入關寇掠之實力!”

  連續收到這麼多的捷報。

  京城百萬百姓歡呼振奮,一日三賀。

  但皇帝朱由檢與朝堂的文武百官們,則都是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嚴重懷疑這些捷報的真實性,或者說發自內心的不願意相信,不能夠接受。

  金鑾殿,朝會之上。

  內閣首輔溫體仁道:“陛下,許家軍雖然強勢,但建奴大軍更加強悍,兩者發生廝殺,臣還是覺得,許家軍有可能小勝,但不可能大勝!假的,這些捷報全是假的,真實情況斷不是如此。”

  大學士吳宗達也道:“女真滿萬不可敵,許家軍棄自己的火器優勢不用,反而要跟建奴血戰肉搏,此乃愚蠢送死之舉,許家軍或許已全軍覆沒,但爲了遮掩,爲蠱惑京城人心,這才編造出了諸多大捷。”

  兵部尚書楊嗣昌道:“陛下!這些大捷不能全信,但也不全是憑空編造,至少通州之戰,是有許多軍民親眼所見,想必無造假之可能,至於其他大捷,哪怕擠出九成水分,只怕也有不少真實斬獲,姑且每戰只算斬首千人左右,對比朝廷大軍此前之表現,也可稱得上是大捷。”

  作爲兵部尚書,楊嗣昌得到的情報信息,遠比普通大臣們多得多,無論從哪方面看,滅金聯軍創造的這些大捷,有較大概率都是真的,有多方面的信源可以證實,斬獲也非常驚人,許家軍領銜的這個滅金聯軍,戰鬥力極其驚人,凡是加入的朝廷軍隊,都有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但這些事實他不能說出來,不然他的兵部尚書位置,馬上就會當到頭。

  御史張延登馬上就喝斥他道:“楊嗣昌!你到底收了許家莊什麼好處,這些捏造出來的大捷你也相信?每戰斬殺上千韃子,這可能麼?大明有哪隻大軍能做到?許家軍再強,也絕不可能是建奴的對手!你不必再助長許家莊的氣焰了。”

  言官許譽卿則乾脆道:“陛下,臣懷疑楊嗣昌與許家莊有染,私下定有勾結,請把此人下獄嚴審!”

  楊嗣昌立刻跪拜下去,道:“陛下,臣冤枉,臣對陛下一片赤誠,忠心耿耿,天日可鑑!”

  “呵呵,你忠心耿耿?你敢說你楊家的商鋪,跟許家莊沒有生意之往來?據說天下通銀行裏,你派家人存了十萬兩銀子進去,存的還是五年定期,楊嗣昌,你敢說你跟許家莊沒有利益之纏綿?”

  言官許譽卿不依不饒的彈劾道。

  “行了,不必再攻訐了!”

  崇禎皇帝不得不打了個圓場,讓言官們不再攻擊下去,一方面楊嗣昌才幹出衆,頗得朱由檢信任,在沒有做出太大的讓他失望的事情前,朱由檢不會擼他下去,其次,這些言官的彈劾言論,也有種打他皇帝臉的感覺。

  因爲跟許家莊合作最深的,是皇室。

  往天下通銀行存款最多的,也是皇室。

  如果楊嗣昌因爲這個原因被彈劾了下去,他這個皇帝豈不是更應該下去。

  不過今天整個朝會下來,面對滅金聯軍創造的如此之多的大捷,百官們的一致意見,那就是假的,全是假的,不可能是真的!他們絕不相信。

  但從十月七日開始。

  一車車的被鹽硝制好的人頭(包括大興莊之戰的斬獲也被爭搶一空,並硝制完好),送入到京城,交給兵部官員們覈驗。

  一批批的俘虜,也被押送入京城,獻於太廟唱捷。

  一批批的戰場繳獲,如糧食、牛羊馬牲畜、器皿、金銀財貨等等,也送入了京城,數量足有上萬車,價值超過五十萬兩。

  還有八旗精銳所用的兵器、穿的棉甲和金錢鼠尾這些能證明爲真韃的物品。

  三天後的十月十日。

  兵部的專業人員,通過浮水法,觀察牙口髮型等辦法,進行查驗之後,不得不承認,滅金聯軍的斬獲確實巨大。

  單單建奴真韃的頭顱數量,就有兩萬六千顆之多,具是真韃,確鑿無疑!

  另外蒙古韃子、剃了發的歸附漢軍的人頭,也有三萬之多,可明顯辨別,難以造假。

  最後剩下的兩萬多人頭,無明顯特徵,難以辨認,或可是殺良冒功,也可能是真實斬獲,故而不能算作斬獲。

  即便如此。

  得到兵部專業人員認可和背書的戰果,就有五萬六千人之多!

  由此證明滅金聯軍所取得的那些大捷,只怕都是真的,並沒有過多誇大和虛報。

  面對這些擺在面前鐵一般的事實。

  朝中的武官們緘默不語。

  兵部官員們也長時間沉默。

  皇帝朱由檢也不知該高興還是不高興,或兩種情緒兼而有之,但建奴遭此前所未有的重創,終歸是一件好事,朱由檢不由鬆了口氣。

  唯獨朝堂之中的文官們,依然死鴨子嘴硬,堅決不認這些戰果。

  “假的,全是假的,我不信!”

  “肯定都是殺良冒功。”

  “不知許家軍是從何處弄到的這些人頭,但許家軍不是朝廷軍隊,自然不必獎賞。”

  “沒錯,賞銀是一分別想,朝廷沒有錢,想要賞銀去找許家莊要!”

  “人頭就算是真的又如何?明明是朝廷的軍隊,卻不聽朝廷號令,反而加入什麼滅金聯軍,此舉與叛國何異?想要賞銀的時候又想起了朝廷,兩頭好處都要佔,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反正朝廷拿不出賞銀!”

  文官們紛紛說道,其言論之無恥,打算毀諾之嘴臉,便是皇帝朱由檢,都覺得不太合適。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