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糧食之戰:佈局

作者:遠明不漸
崇禎八年,八月中旬。

  又是一年農業收穫季。

  南直隸,鳳陽府境內。

  商人鄭世奇,出現在宿州城北一個名叫丁莊的村子外的麥田邊上,望着那一片片長勢良好即將成熟的金色麥子,微風吹拂道道麥浪翻滾,看得人心曠神怡。

  再從那長長的粒粒飽滿的麥穗看。

  今年肯定是一個大豐收。

  畝產不會低於千斤。

  而鄭世奇從揚州到此地,一路看到的都是稻田、麥田金黃的場面,有的已開鐮收割,產量都非常可觀,畝產低於五百斤的都是極少。

  其實今年的氣候依然不好。

  北方旱情持續,降雨還是嚴重偏少,只是比去年稍微好了一點點。

  至於重災區河南,現在很多地方是五百里無人煙、八百里無人煙,不少縣城朝廷已經不派官員過去了,一是沒有百姓,二是無法生存,只能臨時的放棄。

  宿州離河南不遠,其實也受到了旱災的困擾,正常情況下,糧食會減產三到五成,但來自許家莊的抗旱小麥,加上龍王抽水機,實在不行就找天下通銀行貸款,挖一兩口的深井,從地下深處取水。

  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這纔有了眼前的豐收,有了跟兩百里外的河南完全不同的景象。

  那麼小麥快要成熟了,商人鄭世奇跑到這裏的目的是什麼?

  自然是收購這些小麥。

  北方糧價很高,把這些小麥收購下來後,不管是賣到北直隸,還是賣到山西、陝西、河南,都能賣出一個高價,有非常不錯的利潤空間,哪怕要請運輸商隊進行千里運糧。

  可這些地裏的小麥,丁莊的村民們,都跟許家莊簽了協議,等收穫後要全部賣給許家莊的,因爲良種、化肥、農藥以及灌既,都是許家莊幫忙解決的,天下通銀行也提供了近乎零利息的貸款,唯一的要求,就是收穫後要把糧食賣給許家莊,並保證收購價不低於3文錢每斤。

  現在鄭世奇想要過來截胡,這可能麼?他是許家莊這個龐然大物的對手麼?

  鄭世奇微微一笑,沒把握的事情他不會去做,而且商場規則是價高者得,利益高於一切,只要給村民們足夠多的利益,總會有經受不住誘惑而毀約把糧食賣給別人的。

  何況,鄭世奇有一套說服村民的辦法,且把握相當大。

  於是看完麥田後,他找到丁莊的族長族老,以及村民,說自己是一名糧商,想購買他們地裏小麥的時候。

  不出意料,他遭到了村民們的拒絕:

  “不賣不賣,這些糧食都答應賣給許家莊了,不會賣給別的糧商。”

  “開多高的價都不賣!”

  “沒有許家莊,俺們地裏怎麼可能長出這麼多糧食,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今年高價把糧食賣給你,明年許家莊不跟我們合作怎麼辦?沒有良種、農藥,一畝兩三百斤的產量,怎麼養活一大家的人?就爲了今年多賺點,明年後年的日子不過了?”

  “……”

  聽了村民們的這些話。

  鄭世奇感到頗爲欣慰,誰說農民們短視?至少丁莊的這些村民,一個個都非常的有覺悟,甚至是老實憨厚。

  “各位村民,各位叔伯,其實我不是普通糧商,而是跟許家莊有合作關係的糧商,可以說,我也是許家莊這邊的人。”

  鄭世奇一臉神祕,並壓低聲音的對這些村民道:“我敢保證,只要把糧食賣給鄭某,許家莊絕不會找你們的麻煩,也不會取消合作,如果出了問題,你們隨時可過來找我……這是我的名剌。”

  遞上寫有自己家庭住址的名剌,鄭世奇又道:“許家莊承諾收購你們的糧食,價格是3文一斤,最多不超過4文,但我出5文收購你們的糧食,這地裏的小麥畝產約千斤,價格差一文,一畝地就是差一塊銀元,差兩文就是兩塊銀元,而你們或多或少都借了天下通銀行的貸款,還有官府的稅賦要交,還得留下夠一家人喫的口糧,辛辛苦苦種了十幾畝地,最後手頭能剩幾文錢?”

  “如果把糧食賣給我,你們還完銀行貸款、交完稅賦、留足口糧,一畝麥地,少說能攢下兩塊銀元,這些錢你們給孩子多扯兩身衣服,過年多買五斤肉三斤糖,家裏蓋房的時候,可以多蓋一兩間屋——這日子明顯要好過不少,爲什麼不同意把糧食賣給我呢?”

