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崇禎連弩

作者:一紙鳳冠
朱友健縱馬疾馳,不出半盞茶功夫,就到了安定門。

  這是京師北大門,位置重要,李自成在這裏安排了一隊守備。

  王承恩看看城門的守備,再看看前邊疾馳的崇禎,心提到了嗓子眼裏。

  “緊急軍情,速速給額讓開。”朱友健大聲高呼,將傳令兵隨意一亮,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

  守備士兵聽到喊聲,看到疾馳而來的駿馬,下意識就讓開一條通道。

  朱友健唰的一聲就衝了過去。

  王承恩也緊隨着衝了出去。

  “哪個營的傳令兵?”守備問身邊小卒。

  一個小卒擡手揮開揚塵,眨眨眼道,“沒看清啊!”

  守備摸摸腦門,一臉茫然,“媽的,這讓老子怎麼登記!來來回回好幾次了,這活沒法幹了。”

  朱友健衝出安定門,一刻不停,頭也不回的跑出50多裏。

  直到聽那馬嘶聲音不對,才勒了馬繮,緩緩停下。

  “大伴,歇歇吧,這馬之前應該已跑了大半日,再跑下去怕要暴斃了。”

  王承恩飛身下馬,跑到崇禎馬前,準備扶他下馬。

  “不必了。”

  朱友健擺擺手,輕輕一躍跳了下來。

  他拍拍馬屁股,任其覓食休息,自己席地而坐,恢復體力。

  二人於路邊閉目養神,不久後,傳來陣陣馬蹄聲。

  王承恩刷的站起身來,緊張朝着京師的方向望去。

  “萬歲,有追兵!”

  朱友健依舊閉着眼,靜靜聽了一會,緩聲道,“別草木皆兵,也就二十多人,不是追兵。我們暫且靜觀其變。”

  來人不算多,以他和王承恩的身手,尚能應對。

  不多會,一衆人馬自遠處奔來。

  王承恩看來人都帶有武器,警惕得盯着,眼眸一瞬不瞬。

  “不必緊張,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看他們像是自己人。”朱友健睜開眼觀察了一會,淡淡的說道。

  王承恩聞言下意識的呼了口氣,但依然保持警覺。

  來人在距離二三十米處停下,聽了號令,齊齊翻身下馬。

  卸了武器後,擁簇着後方一人快步走來。

  王承恩閃身到崇禎身前,大喝道:“來者何人?”

  “臣,範景文叩見聖上!”一長鬚者叩拜,身後隨從全部跟着俯身跪下。

  朱友健看着跪倒的衆人,整理了一下衣冠,笑呵呵的走上前去,伸手扶起範景文。

  他隱約記得,歷史上,範景文在得知崇禎自縊後,隨即就殉國了。想不到這緊急關頭竟是他先找到自己。

  “夢章,忠臣也!”朱友健讚歎道。

  範景文聽崇禎喚着自己表字給予肯定,心中感動,連忙跪下,“臣死罪!”

  “京城失守不是爾等之錯。國庫空虛,有兵無餉;黨爭百載,有將無志。非爾之罪,是朕之過。”

  朱友健遙望北京城,淡淡的說道。

  “臣死罪!”範景文惶恐,不敢擡頭。

  在他心裏,讓皇帝如此狼狽出逃,全國文武都該死。

  “好了,朕赦你無罪。都起來吧。”朱友健雖然有崇禎帝的記憶,但是面對這麼多人的朝拜,還是不自在。

  “你怎麼發現朕出城的?”朱友健用力扶起範景文,問道。

  “在聖上奪馬的時候。”範景文說道,“聖上放心,臣再三確定,無人尾隨臣等。”

  “嗯!你找到朕也好,你先回京城去。”

  範景文再次跪倒,“臣不敢,臣誓死追隨聖上!”

  朱友健沒接他話,沉聲道:“傳朕口諭,讓戶部尚書倪元璐帶着自己的人馬。

  先救出李邦華、範景文、施邦曜、凌義渠、劉理順、吳麟徵、孟兆祥等人,護送他們去遷安見朕。”

  “遵旨。”範景文喫驚的擡起頭,朗聲道,“聖上不應該去南京嗎?”

  “朕自有決斷。另外,如果嘉定伯還沒被闖賊擒住,就順道將朕的三位皇子也接來。”朱友健心中悲觀居多。

  在他記憶力裏,崇禎將皇子託付給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以期逃到南京登基。

  誰想城破當天,周奎就將皇子賣給了李自成。

  “聖上……”範景文哭了出來,他死也沒想到,崇禎竟然先要救出大臣,再順道救皇子。

  有此君主,夫復何求。

  “你快些去傳旨,晚了,這幾人難免殉國,此去,是救忠臣之命!”

  朱友健拍拍他的肩膀,他知道爲崇禎殉國的大臣有二十幾人,但是隻能記住這幾個名字了。

  “遵旨,臣這就去。”範景文站起身,朝身後一人道:“鉉超,你要誓死護衛皇上安全。”

  說完,再拜了拜,孤身一人騎馬返回京城。

  看着漸漸散去的揚塵,朱友健嘆了口氣,對着一人說道:“你是範鉉超,朕記得你是範先生的長子吧。”

  範鉉超聽了連忙跪下,“回聖上,正是草民。”

  “看你是文人,可騎得了馬?”

