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音寺外老樹影下中年男子憐惜

作者:純潔的東東
宏音寺外,老樹影下。

  中年男子憐惜的的看了眼自己的妹妹和外甥,收回掀開襁褓的手,口中講述仍在繼續:

  “在下出生自安米縣李府,名喚李承武,家父經營着一家商會,家境還算殷實,而家妹名曰李靜姝,一年前嫁給了縣府張主簿張大人的長子。”

  “原本兩家還算融洽,可我那可憐的外甥,修文,眉心處出現第三隻眼眼痕的那一刻,一切都變了。”

  “張主簿迫於各方面的壓力,選擇放棄孩子,而我妹妹那無用的夫君,竟一句話也不敢說,權當默認。”

  “我不忍外甥這麼小,還沒體會世間美好就被眼妖挖眼取命,於是在妹妹的懇求下,連夜帶着她和外甥逃出安米縣,前往宏音寺,據說宏音寺內有高僧大德,我想,眼妖應是不敢來此地的。”

  “事情的前後便是如此了,萬望道長憐惜我侄,救他一命!”

  中年男人李承武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而婦人李靜姝也抱着孩子跪倒在地,她一手撐地,一手抱着孩子,不斷磕着頭,淚流滿面。

  “你們先起來。”王長生皺着眉頭,這麼被人磕頭,他還真不習慣,感覺渾身難受得很:“旱情,眼妖,龍王的使者,貢品……”

  他摩挲着下巴,思考着這些信息中隱含的關聯,試圖找出眼妖本體的線索,片刻後,他望向仍保持叩首動作的李承武:“速速起來,否則我不再理會此事。”

  李承武和李靜姝聞言身體一顫,這才連忙起身。

  見狀,王長生滿意點頭,詢問道:“在眼妖出現之前,你們安米縣是否曾還發生過不同尋常之事?”

  從當前的情報來看,只能知道眼妖的存在與降雨有着關聯,但只知道這點,卻難以鎖定其本體。

  “前段時間我前往外縣採購米糧,對此實在不知。”李承武面露苦澀。

  “關於這個,老衲倒是略知一二。”就在這時,一道溫和寬厚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穿着寬大灰色納衣、挺着大肚子的中年和尚站在宏音寺的大門處,臉上帶着淡淡的微笑。

  “師叔祖。”掃地的沙彌見到大肚和尚,連忙雙手合十行禮,眼中滿是崇敬之情。

  “明心,你先回寺,這幾位施主由老衲來接待。”大肚和尚笑着道。

  “是。”小沙彌行完禮後,連忙離開。

  “阿彌陀佛,各位施主有禮了,老衲法號‘德遠’,貴客來臨,有失遠迎,還請見諒。”大肚和尚走上前來,溫潤的目光從李承武四人身上掃過,最後落在王長生的身上,鄭重的行了一禮:

  “敢問道友師承何處?”

  “原來是德遠大師,想來您就是他們口中的高僧大德了,在下王長生,師承龍虎山。”王長生作了一揖。

  眼前的和尚,給他一種淡淡的壓力感,想來境界應該在他之上,就是不知道是辟穀中期,還是辟穀後期了。

  “什麼高僧大德,都是鄉人過譽罷了。”德遠大師微微一嘆:“倒是道友乃龍虎山高功,未來不可限量,不是我這半截身體入土的老和尚可比。”

  “大師說笑了。”王長生搖了搖頭,結束了商業互捧:“您對‘眼妖’一事,似乎別有見解?”

  “見解談不上,只是知道一些其他的情報而已。”德遠大師嘆了口氣:“安米縣眼妖一事,老衲也多有關注,這裏不是談話的地方,張道友,幾位施主,還請跟老衲入寺再談。”

  “謝過大師。”李承武兄妹大喜。

  他們沒想到,宏音寺的“大德高僧”竟然主動出現在面前,而且看樣子,似乎還願意爲他們提供庇護,這如何不令兩人欣喜若狂。

  當然,他們也很清楚,這一切都得歸功於身旁的“少年道長”。

  否則他們一介凡人,如何能令德遠大師屈尊現身?

  ……

  在德遠大師的帶領下,一行人走進了寺內。

  宏音寺並不輝煌,一部位漆柱都已經褪色,但這絲毫不妨礙它的悠久與厚重。

  在朦朧晨霧的籠罩下,宏遠寺像是一幅飄在浮雲上面的剪影,顯得分外沉寂肅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當德遠大師引着幾人來到一處幽靜的禪房前時,王長生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這麼一段詩句。

  在禪房內的圓形木桌旁落座,德遠大師爲王長生、李承武和李靜姝各倒上一杯清茶,至於兩位護衛,此刻正站在外頭等候。

  “山寺清苦,只得粗茶一杯,還請道友不要怪罪。”德遠大師微笑道。

  “哪裏。”王長生搖了搖頭,不過,他並沒有去動身前的熱茶,而是直視着大肚和尚:“大師,我是個直性子,也就不拐彎抹角了。”

  “關於眼妖一事,您知道的其他的情報是什麼,還請明言。”

  “道友快人快語,確是瀟灑,那老衲也就不拖泥帶水了。”德遠大師放下手中的茶杯:“眼妖出現及之後的事情,兩位施主說得已經很全面了,老衲也沒有需要補充的。”

  “倒是眼妖作亂之前,安米縣出現的奇異之事,老衲可以和道友說道說道。”

  “洗耳恭聽。”王長生做出認真傾聽狀,一旁的李承武和李靜姝也豎起了耳朵。

  沒有賣關子,德遠大師語氣平緩的說道:

  “安米縣有一落魄書生,名爲祝子賢,以賣畫爲生,他有一女,其名巧妹。”

  “至於書生之妻,則在爲書生誕下巧妹後撒手人寰。”

  “一父一女相依爲命,好在書生畫工精巧,在安米縣也算小有名氣,是而父女二人的生活並不拮据。”

  “祝子賢雖屢屢落榜,但卻是有心氣兒的,沒有被挫折打倒。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畫作中,這也使得他的畫工愈發精湛,時值李修文李老大人路過,看過祝子賢的畫作後,盛讚不已。”

  “李修文,李老大人?”王長生語氣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

  他聽過這個名字。

  從衙役趙立的口中。

  昔日張彩梨之所以會有“梨仙姑娘”的美譽,也正是因爲這位李修文李老大人的緣故。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