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後發先至?
深夜的黑暗中,那猶如神凰遨遊九般的絢爛美景讓直播間內無數的觀衆在爲之驚歎與稱奇。
【好漂亮!】
【這就是傳中的那個電推進發動機嗎?尾焰的顏色都這麼迷人。】
【鳳凰涅盤破繭出,羽翼如虹展宏圖!】
【好詩!奈何在下沒文化,一句臥槽走下!】
【跟一句:臥槽!】
【俺也一樣!】
【真·科學家纔是人類的唯一神!能造出這種電推進系統的人太厲害了!】
【川神:咳,你可以明着誇我,沒必要拐彎抹角。】
伴隨着星海號的升空,航地基中,主持播報的孫雨彤也從震撼回過神來。
雖然以前也從新聞報道和視頻上看過星海號的發射過程,但站在如此近距離的感受這一切,還是第一次。
尤其是在這靜謐的深夜,要拖拽在航飛機尾部的紅紫色光焰,更是無比的璀璨絢爛,讓人心生震撼。
望着已經消逝在際的星海號,孫雨彤深吸了口氣,臉色激動紅潤的快速開口道:“各位觀衆朋友們,星海號已經順利的啓航,它的終點將是我們仰望的月亮。讓我們一起爲宇航員們進行祈福,希望他們一路順風。”
話落,直播間內頓時刷起了一大片的鮮花和蠟燭。
靜默了三秒鐘的時間,孫雨彤接着繼續直播道:“.....星海號的發射圓滿成功,後續的直播按照計劃將轉接到星海號上的直播設備上,讓我們跟隨着星海號的腳步,一起登臨那片星空。”
既然做好了全程直播的準備,那麼星海號航飛階段的畫面自然也會直播出來。
這對於星海研究院來並不是什麼難事,航飛機上本身就有拍攝裝置,可以直接截取一部分的畫面放進直播間。
另外爲了能讓直播間裏面觀衆欣賞到美麗的星空,徐川還特意增加拍攝裝置,用於進行設置相應的曝光參數來拍攝宇宙星空。
這和常規的航活動使用的攝像手段不同,在常規的航拍攝中,無論是米國的阿波羅11號,還是華國神舟十四號,航員在活動的時候,星空背景都是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隱去了。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不是這些星星“離奇失蹤”,是攝像機曝光參數的“選擇”結果。
簡單的來,在宇宙中,星星是較暗的主體;而太陽光照射下的空間站和航員則會變得非常明亮。
但攝像機不能同一時間既‘看清’明亮的物體,又‘看清’特別暗的物體。
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選擇?
顯而易見,在出艙活動中,拍清楚航員、空間站艙段以及地球的細節是首要任務,也就是以明亮的物體爲標準設置相應的攝像機曝光參數。
這就導致了歷來的航活動中拍攝到的畫面幾乎宇宙背景都是黑暗的。
而直播嘛,自然肯定是怎麼漂亮好看怎麼來,所以徐川安排上了拍攝星星使用的攝像機,以長曝光來拍攝星海號在地月航行時的宇宙星海。
畢竟航行時間相對較長,總不能老展示出一個漆黑的背景吧。
另一邊,航基地的總控制中心。
和觀看登月直播的網友們放鬆的心態不同,總控制室內的工作人員都緊張有序的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看着星海號傳遞回來的畫面,徐川站在監控總屏前,捏了捏耳麥,清晰而沉穩的開口道:“呼叫星海號,這裏是地面指揮中心,請彙報你的情況。”
短暫的安靜過後,耳麥中很快就傳遞回來了宇航員的聲音。
“這裏是星海號,目前高度六千米,目前飛行速度2735.45Km\/h,聚變堆輸出功率9.65%,空發動機輸出功率26.77%,星海號各部位設備反饋狀態良好!”
“地面中心收到,請星海號按照既定規劃行動,保持穩定聯絡!”
“星海號收到!”
相對比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來,星海號將自己送上近地軌道的時間更長,加速度也相對要很多。在大氣層內,雖然飛行角度一直都是向上的,但航員的壓力並不大,甚至能正常的活動。
控制檯前,收到星海號的回答後,徐川亦長舒了口氣。
登月,是一次漫長的旅途,能否將華國的腳印烙印在那片月宮上,誰也沒法保證。
但至少,眼前的第一步他們已經走出去了,並且一路順利。
剩下的,就看意了。
儘管身爲一名科學家他並不迷信,但在自己已經竭盡全力做到了最好的情況下,面對茫茫星海,他能做的依舊只有祈禱。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