  “家父教習過。”範鉉超緊張的回道。

  “好!隨朕去遷安城吧!”朱友健話畢,翻身上馬,一記馬鞭,向東北而去。其餘人立馬跟上。

  這隊人馬都是範景文家丁,何曾見過皇帝,一路上一個個大氣不敢出。

  到了晚上,衆人收拾了一塊地方,點了篝火,將崇禎請了過去。

  朱友健席地而坐,看着戰戰兢兢的衆人,微微一笑。

  開口便問名姓,娶妻與否,有無功名,可會弓馬等問題。衆人一一作答。

  硬是將緊張的氣氛漸漸淡化。

  之後,朱友健又給大家講起漢太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的故事,直至深夜。

  衆人起初很是緊張,漸漸發現崇禎帝竟然如此親切。

  於是慢慢放鬆下來。

  等到聽了幾位開國皇帝的故事,逐漸將自己代入進去,一個個都在想自己今後會不會成爲崇禎麾下的張良、韓信、秦叔寶。

  朱友健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看到衆人激動地表情,就知道自己成功了多半。

  另外,他通過交談,還發現了一個人才,精通木匠手藝的嶽班。

  這讓他的計劃,有了些調整。

  本來準備在遷安等到倪元璐等人後,直接去山海關接管關寧鐵騎。

  然後在山海關內打造那種祕密武器,但是朱友健不確定吳三桂見識到其威力後,會不會玩殺人越貨的把戲。

  如今既然有了現成的木匠,直接在遷安向北,進入燕山山脈,先隱蔽下來發展幾日。

  等打造好祕密武器再出山,纔是最保險的。

  確定好計劃,接下來一連兩日,朱友健白天趕路,夜間洗腦。

  在第三日清晨趕到了遷安城下。

  由於前些日子堅壁清野,遷安城內的官員、軍隊和百姓都去了京城。

  直到城破,纔有少量的居民回來。

  朱友健帶着衆人騎行在這座小城,心裏還算高興。

  由於北京保衛戰沒打起來,這裏屋舍完整,保留了大量的門窗。

  朱友健命人將木質好些的門窗和竹製品統統拆掉。

  開始爲打造祕密武器準備物資。

  “聖上,草民蒐集到三十幾把斧子和劈柴刀。”範鉉超回稟後,帶人將刀斧捆好,放於馬背。

  “萬歲,臣在此城官邸找到些被遺棄的箭羽,還有兩箱部分生鏽的箭頭。”王承恩回來稟告收穫。

  “可有火器?”朱友健問道。

  “沒有找到。”王承恩有些失望。

  “也罷,以後有資源了,朕再命人打造更好更具威力的火器!”對於自己的專業,朱友健甚是自信。

  忙活了整整一天,朱友健留下幾人在此等候範景文等人,自己帶其他人向燕山進發。

  到了山林邊,朱友健回頭看了一眼京師的方向,朗聲道:

  “我與舊事歸於盡,

  來年依舊迎花開。

  枯葉辭枝心辭憾,

  嫩芽隔年新生來。”

  話罷,朱友健催馬入山。

  王承恩看着崇禎霸氣的身影,回想剛纔的詩句,頓時升起由衷的敬佩。

  要說以前他對崇禎的尊重,那是骨子裏的尊卑禮儀使然。就在剛纔,王承恩卻是打心裏佩服起崇禎來。

  走至深山,朱友健尋得一處山谷,隨即下令安營紮寨。

  剛剛紮好營地,朱友健就將嶽班找來。

  拿出自己在遷安府衙畫的設計圖,問道:“這個你可做的出來。”

  嶽班先磕了個頭,才雙手接過,僅僅看了一眼,便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這出自何人之手,竟然能如此精妙!”嶽班驚呼。

  朱友健心裏呵呵一笑,道:“朕畫的,喚做崇禎連弩!”

  笑話,當然精妙,這是大學時,朱友健看到印度一個電影裏,100發箭羽同時射出的一種武器後。

  自己手癢癢,費了三天三夜才設計出來的山寨貨。

  雖然比不上現代化的槍械,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大殺器。

  尤其是現在缺鐵少藥的處境,也只能做這種冷兵器應急了。

  “按你的能力,幾天能做出來一臺?”朱友健很關心時效。

  “回聖上,如果大夥都來幫忙的話,三天可以做一臺。”嶽班估計了一個穩妥的時間。

  “不行,還得再快些。”

  朱友健有些着急。

  畢竟三天內,吳三桂就會投降李自成。

  十二天後,李自成就會派唐通帶着8000人馬,前去接管山海關。

  二十天後,得知吳三桂反悔的李自成,就會親自帶着8萬大軍討伐山海關。

  屆時,吳三桂投降建虜,民族浩劫來臨。

  朱友健必須在十二天內打造儘量多的崇禎連弩。

  以便實施下一步計劃!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