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招標大會
在北航學校的大禮堂中,載人航與探月工程的招標大會正式開始了。
這一次的招標大會分兩場。
前半場是針對國內願意在航上發展的企業的,無論是傳統的航集團,還是那些被免稅等政策吸引而來的互聯網企業或者其他企業,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以及向外招標一些不那麼敏感的項目。
比如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各種航零部件等等。
這也算是國家在鼓勵民航企業投資航技術,以及開放一部分航領域的蛋糕給民間航企業了。
而下半場的招標大會就純粹是屬於‘內部’會議了。
能參加下半場會議的企業,都是經過了航局提前篩選。
包括載人航任務、探月工程等方面的航核心,其資金和項目都將在這些內部企業中選出來。
這很正常,畢竟載人航和探月工程都是國之大事,預先篩選企業的資格是必須的。
萬一,萬一有人在項目搗亂,提供了質量差亂的零配件,亦或者是什麼錯誤的東西,那導致的後果將是極爲嚴重的。
而且,無論是載人航還是探月工程,其實本身都涉及到很多尖端,以及可以轉化成軍用的技術,敏感性相當的高。
相對比其他人更爲重視的下半場招標大會來,徐川對上半場的招標大會更感興趣一點。
一方面是上半場有一些航領域上的‘外企’參與,有機會給星海研究院拉一些航上的項目和經費,比如給某些互聯網企業送衛星上什麼的。
另一方面,則是這可以是一場聚集了華國絕大部分航企業的招標會議,他還想在這場招標大會上尋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比如衛星的製備、太空望遠鏡的製造等等。
如果不是現在自己手上的事情有些忙不過來,徐川甚至準備再啓動一個項目--‘造一臺高精度的太空望遠鏡’,用於科研活動。
這個想法是前些在看到了NASA的新聞發佈會後萌生的。
韋伯望遠鏡的探測與傳遞回來的照片,讓他對廣闊的宇宙萌生了興趣。
或者這份興趣本就在他心裏,只是之前是被一系列的事情壓住了,現在被激發了出來而已。
而除了廣闊的宇宙外,還有隨時都有可能走向超新星爆發的參宿四,也是想讓他在太空望遠鏡上進行投資的原因之一。
畢竟這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超新星爆發,而且還是六百光年這麼近的距離。
完全可以,若是能近距離的看到一場宇宙的絢麗煙花,對於一名物理學者來,毫無疑問是這一生中最爲幸閱事情之一。
上半場的招標大會結束,收穫了一堆的名片和各種聯繫方式後,徐川跟隨着工作人員趕向下半場的報告廳。
相對比上一場可以是完全公開的大會來,下半場的招標大會的安檢就嚴格很多了。
不僅要出示專用的邀請函,還需要上架通訊設備和接受檢查,以防止有人將錄音和拍攝裝置帶進去。
畢竟這一場招標大會上,除了傳統相應的標書和招標等流程外,還有一些目前處於機密狀態下的航規劃和技術交流。
比如《關於探月工程地月貨物運輸方案徵集》《月球表面臨時\/永久基地建設方案徵集》等等。
這些項目並不在這次的招標流程中,而是需要參與下半場招標會議的企業進行現場提案與技術展示,然後再由航局來進行考慮。
也就是,招標大會開始後,如果要針對性的參與的話,需要由技術專家或工程師進行一些技術交底,解釋項目的一些技術細節、工作流程、使用方法等。
換種法,與其將下半場的招標大會看成傳統的招標會議,不如將其看做一場國內有資格參與航事業的企業之間進行的一場技術交流,有一部分促進國內航領域發展的意味。
畢竟伴隨着太空競賽的開始,光靠國家航的力量去和對手進行pK,先不談夠不夠的問題,光是這條路線就有些畸形了。
所以航事業發展至今,向民營企業開放和採購航服務,也是航局和科學技術蔀的安排。
一方面是爲了降低空間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則是鼓勵商業航發展。
希望能讓國內涌現出一批馬斯克式的人物,扶持一批類似spacex這樣的強大太空公司。
這種方式其實也算是在摸着米國的石頭過河。
因爲早在2006年的時候,NASA航局就開啓了航服務採購模式。
其方式也很簡單,就是設立一個航項目,公開招標,投標人帶方案競標,中標了後獲取政府資金開始執校
雖然方式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過程比較嚴謹。
NASA宇航局給項目進度劃出了嚴格時間節點,不管你遇到啥技術障礙或者資金問題,宇航局按節點驗收,按節點付款,一個節點延遲,後面的活你也不用幹了,立即換公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