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世間至美
掛完電話又覺後悔,不過作品先賣了再租回來參展,也是藝術家的常見操作,而收藏家都會配合,現在郭槐突然加價,大概是瞧中肖訥作品的未來升值空間了。
直到現在,陳成鋼也不明白肖訥要錢幹嘛。
肖訥至今爲止,用的還是山裏帶出那部破手機,穿的衣服也竟是撿羅寧的,喫飯慣常也就是工作室的方便麪,李不甚至嘲笑肖訥,說養狗都比養肖訥貴。
但肖訥也極能花錢,他從山裏出來沒到兩個月,已經花了一百多萬了。
錢去哪了呢?
肖訥這孩子,真難琢磨,也不知將來會有怎樣的前途。
前途……陳成鋼便又想起老師不看好肖訥的事了。
雕刻的根基是什麼?
陳成鋼一直琢磨馬紹武說肖訥“根基不牢”是指什麼。
然後他想清楚了。
雕塑或者繪畫的根基不是線條、結構、佈局、色彩之類的技巧。
而是對目標對象的觀察。
技藝和觀察,一對內一對外,二者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馬紹武說肖訥不是在畫人而是在畫神,神從而人而來,人都沒畫好,就去畫神,在馬紹武這種老一輩藝術家看來,肯定就根基不牢的。
肖訥的素描問題不在技巧,而在於他缺少觀察,他沒有養成觀察的習慣,這就是美學基礎教育的缺失而導致的。
對普通學生而言,補這一課並不難,去觀察,去練習就好了,但肖訥卻在創作更高難度的道路上狂奔而去,根本不在乎這條路是否穩妥有根基。
所以馬紹武更看好金在澈而非肖訥。
金在澈表現出的基本功至少是紮實的。
老頭還是眼光毒辣。
陳成鋼想。
他當然希望肖訥能成功考進清美。
但現在有點難了。
馬紹武相當於清美幕後大BOSS,既然已經摸清肖訥和金在澈的擅長與弱點,恐怕會在考題上搞出偏向性來,肖訥應試水平本就不如金在澈,馬紹武再一偏頗,肖訥希望就更渺茫了啊。
也可以給肖訥搞點特訓。
陳成鋼還是瞭解馬紹武的,畢竟師徒幾十年,也能想到這老頭如果真想刁難一個根基不穩的考生,會出什麼題目。
他甚至能押準題目。
但……還是算了。陳成鋼覺得這也算作弊,便放棄這一想法,那對其他考生不公平。
……
肖訥正在消費。
人類花錢史上最快花掉100萬的排名中肯定有他。
10萬!
10萬!
10萬!
……
10萬1點“聲望”。
1點聲望1點“技藝”。
“技藝”從76(+9)(+2)直升86(+9)(+2)。
合計已然97!
靈感則是98(-10)。
頭腦中的靈感指揮着雙手,像是一首天籟正在勾動指揮棒,那美妙的音符與神奇的作品都宛如即將漲出大壩的洶涌大河,馬上就要奔泄而出,它們不是被思考出來的,而是從大腦深處奔涌出來的。
賣掉《血眼邪神》給一位私人收藏家,這是那座雕像除了保存在肖訥手中外,最安全的去處了。
私人收藏家的作品,往往幾年、幾十年都不見天日,這對作品來說不是好事,但如果這件作品上寄居了邪神,就是再好不過的結局。
而且,肖訥相信,自己的新作誕生後,血眼邪神就會被徹底馴服,那件賣出的作品,也會失掉神性,只剩雕刻物的屬性。
至於4月份威尼斯雙年展上,展什麼東西,新作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