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國寶幫和詐騙犯
肖訥進來後,就感覺這裏好大,人流往來,擠得密密麻麻。
特別是那些交易玉石原石的,擺了幾百米的長攤,一塊又一塊的原石像是西瓜那樣擺在地上,但價格就比西瓜貴了幾千……嗯,幾萬倍。
肖訥瞧了一塊半個桌子大小的原石上標着一串零,便數了數,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三千萬啊。
這能換黑鏡裏多少聲望啊,這些聲望又能轉成多少技藝啊。
肖訥瞧着這塊寶貝惦記了一會兒。
然後來到雕刻交易區。
看到一個“杜本鬆大師鑑定會”的招牌,又被遞了一張票,再被收走了50塊錢。
過程中被問了一句“有幾件要鑑定?”
肖訥想着只賣一件湊夠路費就好了。
結果被收走了僅有的200塊中的50,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他有點沒來得及反應。
然後就已經站在隊伍末尾了。
我這是……在等什麼?
前面爭論得很厲害,因爲有個大叔拿着底盤寫有“微波爐專用”的盤在跟專家爭論這是清朝的官窯,理論依據是微波爐發明時間是1945年,而新中國建立時間是1949年。
周遭人等均在嘖嘖稱奇,紛紛說原本以爲這隻在段子裏見過呢。
肖訥樂呵呵地瞧着,覺得少了把瓜子,要說50塊看這麼幾場戲也挺樂呵,就是好像不交錢也能看就覺得有點虧。
快到肖訥了。
經過前面幾個案例,他已經明白這是在做什麼。
總之就是由這位叫“杜本鬆”的專家給各位藏友手中的雕刻作品作估價,各位藏友就帶着發財的野望來了。
之前幾件作品中最貴的就是一把梳子,杜專家說那把梳子是慈溪用過的,給了個5萬的估價,讓原本覺得沒甚希望的藏友們一陣騷動,紛紛重燃了信心,抓緊排隊交錢。
肖訥前面是個腰帶上掛鑰匙的老伯,他抱着一件紅色天鵝絨包裹的物件,紅彤彤的臉上都是期待和警惕。
到老伯了,他把天鵝絨解開。
桌子上便出現了一尊佛像。
那佛像整體呈現棕色,造型是個坐式,大肚彌勒,笑口常開,應該是楠木所制,器光柔而不膩,亮而不賊,瞧着很好。
但更好的,是佛像身上的袈裟、眉目都以金色漆線做雕刻,十分富麗堂皇。
看着就有點不凡。
杜本鬆嘖嘖稀奇:“這是漆線雕,看造型得有年頭了,是件老東西,年代往清上數,值大六位數。”
“值這麼多錢?”那老伯眉目都開花了。
“你要是願意放,大幾十萬放手就沒……”杜本鬆說,一套準備好的說辭就要脫口而出。
忽得有人開口,“這是誰做的?”
什麼誰做的……杜本鬆皺眉,望向說話的那個十來歲不到二十的男生,也就是個高中生年紀,皮膚帶着邊境鄉下的黝黑,但長得挺秀氣,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兩眼清泉。
“做了沒一年吧?誰做的?”那年輕小孩再問。
杜本鬆瞪圓了眼睛,盯着這個年輕小孩,怒斥:“你胡說什麼!”
“這漆線雕做得真不錯。”肖訥誇讚,他正研究這種雕刻手法呢,由此便覺得十分欣賞,“我一直搞不清楚熟桐油和磚粉的比例,這個就太完美了,和佛身結合得這麼好。”
肖訥眼中的熱切,讓那位老伯一愣,想罵人一時罵不出口。
“這怎麼可能只有一年!分明就是超過五十年往上的大開門老東西!”
杜本鬆接口,因爲他眼瞧着幾個潛在意向顧客眼中的熱烈轉爲遲疑,早就設定好的局,絕不能被這小子破壞了。
“漆線雕只要做出來超過一年,就不可能還有熟桐油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