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活環鏈雕
就見雕刻室氣氛有些詭異。
幾個已經上班的玉雕師,排排站立在肖訥的工位前,雷洪隔着人羣一望,卻是沒見到肖訥人影,所以,他們在圍什麼?
“你們看什麼呢?”雷洪問。
幾個玉雕師轉頭看向雷洪,眼中浮現出一種古怪的表情,以往玉雕師對雷洪都是尊敬的,雖然雷洪年輕,但他技藝能服衆,這一刻,雷洪則明顯從那些人的表情中望出了……憐憫。
這種被同情的目光,雷洪很少受用,此刻便覺一陣惱怒。
“你們到底在看……”
雷洪分開人羣,就看到了一個奇蹟。
那奇蹟就擺在肖訥的工位上,被隨便擺在雕刻桌上。
整體造型是一件高約30釐米的耳鼻壺,壺身只是簡單雕琢,分爲八瓣,耳與鼻造型較優美,卻也只是留了龍紋鳳腦。
這種取其簡的造型特徵,是秦漢時的風格,自唐宋以後,風格漸繁複與富貴,到清達到一個頂峯,如果那塊翡翠王,只做了這隻壺,瞧其簡單恢弘造型,不能說刻毀了,只能說沒漲。
但40釐米高的原料,只雕出30釐米的壺,這屬實有點糟賤。
但其實並非如此,這玉壺的最精妙處,在於玉壺之上,尚且有一排玉鏈,一直向上,吊到一個平安祥雲佩上。
衆人所望那奇蹟,便是這排玉鏈。
玉鏈不是死鏈,而是活鏈。
一枚一枚相連,碧玉妝成顏色,巧匠製成天工,它們本是石中死胎,經此一雕,便成活物。
雷洪被眼前之物震驚到難以呼吸,摒着呼吸瞧了好幾眼,然後便要衝上去摸,卻被其他玉雕師一把拉住。
眼前之物,中國歷史上都罕見至極,珍貴之處自然也不用說,他們生怕雷洪一時激動,給毀了。
吳翠花也聞訊而來,她等閒不來雕刻室,這次卻非來不可,因爲她的雕刻室誕生了一件國寶。
瞧見這件耳鼻壺,吳翠花也倒吸一口冷氣。
“活環鏈雕?!”
活環鏈雕,就是指一塊玉,不將其雕開,而是在其上琢磨雕刻出一環又一環的玉環,這些玉環看似串連而成,實是雕成。
這門技藝器物並不罕見,從戰國到漢再到唐宋明清都有成品,但那是中華數千年曆史的積澱,如果單論一個時代,有能力、也有膽略敢雕活環鏈雕的玉雕師,可謂少之又少。
活環玉雕是玉雕中最令人驚歎的技藝之一。
瀋陽故宮博物院中藏着一隻慈禧最愛絕美首飾“花葉遊環花籃翡翠步搖”,便是使用這種工藝。
近年來活環玉雕作品也有,但作品大多質地平庸,有看客認爲,技臻於此,欣賞的便是雕工,而非玉石了,那純粹是扯,好玉加好工,可成絕世孤品,爲何不雕,還不是怕雕壞。
活環鏈雕環環相扣,但凡一環有誤,整件作品就毀了,等閒雕師誰敢拿幾百上千萬的料子去試?
肖訥敢。
肖訥是真敢。
吳翠花圍着那壺左右移了幾圈,瞧着肖訥只是用一根外賣筷子,簡單將最高處那件平安祥雲佩挑起,實在是不敢動,現在,她略有些後怕,欣賞之情也愈重。
這簡直就是神工巧匠啊。
吳翠花瞧了一眼雷洪,就見雷洪死盯着那玉壺,眼中盡是頹廢。
沒錯,肖訥人走了,雕刻留在這,都不必解釋,或者說什麼,就已是無可質疑的勝利。
對,摧枯拉朽,無可質疑的勝利。
這就像是武林高手遇到天上神仙,都不在一個級別,怎麼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