  聽了這番話。

  村民們心動了,大部分都產生了動搖。

  因爲5文一斤的價格,確實比3文一斤高多了。

  而且這人說跟許家莊有合作關係,實際是一邊的,不會導致違約問題,這讓村民們將信將疑,如果這是真的話,完全可以把糧食賣給此人;如果是假的話,也不是不能賣。

  一名眼裏透着精明的村民道:“許家莊要怪罪下來,就說俺們上當被騙了,是無心之過,不是故意把糧賣給他人,全是奸商的錯,俺們也是受害者,只能下次遇到這樣的奸商,就扭送給許家莊處理。”

  “可我們爲什麼不提前去問許家莊的人,是不是有一些商人跟他們合作,可以把糧賣給這些商人?”另一名村民問。

  “你傻啊,如果過去問了,許家莊的人說沒有這樣的合作商,我們該怎麼辦?只能低價賣糧給許家莊?多賺錢都不幹,你不想家裏日子過更好一點啊?”這位精明村民道。

  “這……不太好吧。”

  “反正我家的糧食就賣給這個商人了,你們也都賣給他,法不責衆的道理知不知道?加上我們都是受到了奸商的欺騙,許家莊不會找我們麻煩的,大不了明年的糧食繼續賣給許家莊是了,就賺這麼一次。”精明村民道。

  “有道理。”

  丁莊村民們商量一番後,終究是佔便宜心態佔了上風,最後一致同意,將地裏的小麥,以5文/斤的價格賣給鄭世奇這位許家莊的‘合作商’。

  如此。

  一整個村子,上千畝地,至少五十萬斤的小麥,被鄭世奇成功買下。

  而他沒有停留,接下來又去了不少村子,採用同一套的話術,加價購買農民們的糧食,有的村子取得了成功,有的遭到拒絕,還在一些村子,遇到了競爭對手,也宣稱是許家莊的合作糧商,跟他競價購糧,鄭世奇加價到6文,對方加價到6文半,鄭世奇再加價到7文,對方加到7文半甚至8文,鄭世奇只得放棄。

  ……

  另一邊。

  進入到秋收季節後。

  許家莊的《東方時報》,在糧食方面,最近釋放出了不少打算放鬆管控的信息。

  八月十日,在頭版新聞表示:今年南方澇災減輕,糧食增產約15%,北方旱情持續,但多地加大了抗旱措施,推廣‘保命田’模式後(即一家人想盡辦法的伺候一畝紅薯或土豆田,確保一塊地能種出糧食,用於保命),加之北方人口數量減少上千萬,糧食自給率將提高至六成!

  十三日,又發表社論:大明今年不會缺糧,不要再炒高糧價了!天下通銀行已正式推出‘海外開發債券’,三年期利息10%,五年期利率15%,購買海外開發債券,遠比囤糧炒糧有利可圖。

  十六日,頭版頭條是【南直隸取得空前大豐收,許家莊囤糧已達5億石,基本滿足需要,合作農戶可以自由賣糧】,即跟許家莊合作的農戶,就算把糧食賣給別的糧商,也不算違約,不會對他們採取懲罰措施。

  十九日,關於糧食方面,《東方時報》又刊登報道【爲遏制打壓炒糧行爲,許家莊運輸船隊,將從湖廣地區運糧8000萬石,從兩廣運糧5000萬石,足夠解決北方糧食缺口】

  連續釋放出這麼多的信息後。

  海港城,白堡。

  高層會議室內。

  “話說大明境內,現在應該沒什麼人敢囤糧炒糧了吧?”

  坐上首的許遠道:“我對他們是仁至義盡了,告訴了他們大明今年的糧食產量情況,提供了‘海外開發債券’這樣的高利息投資渠道,而且南方今年也取得豐收,多出上億石的糧食,不再只是南直隸一枝獨秀,那些奸商應該會斷了炒糧發財的念頭,甚至是主動降一點價吧?”

  “莊主,您太高估他們的下限了,他們今年不僅要炒糧囤糧,而且要狠狠的大幹一場!”

  負責農業工作的李進,連連搖頭道:“雖然我們釋放出了大量的希望不要炒糧的信息,但那些作死鬼不聽勸啊,反而找到了三個今年糧食能大漲特漲的理由。”

  “其一,江南地區的畜牧業今年發展的太快,大量糧食被用於飼料,養殖的豬牛羊馬上億頭,雞鴨鵝兔無數,消耗飼料糧超過六億石,導致今年能空出的糧食,不超過2億石,甚至比去年還少。”

  “其次,許家莊工業區的生物柴油製取廠,已經增加到四座,日產柴油兩千噸,這也導致糧食消耗增加,還有釀酒用糧,工業用糧等,一年消耗超過億石糧食,這也讓可用餘糧繼續減少。”

  “最後,南方的糧食雖然可補充缺口,但路途較遠,而且只有區區億石,以他們的財力和資本,就是3億石糧食,也能全部吞下,不過花個三五億銀元而已,囤積起來,再加價兩三倍乃至四五倍賣出,不知能獲利多少,這比海外開發債券10%的利息回報高多了。”

  “所以我們料定,這一次,在糧食方面,大明的商人、勳貴、士紳、地主、藩王,這些羣體,絕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一定要喫個鉢滿盆滿,把大明底層百姓們壓榨到乾乾淨淨。”

  聽到這話。

  許遠眼中迸射出一絲殺氣,道:“既然他們不聽良言苦勸,執意要找死的話,那我只能成全他們了,就用這一波,把他們全部帶走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